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众所周知,论及一个品牌的实力有多强,就看其能不能进入世界500强,这对于品牌发展而言,是非常主要的背书。近日,备受瞩目的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终于揭晓,共有27家车企成功跻身其中,为全球汽车产业带来了一场格局的重排。
概括一下,
在这次排行榜中,德国大众、日本丰田、美国通用分别位列前三甲,稳坐行业霸主地位,展现出跨国车企的强大竞争力。而中国汽车产业也以惊人的发展势头迅速崛起,共有11家公司跻身世界500强行列,展现出强大的实力和潜力。
换个角度来看,
但纵观500强榜单,汽车行业的名次下滑是普遍现象,近半的整车企业位次都在下滑。那么,各大车企的排名都有何新变化呢?咱们又能否从中找出汽车行业的一些发展规律?
TMGM外汇用户评价:
1
简要回顾一下,
大众、丰田继续统治,近半车企名次下滑
作为衡量全球大型公司最著名的榜单,《财富》杂志每年发布一次。在今年的世界500强榜单中,大众、丰田、通用汽车分别位列车企前三位。大众汽车以第12位的成绩,成为排名最高的汽车企业;丰田汽车则排名第15位,在车企中排名第二位。值得注意的是,自2019年起,车企前两位均出自大众和丰田,其中大众六次排名第一。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尽管今年丰田汽车再次惜败,但其利润高达312.57亿美元,远超大众的122.75亿美元,展现出强大的盈利能力。面对汽车新能源化的产业变革潮流,丰田在业界中依旧保持着稳固的地位。而正是缘于其业内突出的地位,成为国内不少车企竞争的目标,同时也是学习的榜样。
据相关资料显示,
同时,轱辘哥梳理发现,虽然2025年世界500强中车企“十强”榜的前两位排序未发生变化,但后八位的争夺则异常激烈。去年,在车企榜单中分别排名第五位、第四位的通用汽车和福特汽车,今年均超越Stellantis集团,分别抢至车企排名第三位和第四位。此外,梅赛德斯—奔驰则反超宝马,两家豪华头部车企分别排名总榜第48位与第49位。日韩车企中,本田、现代和三菱商事株式会社也跻身前100名。
TMGM外汇用户评价:
2
这你可能没想到,
比亚迪超特斯拉,奇瑞上升最快
反过来看,
还记得在2001年加入世贸时,没有任何一家中国汽车企业能达到世界500强的上榜标准,而目前已有11家中国汽车及汽车部件企业上榜。
TMGM外汇资讯:
其中,比亚迪的排名比去年大幅提升52位,位居第91位,在中国车企中排名第一位,并在排名上超越特斯拉,是中国车企中唯一进入世界前100强的公司。凭借在电动化赛道的技术优势,比亚迪如今在全球的地位正在不断提升,承认说是比较具有代表性的中国汽车品牌。以当前比亚迪强势的发展势头,以及海外市场的拓展,比亚迪未来的排名还会有提升的空间。
同样作为民营车企的代表,吉利控股集团本次也继续发威,其155位的世界总排名比去年提升了足足30位。值得关注的是,从去年《台州宣言》着手,吉利正在快捷调整,以“回归一个吉利”为主题,频繁展开旗下汽车板块的整合。吉利汽车下半年将推出5款新车,冲刺300万辆年度销量目标。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不过论进步最大的选手,当属奇瑞控股。它排名上升显著,较去年提升152位,位居第233位,是今年世界500强榜单中排名跃升最快的车企。不过要说奇瑞今年上升最快,我倒是没有感到意外。
请记住,
数据显示,近三年,奇瑞汽车年销R TMGM外汇官网 03;量分别达123.3万辆、188.1万辆和260万辆,营收年均增长1000亿元,复合增长率超30%。值得关注的是,奇瑞可能还会狂飙,今年上半年销售汽车126万辆,同比增长14.5%。今年2月份奇瑞汽车正式向港交所递交了申请,若在年内完成上市,奇瑞今年的发展或许会更加迅速。
不妨想一想,
此外,上汽集团、中国一汽、北汽集团、广汽集团、东风汽车集团,分列138位、164位、201位、252位和291位。值得一提的是,小米虽然严格意义上来说不能算作“车企”,但其这些年在国内汽车行业的影响力也是与日俱增,本次小米排名第297位,比去年上升100位。对此,咱们也期待着有更多的中国企业能够杀出重围,在世界舞台上发光发彩。
不可忽视的是,
从500强排名和营收的变化,咱们能看到电动化和智能化改变了传统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使得部分中国车企获得差异化优势,帮助其排名着手上升。不过,以2024年中国车企的业绩来看,在中国18家上市乘用车企业中,13家实现盈利的企业2024年净利润总和仅1226.77亿元,而丰田一家的年利润是2377亿。讲解中国大部分车企不管是经营规模还是经营能力,离大众、丰田等汽车巨头还有非常大的差距。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总的来看,2025年《财富》世界500强的榜单揭示了全球汽车产业的新动向。中国企业的崛起、德国大众的引领,以及传统汽车制造商的转型升级,共同为全球汽车格局注入了新的活力。
TMGM外汇专家观点:
不过,现阶段,世界500强中车企“十强”榜中国汽车品牌确实并不多,跨国车企依旧占据主导的地位。但随着中国汽车企业向海外市场拓展的步伐不断迈进,品牌实力的日益增强,中国车企在全球范围内将获得更多访客的认可,未来也会有越来越多中国车企进入500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