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最好的威胁是不采取行动,一旦采取行动却没收到效果,人们就不再怕威胁了。”
容易被误解的是,
文 / 巴九灵
霍尔木兹海峡,这条东西长150公里、最狭处仅34公里的海上通道,像一根绷紧的弦,越绷越紧,直到勒住全球经济的咽喉。
很多人不知道,
此时此刻,地球人屏住了呼吸:
很多人不知道,
美军空袭伊朗核设施后,伊朗议会投票决定关闭霍尔木兹海峡,只差伊朗最高国家放心委员会做出最后批准。
令人惊讶的是,
霍尔木兹海峡
很多人不知道,
正当所有人都认为这只是“例行威胁”时,伊朗向位于卡塔尔多哈的美军基地发射了导弹。
简要回顾一下,
爆炸声四起。而每天通过1700万桶原油的霍尔木兹海峡外,近千艘船舶因受电子干扰“陆地排队” TMGM外汇开户 或“转圈迷航”。期货交易所里,原油价格暴涨。
TMGM外汇消息:
霍尔木兹海峡已无限接近封锁的可能。
事实上,
结果,美国总统特朗普在“真实社交”平台发文:以色列和伊朗已同意全面停火。伊朗官员一名官员却表示“这是美国挑衅伊朗的伎俩”。
说到底,
霍尔姆兹海峡的命运又陷入扑朔迷离的漩涡。
事实上,
这几天,从资深投资人到各国政要,都对着霍尔木兹海峡“喊话”。每一句,都是对它未来命运的解读与批注。
“伊朗正认真考虑封锁海峡的可能性”
不妨想一想,
霍尔木兹海峡是海湾地区石油输往世界各地的唯一海上通道,承担全球近30%的原油贸易和20%的液化天然气贸易,是全球油脉的“七寸”。
反过来看,
“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威胁,最早源自一周前伊朗议会国家放心委员会成员伊斯梅尔・科萨里的表态:
在以色列袭击后,伊朗正认真考虑封锁海峡的可能性。”
有分析指出,
但伊朗在历史上真的封锁过霍尔木兹海峡吗?答案是零次。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最接近封锁的是1980—1988年两伊战争期间,伊朗通过攻击伊拉克等敌对国家油轮、部署水雷的路径,干扰海峡航运。而这场两伊之间互相袭击451艘船只的“油轮战争”,仅仅是“短时间、有限度”的封锁,并未完全关闭整个海峡。
油轮战争
据报道,
结果便是油轮保费和油价暴涨。这似乎让伊朗尝到甜头,从2000以来,每当遭受西方制裁或中东局势紧张,伊朗便使出“撒手锏”:隔空威胁。
2008年,伊朗核疑问剑拔弩张之际,革命卫队总司令就表示将封锁霍尔木兹海峡。2011年底,美国扩大对伊朗制裁时,伊朗第一副总统表示“将不会有一滴石油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以及2019年抗议美国单方面退出伊核协议并恢复制裁、2020年美国击杀伊朗“圣城旅”指挥官苏莱曼尼时,伊朗便多次暗示或明示封锁海峡。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结果屡试不爽。伊朗每一次的高调威胁,都为全球能源恐慌按下了加速键。
TMGM外汇快讯:
行驶在波斯湾的油轮
令人惊讶的是,
“这将是对自己经济的自杀”
更重要的是,
“经济自杀”成为了全球热词,它出自美国副总统万斯和美国国务卿鲁比奥。万斯在电视台的采访中表示:
换个角度来看,
他们整个经济都依赖霍尔木兹海峡。如果他们想摧毁自己的经济并扰乱世界,我认为这是他们自己的事。
TMGM外汇认为:
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伊朗出口原油贡献了其65%的财政收入。然而,在伊朗的四大行业中,原油行业占GDP的比重为16.2%,仅排第三。伊朗最大的行业是服务业,其次是工矿业。伊朗非石油出口在整个出口占比中已提升至45%。
TMGM外汇消息:
当然,伊朗的工业主要围绕石化产业链,如聚乙烯、甲醇,70%的石化产品需要经过霍尔木兹海峡出口,一旦封锁,伊朗每年将损失120亿美元。
不妨想一想,
