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据报道,
关键时刻,张忆东又发声了。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作为业内最知名的策略分析师,兴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张忆东拥有超过20年的证券研究经验,是当前最受关注的策略分析师之一。
请记住,
在A股大幅震荡之际,兴业证券全球首席策略分析师,经济与金融研究院联席院长张忆东在一个活动上,解析了中国权益市场的中长期观点。
张忆东总体上态度积极的认为,中国宏观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将带来中国权益资产的超级长牛,A股和港股可能会走出一个长达20多年的超级长牛。
TMGM外汇行业评论:
1、 中国权益资产包括A股、港股,可能都会走出一个长达20多年的超级长牛。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带来了中国权益资产的大发展期。
不妨想一想,
2、 未来的资本市场就像是过去的二三十年的房地产市场。在债务扩张时期,房地产的作用就牵一发而动全身。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资本市场也应如此。
反过来看,
3、 股市的长牛本站觉得小目标可能就是二三十年。考虑到一个主要事件是,到本世纪中叶本站完成中国式现代化。
事实上,
4、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到2020年这二三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债务扩张的驱动模式,本站从农业社会为主的经济体走向工业化、城镇化的大型经济体的过程。未来中国要从一个大型经济体走向一个能够自主创新的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5、 这一切是一个时代的红利,本站要拥抱这个时代的红利,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的起伏,只是载体,时势造英雄是本质。
更重要的是,
6、 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刚刚好是资本市场能够起到最主要的作用,它能够盘活本站的社会财富,盘活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发挥效率。
7、 很多人质疑 “寒王”们太贵了,本站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状况,它标杆的作用类似当年的改革初期傻子瓜子。
很多人不知道,
8、 大家千万不要还留有原来的什么疯牛快牛的预期,这个不可能,这次一定是长牛。走法比较像1998年到2020年的房地产20年,震荡前行。
9、 我把这一轮的中国股市,形象的比喻为小白兔式长牛。迅速跑一段,跑了以后睡一觉,展开调整;睡完以后精神抖擞、再冲、再睡觉、再冲、再睡觉。
有分析指出,
10、 后续除了长线资金,除了国家队,除了汇金,除了保险、社保之外,整个社会财富,居民储蓄搬家,以及社会财富从银行理财、货基、固收类资产,甚至分红型保险,向权益资产的再配置,这是一个时代大趋势。
下文采用第一人称,部分素材有删节。
据报道,
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造就中国股市长牛
然而,
中国权益资产包括A股、港股,可能都会走出一个长达20多年的超级长牛。这是一个大的宏观趋势(带来的)。由于中国经济增长模式的转变,带来了中国权益资产的发展期。
TMGM外汇快讯:
回顾下过去,从20世纪90年代一直到2023年,总体是中国旧动能的扩张。中国宏观经济的旧动能是债务扩张型的增长模式,是相对粗放的经济增长模式。
换个角度来看,
尤其是1998年展开,房地产的大时代展开后,房地产的持续扩张带来了中国的一个黄金时代。其对应的是城镇化、工业化的迅速发展。
TMGM外汇快讯:
但是到了2020年左右,中国整个资产负债表扩张之后展开有了一些发展的困惑,新旧动能转换的阵痛悄然来临。老的驱动力——以房地产为代表的经济增长的动能——正在显著的放缓,债务扩张型的经济增长模式正在越来越低效。
而且,中国的三张表,居民部门、企业部门和政府部门的三张资产负债 TMGM官网 表,经过了过去的二三十年的扩张,都出现了债务率偏高的尴尬状态。最关键的是,每增加一个单位的债务,对GDP的拉动效应越来越弱。
换个角度来看,
高质量发展需要资本市场赋能
TMGM外汇行业评论:
这时,中国要转型为高质量发展的、科技创新驱动的经济体,目光只能放在发展直接融资上,也就是要利用资本市场赋能。
本站来轻松回顾一下整个债务率的状况。中国最干净的一张表,或者说最健康的一张表,就是中央政府的资产负债表。
