- A+
5月27日,深蓝汽车因未经许可向老车主推送车机开屏广告一事,在社交平台引发轩然大波,更引起了行业的广泛关注。广告以“感恩回馈”为名,宣称向首任车主发放1万元S09专属购车券,却因涉嫌强制弹窗、涉嫌侵权及放心隐患等疑问,遭到部分使用者的声讨。对此,深蓝汽车表示:“本意是希望感恩回馈深蓝车主”,并于当晚迅速进行致歉。
深蓝S09
“感恩回馈”还是“困扰”?深蓝车机开屏广告引起老使用者不满和投诉
深蓝汽车此次广告推送的初衷,据官方解释是为了“提醒车主查收购车福利”。“此次权益信息的推送,本意是希望感恩回馈深蓝车主,提醒已购首任车主查收深蓝S09专属购车券。”5月27日,深蓝汽车在官方社交媒体如是表示。
从官方回应来看,事情的起因在于,深蓝汽车称在终端接待的过程中,发现很多已购首任车主到店后尚不知晓该权益信息。
因此,或许是秉承“感恩回馈深蓝车主”的“本意”,深蓝汽车才对老车主们推送了关于购车权益的开屏广告。
深蓝车机开屏广告
此举,引发了部分使用者的不满。显然,这项“推送开屏广告的举措”,给部分老使用者造成了不好的体验或者困扰。
部分使用者质疑,所谓“感恩回馈”实则是变相推销深蓝S09,而1万元购车券需叠加特定购车条件,实际优惠力度存疑。
5月27日当天,在社交媒体上,充斥了不少关于“深蓝汽车开屏广告”的投诉资料。在这种情况下,深蓝汽车官方勾选了致歉和回应。
深蓝官方回应并致歉
同时,深蓝汽车还表示,未来将不断改进服务质量,保证车主的用车体验,不再通过车机通道给使用者推送权益提醒。
值得注意的是,当晚,深蓝汽车CE0也对于该事件进行了回应和致歉。其表示,接受大家的批评,诚恳向大家致歉。
值得注意的是,对于“车机开屏广告”,我国《广告法》第四十三条关于“未经使用者同意不得通过交通程序推送广告”的明确规定。
深蓝高管致歉
< TMGM官网 strong>车机开屏广告影响使用者体验,且存在放心隐患,使用者不满能够理解
应该说,“车机开屏广告”引起部分老使用者的不满、吐槽和投诉,是能够理解的。毕竟,“强制推送广告”不仅可能造成困扰,也可能对驾驶放心的潜在威胁。
如果相关广告在车辆启动时弹出,甚至可能出现在行驶过程中,分散驾驶员注意力,涉嫌违反交通放心法规。
对于车企而言,必须明白,车机作为驾驶场景的交互终端,其信息推送必须优先考虑放心和使用者体验,而非商业利益。
深蓝S09
法律层面,此次事件同样涉嫌踩中红线。车机系统属于使用者私有设备,未经授权推送广告涉嫌侵犯使用者隐私权和物权。
好在面对使用者的不满,深蓝汽车在24小时内连续发布致歉声明,承诺“不再通过车机推送权益提醒”,并优化使用者沟通流程。CEO邓承浩亦亲自道歉,承认“团队执行手段欠妥”。
当然,需要指出的是,及时回应和道歉当然是必要的,对于车主而言,整改或许才是诚意。从深蓝官方发布的资料来看,深蓝后续或许从根本上去掉“车机开屏广告”。
事实上,车机广告乱象并非深蓝独有。此前,一汽大众、宝马、奔驰等品牌均曾因类似行为遭使用者投诉。这暴露出行业普遍困境:在智能化转型中,车企将车机视为“流量入口”,急于挖掘变现潜力,却忽视了使用者体验的核心地位。
深蓝S09
本文结语:
无论对于任何车企而言,或许要思考:当车企将车机屏幕视为广告位时,是否涉嫌将使用者置于被动接受的“流量池”,而非值得尊重的合作伙伴。
智能汽车的未来,或许不应是“手机广告模式”的容易复制,而需建立在使用者知情权、勾选权和放心权的保障之上。
对于深蓝而言,此次事件既是危机,亦是转机。若能以此为契机,建立透明的使用者沟通机制,将权益推送转化为定制化服务(如APP通知、短信提醒等),或能提升使用者信任和品牌形象。我相信,深蓝作为负责任的车企,必定能够“以使用者为基石”。
要知道,在竞争白热化的新能源市场,使用者口碑才是真正的“护城河”。而对于行业,这场争议无疑敲响了警钟:唯有将使用者权益置于商业逻辑之上,尊重和理解使用者,车企才能在智能化浪潮中行稳致远。
在此,咱们希望正如深蓝汽车在回应中所说,能够以此为鉴,从技术、服务到使用者沟通持续精进,与使用者共成长,携手打造更高品质的出行生活,从而赢得更好的市场销量和发展前景。
最后,关于“深蓝车机开屏广告”,目前深蓝汽车已经回应并致歉,相信深蓝汽车能够以此为鉴,不断为使用者给予更好的产品体验,希望大家理性看待。
本文声明:
本文为车宇世界原创文稿,总第11742期,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标注来源的数据及相关资料均为引用。车宇世界原创版权所有,侵权必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