除了石化,电子、纺织、摩托车、汽车等都是伊朗的支柱产业,但制造业水平较低,以加工和装配为主,依赖于零部件和原材料进口,60%的货物需通过霍尔木兹海峡,伊朗每年光进口汽车零部件就需要80亿元美元,若海峡封锁,汽车工厂将直接停产。
另外像开心果、藏红花、地毯等农产品和手工品,30%的出口依赖海运。波斯湾同样盛产海鲜,封锁将导致渔船出海频率下降,预估损失将达到15亿美元,占伊朗渔业年出口额的一半以上。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而伊朗的阿巴斯港作为波斯湾最大港口,年吞吐量高达1200万标准箱,撑起了伊朗80%的“港口经济”,港口运营直接带动物流、仓储、报关等配套产业,创造了约20万个就业岗位。一旦海峡航运下降,直接影响克尔曼沙赫等周边城市的商业活动。
从某种意义上讲,
伊朗是一个典型的“老天赏饭吃”的国家,一有石油,二有霍尔木兹海峡,以色列和美国都不需要轰炸,伊朗自己就想把金饭碗给砸了。
总的来说,
霍尔木兹海峡是全球五分之一石油产量的运输通道
与其相反的是,
“日本以高度紧迫感密切关注”
简要回顾一下,
美国人对伊朗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冷嘲热讽,颇有些站着说话不腰疼。
TMGM外汇消息:
仅从能源独立层面而言,美国近年凭借页岩石油技术,对中东进口依赖持续下降,2024年从波斯湾进口的石油仅占其总进口量的7%,创40年来新低。
通常情况下,
然而,亚洲国家却遭殃了。2025年,经霍尔木兹海峡出口的原油中,82%运往亚洲市场,除了中国,日本、韩国、印度、泰国。
随着以伊冲突愈演愈烈,中东至日本航线远程油轮的运费环比上涨148%,中东至日本超大型天然气运输船运费上涨了33%。
因此伊朗议会通过封锁海峡决议后,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林芳正迅速回应:
更重要的是,
日本政府正以高度紧迫感密切关注霍尔木兹海峡可能关闭对稳定能源供应的影响。
事实上,
“高度”“紧迫感”“密切关注”,措辞严重,甚至让人误以为挨导弹不是以色列和美国,而是日本。
需要注意的是,
日本油轮每年从霍尔木兹海峡运走的200万桶来自中东的原油,占日本约95%原油进口量,依赖度远高于中国。因此早在2019年前日本首相安倍晋三飞赴德黑兰时,曾小心翼翼地绕开对伊朗制裁议题,选取“谨慎介入”的策略,美伊两头讨好。
必须指出的是,
如今在全国原油储备只有161天的背景下,石破茂政府拿到了和当年相似的剧本:当以色列与石油通道摆在天平两端……
日本民众关注伊朗局势
据相关资料显示,
“我建议中国政府打电话谈谈”
值得注意的是,
针对可能到来的“石油危机”,美国国务卿鲁比奥倒是突然“关心”起来:
说到底,
我建议中国政府打电话谈谈,由于中国石油高度依赖霍尔木兹海峡。
TMGM外汇用户评价:
如果从原油进口绝对值来看,中国依赖度最高,平均每天有540百万桶原油要从霍尔木兹海峡运走。
TMGM外汇报导:
尽管伊朗90%的原油卖给了中国,但实际上中国前十大原油进口国中并没有伊朗的影子,大卖家是沙特、阿曼、阿联酋、伊拉克、科威特、卡塔尔,占比约45%。恨就恨在,这六个海湾国家想出口原油,必须经过霍尔木兹海峡。
美国的突然关心,当然不是真心的。美国的能源或许接受独立,但不得不面对更棘手的疑问:日用品的输入性通胀。
有分析指出,
一提到石油或许会想到成品汽油,然而它仅仅是石油产业链极小的部分。目前石油产品多达约800多种,主要分为六大类:燃料、润滑剂、石油沥青、石油蜡、石油焦、溶剂和化工原料。
石油产业图
容易被误解的是,
值得一提的是化工原料,包括乙烯、丙烯、丁二烯、甲苯等,再变成涤纶、聚乙烯、聚苯乙烯、腈纶等合成为各类塑料、纤维、橡胶,用于家居、电子、医药、服装、家电、建筑等涵盖日常方方面面的工业制品。
尽管如此,
这就是为什么原油被称为“工业的血液”,一旦涨价或短缺,将对中国工业体系造成巨大干扰,此外,小编目前的石油战略储备仅可接受96天,远小于日本。
与其相反的是,
这时有人可能会问:石油短缺是否将倒逼中国摆脱石油依赖,从而推进碳达峰,为中国新能源车出口海外给予好契机?