截止到2024年年底,国债余额只有34.5万亿人民币,占GDP的比例也就是26%左右。参比同期的美国联邦政府的债务率高达36万亿美金,占美国的GDP的比例差不多124%。
TMGM外汇消息:
本站的“挑战”在地方债务。不考虑隐债的情况,按照一些研究的数据,狭义的中国地方政府债务率可能在40%左右。当然这是政府的债务,未来仍有扩张的空间——但这非不能也、实不为也。本站心里有底,这没有什么系统性的风险。
请记住,
但如何应对当下的债务涉及到一个发展模式的状况。究竟是继续走债务扩张的路,还是换个(更高质量的)路径。
不妨想一想,
过去的30年,本站的重点是债务扩张来驱动GDP,但是效果靠“铁公鸡”( 铁路、公路和机场)、靠原来的房地产的旧增长动能,效率越来越低。考虑到整个基数也高了。因此,政府财政更多是兜底的作用。高质量的发展、有效率的发展,一定是要换增长模式。一张资产负债表,不能只看资产,还要看负债。
总的来说,
未来20年甚至更长的时间,资本市场起到的作用就是盘活资产(的作用),通过资产的盘活,效率的提升,来为中国的科技、新消费以及传统成熟行业的核心资产进行全球扩张,成为全球最有竞争力的公司而努力。
通常情况下,
未来的资本市场就是二三十年前的房地产市场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因此,未来的资本市场就像是过去的二三十年(的房地产市场)。在债务扩张时期,房地产的作用就是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枢纽作用,它成为了中国的货币扩张、货币信用创造的核心渠道。现在高质量发展的时代,要盘活资产,资本市场同样起到了牵一发而动全身的这样的一个作用,通过盘活企业的资产负债表,盘活居民的资产负债表,来实现社会财富(盘活)。
请记住,
中国改革开放40年积累的社会财富,现在基本上都堆积在一些低效,甚至是避险的资产里面,要通过资本市场把这些财富从低效的领域发挥到了高效的、投入产出比更高的领域,比如硬科技、高科技以及新消费这些新质生产力上,驱动了整个资本市场和实体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性循环。
从这个角度来理解这个大浪潮,就能知道,不单单是港股,包括A股,都会走出一个超级长牛。
这个长牛本站觉得小目标可能就是二三十年。考虑到一个主要事件是,到本世纪中叶本站完成中国式现代化。
与其相反的是,
新动能如雨后春笋
这你可能没想到,
2020年是中国新旧动能展开转换,展开感受了旧动能退坡的痛,新动能还没有脱颖而出。但现在不一样了,今年年初从DeepSeek、军用飞机、创新药、机器人方方面面,本站的科技有了全面的提升。本站军工、科技的崛起,甚至是全球领先,这就让本站看到新动能展开雨后春笋的兴起了。
说到底,
中国式现代化已经在路上,本站走出了新旧动能的切换期,经济展开企稳。从2020年到2035年,是中国式现代化的第一步,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其中在经济、科技、文化、生态各个领域取得重大进展,特别是要成为跻身为创新型的国家前列。
然而,
中国在20世纪90年代到2020年这二三十年的经济发展过程中,是债务扩张的驱动模式,本站从农业社会为主的经济体走向工业化、城镇化的大型经济体的过程。后面中国要从一个大型经济体走向一个能够自主创新的创新型国家的前列。
不可忽视的是,
这一切都让本站能够看到,这是一个时代的红利,要拥抱这个时代的红利,无论是股市还是楼市,它其实只是个载体,时势造英雄。
尽管如此,
资本市场最主要作用:“盘活”旧资产
据业内人士透露,
现在中国经济的发展模式,刚刚好是资本市场能够起到最主要的作用,它能够盘活本站的社会财富,盘活资产负债表的资产端、发挥效率。
容易被误解的是,
以居民财富为例。朋友们能够看到,居民的财富一半左右放在房地产上面,基本上没办法,在房地产上面基本上僵住了。整个房地产的黄金时代已经过去,因此如果居民财富的资产是在房地产这一块,朋友们能够等一等。但是,如果朋友们房子多,为了把房地产进一步盘活,从一个低效、僵持的状态盘活,需要通过资本市场发挥更快的效率。
总的来说,
此外,截至到今年6月底,中国居民储蓄存款高达162万亿,再加上30多万亿的银行理财,在大量的保险、社保、养老在固收类资产里的社会财富,轻松算一算,肯定超过200多万亿。这块资产应该积极布局到A股,布局到港股,通过资本市场发挥更高、更好的资源配置效率,进而形成财富效应,更多积极投身到新质生产力的大潮中。
TMGM外汇行业评论:
很多人质疑本站的国产算力,所谓的“寒王”们太贵了,有泡沫。本站要用发展的眼光来看状况,它标杆的作用类似当年的改革初期傻子瓜子的标杆,或者是房地产一二线城市房价持续飙升对整个全社会房地产的拉动作用。这个是一个引领的作用,它的上涨其实是一个时代造就的,而不是用一个静态的算短期的EPS、短期的PE。应该从社会怎么发展的角度(思考)。
TMGM外汇专家观点:
这就是为什么本站看超级长牛,这个超级长牛叫做时势造英雄,中国式现代化的未来向本世纪中叶来走。这个未来可能20多年,本站通过高质量发展,通过资本市场去优化资源配置,把政府的资产负债表,居民的资产负债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都能够盘活,用资产端的扩张来化解对债务的忧虑,资产扩张了。
