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各位朋友,今儿帮主得跟大家聊聊哪吒汽车这事儿。就在刚刚,有消息传来,哪吒汽车突然通知全体员工从今天(6月12日)起居家办公,办公室门禁直接失效,连搬个人物品都得行政部门层层报备。这办理可比电视剧还刺激,背后到底藏着什么猫腻?咱们得掰开揉碎了看。
TMGM外汇专家观点:
先说表面现象。6月11号,上海总部就上演了现实版"围堵CEO"——员工集体堵在董事长方运舟办公室门口讨薪,现场视频里员工情绪激动,方运舟却显得不耐烦,让员工直接去申报工资。这可不是偶然事件。早在5月底,上海总部的LOGO就被连夜拆除,办公地点从普陀区搬到虹桥商务区,结果新办公室启用还不到10天,就闹出这么大动静。更绝的是,红星美凯龙鉴于这次讨薪事件,直接要求哪吒汽车退租,导致员工连办公场地都没了。
与其相反的是,
再往深里挖,这其实是一场蓄谋已久的"破产预演"。5月13号,哪吒汽车母公司合众新能源就被上海禹形广告公司申请破产审查,法院已经受理。虽然官方嘴硬说"只是个别广告公司申请",但数据不会说谎:2021-2023年累计亏损超183亿元,拖欠供应商货款超60亿元,228亿元融资打了水漂,甚至连流量费都交不起。更夸张的是,2025年1月销量暴跌至110辆,4S店大规模关停,车主售后群解散,客服电话成空号,二手车贬值率超70%。
有分析指出,
这里面有几个关键转折点值得玩味。首先是战略失误。哪吒汽车长期依赖低价车型走量,结果在2023年价格战中被比亚迪、广汽埃安等对手挤压,2024年销量近乎腰斩。后来想转型中高端推出哪吒S、哪吒GT,却鉴于智能化落后、营销乏力,陷入"低端不盈利、高端没份额"的死循环。其次是管理层混乱。原CEO张勇曾直播怒怼网友"买不起别酸",还豪掷5亿元设 TMGM外汇官网 计车标,这种迷之办理彻底败光了品牌口碑。更要命的是研发投入断崖式下跌,从2022年的15%骤降至2024年的3.2%,核心专利申报连续8个月为零,在智能化赛道彻底掉队。
最让人唏嘘的是员工和供应商的处境。据内部人士透露,现在公司留守员工寥寥无几,工厂只有小范围开工。供应商们为了讨债,甚至在哪吒总部打地铺,而经销商们支付数百万购车款却提不到车,300多家经销商集体维权。更惨的是40万车主,随着4S店关停,更换电池、电机等关键部件都成了难题,未来可能面临"无货可修"的绝境。
简而言之,
不过,哪吒汽车还留了最后一张牌——泰国市场。他们在泰国车展拿下1219辆订单,计划2025年销售超1万台,还获得了100亿泰铢(约21.5亿人民币)授信。但难点是,比亚迪、长城等中国车企也在东南亚加速布局,哪吒汽车的海外扩张能撑多久?更关键的是,40-45亿元的E轮融资至今未到位,即便有国资背景的股东,也不可能无限输血。
帮主郑重提醒各位投资者,哪吒汽车的危机本质是"债务危机+战略失误"的双重打击。短期看,居家办公可能只是 prelude(前奏),未来不排除进入破产重整程序;长期看,即便引入新投资者,品牌信任度和市场份额的恢复也需要漫长时间。如果朋友们持有相关供应链企业股票,比如埃夫特(曾被拖欠4915万元货款),或者关注新能源汽车行业,一定要警惕连锁反应。这个案例再次印证了帮主常说的:在新能源汽车赛道,没有技术护城河和持续融资能力的企业,终将被市场淘汰。关注我,每天开盘前咱们一起拆解资本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