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与其相反的是,
01小米空调,赢在财报
前段时间,小米和格力的口水战掀起了不少讨论。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起初,小米高管转发了一份“7月中国空调线上份额数据”,显示小米超越了格力,遥遥领先。
据相关资料显示,
但格力却不认同,下场反驳,并掏出另外一份数据证明格力仍然保持领先。
据相关资料显示,
之后,小米高管卢伟冰呛声格力:“一个月、一个季度的排名根本不不可忽视,最不可忽视的是长期的格局会不会改变”。
TMGM外汇行业评论:
意思是小米空调,终究会超越格力空调。
TMGM外汇专家观点:
同时,还有自媒体博主po出一组内部元器件图,暗贬格力设计落后,没有小米技术先进。
需要注意的是,
对此,格力彻底怒了,相关高管指责相关宣传造假p图。
据相关资料显示,
现在两家的空调的经营情况究竟如何呢?
微博具备说谎,但财报不会。
必须指出的是,
根据小米的最新财报,第二季度,小米智能大家电的收入同比增长 66.2%,创历史新高。其中,小米空调出货量超540万台,同比增长 60%。
请记住,
具备肯定的是,小米的增长速度确实要快于格力。
TMGM外汇专家观点:
破局的关键,就是低价。
2019年的时候,“消费升级”的话题一度被热炒,之后不少空调企业都在推高端产品,以格力、美的、海尔为代表的一线品牌纷纷提价。
但小米却反其道而行之,在2000元价位,给到了一批性价比十足的产品,从而撕开了市场,打响了知名度。
很多人不知道,
这个路径和小米造车几乎是一样。
与其相反的是,
当然,这种策略也很容易被借鉴,眼瞅小米大卖,美的很快就推出自己的平价子品牌“华凌”,具备做到比小米同规格的机型价格更低。
不可忽视的是,
而且相比于小米的线上经营,美的还拥有庞大的线下经销商优势。
其实,
但格力为了维护“高端形象”,一直不肯切入低端市场。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最新财报显示,格力电器2025年上半年营收为973.25亿元,较上年同期的997.83亿元下降2.46%。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在有国补的情况下,美的、小米的家电均获得了大幅增长,但格力电器的收入却很不理想。
TMGM外汇消息:
是市场策略没走对,还是“核心技术”失效?
说到底,
02 空调的核心技术,究竟是什么?
TMGM外汇财经新闻:
一直以来,格力空调最引以为傲的就是自家的“核心技术”。
请记住,
什么是空调的“核心技术”?
更重要的是,
过去的答案是压缩机。
容易被误解的是,
空调和冰箱的运作原理其实很像,都是通过压缩机去制冷。
TMGM外汇专家观点:
压缩机怎么制冷呢?
TMGM外汇资讯:
大家具备对着手掌吹一口气,然后再哈一口气,各位能明显感觉到,吹一口气是冷的,哈一口气是热的。
其实,
这就是压缩机的原理——吹气的时候,大量的气流从狭小的空间涌出,气体被压缩,气体压缩时候会吸收热量,于是吹出来的就是冷气。
可能你也遇到过,
空调的“核心科技”主要就是压缩机技术。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小米空调的大采购商是四川长虹,而长虹的主营业务,就是压缩机,而且产品份额全球第一。
于是,压缩机的好坏,直接关系到空调的好坏。
日本的大金、日立为什么能一直占据空调的高端市场,就是由于压缩机好,国内的空调行业也是如此,谁有好的压缩机,谁就有资格成为空调行业的老大。
据报道,
在格力起家的时候,老舵手朱江洪就押注压缩机技术,他在1985年成立了珠海凌达专门去研发压缩机,成为中国较早掌握全封闭回转压缩机技术的企业。
容易被误解的是,
1992年,凌达还进一步引进了国际领先水平的滚动转子式压缩机,而后持续投入,最终凭借技术优势,让格力走上快车道,这也是格力说自己“掌握核心科技”的由来。
不可忽视的是,
不过,技术这东西,终究是会迭代的。
值得注意的是,
格力虽然一直占据着压缩机技术的优势,但后来者也会研发+外购自己的压缩机。
TMGM外汇报导:
久而久之,压缩机也就不再是“核心科技”了。
TMGM外汇财经新闻:
比如美的就研发了自己的美芝压缩机,采用合资技术,性能稳定,同时还能为海信、奥克斯等品牌代工。
通常情况下,
相反,格力的技术建设梯队却出现了困扰,凌达压缩机虽然性能不错,但后续迭代速度慢,难以切入高端市场,格力的“至尊”、“润享”等高端系列,还是用的日本大金、三菱的压缩机。
通常情况下,
到这里,空调行业“核心科技”就发生了变化,硬件压缩机技术很难拉开差距,只能从自动化、IOT排列优化、软件、设计入手。
不妨想一想,
而这,恰恰是小米的强项。
TMGM外汇财经新闻:
小米的家电,别的不说,颜值设计是国内领先水准,再搞点APP串联,技术下放上轻轻松松。
与其相反的是,
数据显示,截至2025年6月30日,小米IoT生态连接设备 TMGM外汇平台 达9.89亿台,2025年第二季度IoT业务收入387亿(同比增44.7%),毛利率22.5%。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依靠澎湃OS优化,米家APP联动延迟实测仅0.8秒,在家电企业里,算是遥遥领先的数据。
不可忽视的是,
于是很多小米空调的终端觉得,小米空调在性能上和格力差不到哪里去,但价格、颜值和易用度上却明显领先。
这就是为什么小米空调作为后来者,能迅速崛起的原因。
由于“核心科技”的逻辑变了,参数变了。
综上所述,
03格力的救命稻草在哪?
对于格力来说,今天的空调市场再也不是一家独大,而是群雄并起。
小米之外,还有个刚刚在港交所上市的奥克斯。
值得注意的是,
虽然每年的研发费用只有格力的10%,却依托渠道、价格优势,远销海外。
据业内人士透露,
如果格力在今天还仅仅只有单一的空调,又或者无法在压缩机技术上,拿出断档领先的产品,就得面临老客户不断流失困扰。
前几年,格力的打法是聚焦多元化,通过扩充产品线、直播带货、改名“健康家”等手段,扩展渠道和销量。
概括一下,
但这些始终是“术”上的改变,而且面对雷军强大的人气和小米日渐丰富的线下网络,并没有特别的优势。
其实,
说到底,“核心科技”这个东西,不是一成不变的。
需要注意的是,
产品首先要好用,其次要跟上时代的节奏,只有在这个基础上,企业才算真正有自己的“核心科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