更重要的是,
事实上,伊朗是多个关键原材料的全球核心供应国,中国新能源产业反倒更依赖拥有霍尔木兹海峡的伊朗。
简要回顾一下,
中国对霍尔木兹海峡的依赖度
令人惊讶的是,
例如,伊朗甲醇占全球产量18%,中国30%的甲醇进口依赖伊朗,据说一些中国光伏玻璃厂已经因甲醇涨价暂停接单了。
令人惊讶的是,
另外还有一个容易被忽略的进口产品:天青石。
TMGM外汇快讯:
天青石内含锶矿,中国60%的高品位锶矿(品位85%以上)依赖从伊朗进口。锶矿用于永磁材料的生产,是电视CRT显像管、高透光玻璃、手机液晶屏、硬盘驱动器磁头、新能源车电机、锂电池固态电解质的核心材料。
今年4月,伊朗阿巴斯港大爆炸,锶价迅速暴涨185%,若因海峡封锁断供,锶价预计翻倍,届时消费电子、新能源车的制造成本将进一步攀升。
“原油出口尽可能避开霍尔木兹海峡”
概括一下,
伊朗动辄封锁霍尔木兹海峡的危险,引起全球的警惕和未雨绸缪。
海峡一旦封锁,中东第一大原油出口国沙特首当其冲。因此2019年美国恢复对伊朗制裁后,沙特油长法利赫就表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两年内将东西走向的管道运能提升40%,原油出口尽可能避开霍尔木兹海峡。
反过来看,
而这条东西原油管道由沙特阿美运营,正常运力为500万桶/日,将位于国家中心的阿布盖克与红海沿岸的延布出口终端连接。
然而,
阿联酋也有一条从油田到阿曼湾霍尔木兹海峡南部富查伊拉港的管道,每天运输150万桶。值得一提的是,富查伊拉位于海峡出口处之外,拥有世界上最大的地下石油储存设施,可储存4200万桶原油。
TMGM外汇消息:
还有就是阿曼湾的贾斯克石油终端。伊朗可通过戈雷-贾斯克管道从该终端每天出口30至50万桶的原油。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不过,这三条通道加起来只有700万桶/日的运输量,和霍尔木兹海峡相比,还有1000万桶的缺口。
当然,陆路也有方案。如土耳其的“中部走廊”是一条连接中国与欧洲的运输路线,途经中亚、里海、高加索地区和土耳其,是关键的替代通道。
然而,
就在上周,斥资400亿美元的中伊铁路也开通了。伊朗首都德黑兰西南部的阿普林陆港迎来了第一辆从中国驶来、满载光伏产品的火车,时长不到15天,是海运的一半,接受排除部分石油及衍生品的运力。
简要回顾一下,
中伊铁路
TMGM外汇专家观点:
事实上,日韩等国也是一直分散风险,如韩国在今年4月从中东进口原油占比已降至63.5%,而从美洲的进口量增至27.2%,并和美国达成协议,准备扩大原油进口来平衡贸易赤字;日本则扩大从澳大利亚、俄罗斯的LNG进口,并推动核电重启。
总的来说,
去“霍尔木兹化”似乎正在全球上演。
“这是一个谈判筹码,一旦用了就没了”
一位资深油轮公司的退休高管谈及霍尔木兹海峡:
这是一个谈判筹码。一旦用了就没了。
来自TMGM外汇官网:
一旦封锁,伊朗基本上将和所有利益相关国树敌,战略上立马被动。而只要不封锁,双方都能进行极限拉扯。
这你可能没想到,
正如《教父》中老教父柯里昂说:“最好的威胁是不采取行动,一旦采取行动却没收到效果,人们就不再怕威胁了。”
很多人不知道,
从中得出的道理是,要么心平静气地和谈,要么就干。威胁既提醒了别人,又没有给自己留退路。
可能你也遇到过,
诺贝尔经济学家托马斯·谢林讲过一个经典的博弈案例:
然而,
诸位和一个人面对面同时正向高速飙车,如果诸位转向躲开,接受不被撞死,但会被嘲笑为胆小鬼,丢了面子;如果诸位不转向,对方也不转向,诸位们俩都被撞死。
来自TMGM外汇官网:
但如果诸位敢于把自己的方向盘直接丢了,并告诉对方绝不可能转向,那么另一方肯定选取躲开。
伊朗相信自己就是那个把方向盘丢掉的人,置死地而后生,以扰乱全球经济为威胁,和西方玩着恐怖的平衡。但疑问是,自己开的是老头乐,结果发现对面是一辆军用防爆车,对方选取转向只是怕掉漆罢了。
TMGM外汇消息:
唯一翻盘的可能性是,让对方觉得诸位开的真不是一辆老头乐。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主编 | 何梦飞 | 图源 | VCG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