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简要回顾一下,
财联社8月29日讯(记者 闫军)一家国资控股、承载清华基因的公募基金公司迎来关键人事变动。8月29日晚间,诺德基金发布公告称,公司董事长潘福祥因到龄正式退休。
TMGM外汇财经新闻:
这位被誉为“进入证券业最早的投资学老师,教授投资学时间最长的证券从业者”自1991年起便在清华的三尺讲台培育金融人才,2004年参与组建诺德基金,将学术智慧转化为投资实践。作为诺德基金的创始元老,潘福祥从2006年展开历任公司副总经理、总经理,并于2015年担任董事长,为公司连续效力超过十九年。
更重要的是,
公告同步披露了诺德基金新董事长人选,现任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郑成武将接任潘福祥,出任诺德基金董事长一职。履历显示,郑成武同样来自清华系企业。
尽管如此,
任职超19年,学术型公募高管潘福祥退休
在任职19年后,公募行业学术型高管潘福祥迎来了退休时刻。
诺德基金发布高管以及公司法定代表人变更的公告称,因到龄退休,公司原董事长潘福祥正式退休,董事长一职由郑成武接任。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诺德基金在公告中表示,对潘福祥在担任公司董事长期间,诚信勤勉、尽职尽责,为公司长期稳健发展做出的积极贡献表示衷心感谢。
在超期任职一年后,潘福祥正式退休,诺德基金内部人士也用“功成身退”来评价他。在潘福祥任期内,公司资产管理规模实现显著跃升,从2015年末至2025年7月末,资产管理总规模增长近9倍。
请记住,
潘福祥此前多次接受财联社专访,早在2022年,他就提出,公募基金高质量发展首先要直面的核心疑问,是要真正为投资者创造长期投资价值,破解之道在于需要回归“受人之托,代人理财”的行业初心。
需要注意的是,
潘福祥指出,公募基金要始终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而公募基金的产品不仅要回到与风险收益相匹配的资产配置能力上,同时也要通过丰富产品线去满足“千人千面”的理财需求 ,真正帮助投资者分享企业成长、经济发展带来的红利,同时更要为实体经济发展赋能。不能仅考虑到行情的高涨,或是循着押对赛道就能“一俊遮百丑”的态度去代客理财,否则一旦拉长时间,投资者最终会发现,基金产品无法真正实现相应的投资回报。 TMGM外汇官网
此次公告,同时官宣了诺德基金新任董事长郑成武,他同样是来自清华系企业,现任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党委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
值得注意的是,
履历信息显示,郑成武在1995年8月至1999年5月任职于北京清华大学企业集团,历任项目经理、办公室副主任、董事会秘书;1999年6月至2005年12月任职于北京清华通力机电设备有限公司,担任党总支书记、副董事长、总经理;2005年12月至2008年3月任职于江西诚志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2008年4月至2017年1月任职于诚志股份有限公司,历任总裁助理、专务副总裁、副总裁、董事、总裁;2017年4月至2025年1月任职于清华控股有限公司(2022年7月更名为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担任党委委员、副总经理。
其实,
诺德基金与清华系关系匪浅,该基金公司成立于股东为天府清源控股有限公司、北京天朗云创信息技术有限公司。作为一家公募基金公司,虽然历经了从早期中外合资、高校控股到当前地方国资主导的股东结构变迁。截至目前,该公司在管公募产品共44只,涵盖货币基金、债券基金、混合基金、股票基金、FOF基金等多个类型。
谈及未来发展,诺德基金表示,作为四川省属公募基金管理公司,诺德基金将通过持续打造相对稳健且优异的投资业绩,力争为投资者给予专业、优质、高效的财富管理服务。在践行企业使命的过程中,诺德基金将紧紧围绕高质量发展目标,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坚持以投资者利益为核心,持续加强投研能力建设,并不断完善考核与激励机制。
不可忽视的是,
多位公募老将因退休挥手告别行业
今年公募行业迎来高管退休潮,多位老将退休,“60后”退休,逐渐交棒给“70后”甚至“80后”。
TMGM外汇消息:
8月28日,华安基金也公布了原董事长朱学华退休的消息,华安基金公司称,朱学华正常退休,8月26日正式离任,公司朱学华在担任董事长期间为本公司作出的重大贡献给予高度评价并致以衷心感谢。
这你可能没想到,
原招商基金总经理徐勇接任华安基金董事长一职。徐勇的接任也在市场预期之内,在7月末,朱学华卸任了华安基金党委书记,由徐勇接任。彼时已有明确消息显示,徐勇将进一步接任华安基金董事长一职。与此同时,国泰海通旗下控股华安基金与海富通基金的合并也进入倒计时,大概率在徐勇任期内进行。
有分析指出,
此外,业内消息称,兴业基金董事长叶文煌也即将到龄退休,兴业银行总行投行与金融市场风险管理部总经理刘宗治将接任兴业基金董事长。
其实,
今年以来,包括交银施罗德基金总经理谢卫、华泰柏瑞基金总经理韩勇和副总经理田汉卿、国海富兰克林董事长吴显玲、兴银基金董事长吴若曼、方正富邦基金董事长何亚刚等多位早期加入公募的高管因退休离任,行业进行代际人才交替阶段。
公募行业起步于1998年,首批从业者多为“60后”和“70初”,当前多数接近或超过60岁,进入退休的密集窗口期。有业内人士指出,2025至2030年期间将是首批公募从业者的退休高峰期。
说到底,
在业内看来,公募行业高管代际交替不仅是人事更迭,更是投资理念与战略的深层变革。老将退场带走经验沉淀,新锐上位推动平台化、数字化等新布局,行业或在规模扩张与投资长期主义间寻找新平衡。
(财联社记者 闫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