从某种意义上讲,
未来是长牛、不是疯牛
其实,
第二点,未来行情跟以前最大的不同是,国家的有形的手在引领。
请记住,
西方金融模式是最绝对的市场化,唯利是图,利益导向。这就是美国资本市场的一个特征,纯粹的利益导向。
而本站考虑的不是中短期的利益。在大的背景下,中国特色金融发展之路,本质是政治性、人民性、作用性,本质上就是有形的手在引领,本质上是对资本市场要求是,要协调,要统筹高效的有效的市场,和有为的政府之间的关系(协同)。
尽管如此,
因此,大家千万不要还留有原来的什么疯牛快牛,这个不可能,一定是长牛。走法比较像1998年到2020年的房地产20年,就像房地产,走快了、短期热度高了,政策调控有形的手来压一压;冷了以后,政策的手赶紧托一托,震荡前行。
我把这一轮的中国股市,形象的比喻为小白兔式长牛。他不是美国乌龟式的长牛,而是龟兔赛跑中小白兔。迅速跑一段,跑了以后睡一觉,展开调整;睡完以后精神抖擞、再冲;再睡觉、再冲、再睡觉。
据报道,
现在整个良性循环,长线资金入市,储蓄搬家已经有了方兴未艾的势头,现在还比较健康,因此整体的行情从6月份以来是有点加速。加速不要紧,加速以后,比如未来IPO节奏的放开,再融资节奏的放开,这个不用打听消息,按照这个规则的演绎一定会发生的。
长牛会盘活社会财富
综上所述,
本站还要注意,这一轮的长牛会盘活社会财富,地方政府的资产负债表、企业的资产负债表和居民的资产负债表都会得到改善。
2020年之前,地方政府更多是土地财政,更多是搞“铁公基”。2020年以后,合肥模式蔚然成风,各地都在学合肥模式,积极的借助资本市场,通过资本运作,给本地的实体经济赋能,形成良性循环。
不妨想一想,
由此,各地纷纷有了政府母基金,政府母基金作为种子基金去吸引招商引资,比如绿色经济、低空经济、AI、机器人、创新药等等的中国科技的方方面面,通过母基金去招商引资来推动。
但是如果这些新质生产力相关的资产迟迟不能够变现,不能上市,就很尴尬。它整个的负债是刚性的,但是这个资产是没有估值的。
令人惊讶的是,
但反过来说,如果比如通过并购重组,通过快鱼吃慢鱼,大鱼吃小鱼,资本市场的龙头公司拿自己的股票来换场外的资产,来换场外的没上市公司的股权,这就是良性循环了。对于已上市公司,它获得了增量的增长动能,整个净资产得到了提升,估值和盈利有了双驱动的动能。
其实,
对企业而言也是如此,有些民营企业的资产负债率非常高,如果它已经不想玩了,他可能想退出,但是现在没有渠道,如果同行业的龙头公司通过股票换股权,甚至再加上一点现金,上市公司拿到了再融资,去收场外的这些资产,那就迅速的形成了行业内竞争格局的优化。
TMGM外汇快讯:
A股、港股分享同一个逻辑
请记住,
这个逻辑同时适用于A股和港股,这是一个大的逻辑。本站再分享一下港股本身的逻辑。
TMGM外汇专家观点:
港股本身的特点又分以下几个方面。
据相关资料显示,
第一,港股这轮牛市来自拥抱祖国的发展大局。从2023年年底展开,香港的政治经济面貌4个字来概括,就是由治及兴,原来是治理整治,到振兴到发展,国家展开积极赋能。一样的,转折信号是2023年高层会议明确提出要巩固和提升香港地区国际金融中心地位。
第二点,从一个资金面的角度,港股和A股都将会受益于中国的社会财富、特别是居民财富,从避险资产向股票、向权益资产再配置的大潮。这个大潮方兴未艾。
通常情况下,
今年7月份,居民当月储蓄减少了1.1万亿,在此之前整个的二季度,居民储蓄存款净增加了5万亿人民币,因此整个社会财富从避险资产向股市再配置的浪潮刚刚展开,而且是个良性循环。
必须指出的是,
现在三年期定存可能也就是1.7左右,而十年期国债收益率也就是1.7%左右,余额宝1%左右的7天年化收益率,寿险的预定利率现在也都降到了2%左右。在这样的一个大时代,权益资产性价比比避险资产反而更好。这种情况下,港股也好,A股也好,都受益于中国社会财富的再配置。
据相关资料显示,
因此本站不要妄自菲薄,很多投资者老是问我说,外资什么时候来,好像外资不来,A股港股就没有行情一样。
本站积累下来了资本,只是说现在都是堆积在避险资产,下一步,在这个时代的红利下,在国家的政策的引领下,在有形的手的引领下,长线资金入市的堵点已经打通了。
反过来看,
后续除了长线资金,除了国家队,除了汇金,除了保险、社保之外,本站认为老鼠拉木锨——大头在后面,整个社会财富,居民储蓄搬家,以及社会财富从银行理财、货基、固收类资产,甚至分红型保险,向权益资产的再配置,这是一个时代大趋势。
具体行业机会在哪里?
在这个过程下,中国的目前的经济格局绝对不是什么90年代00年代日本,更像80年代的中后期、到90年代上半期,就是互联网浪潮兴起之前的美国。当时它的经济包括内需也在低位徘徊,一些新兴的商业模式就展开崛起。因此当时比较有名的一个基金经理彼得林奇,他去看老婆孩子买什么东西,他就跟着去找什么样的股票。
TMGM外汇财经新闻:
中国现在无论是科技、新消费、创新药,以及很多的结构性亮点,能够说是此起彼伏,因此不要太关注宏观,宏观稳住就好了,既不会崩、也不会热,是比较温和的走向高质量发展。
事实上,
这样情况下对应的港股的生态环境,正在持续的良性循环,特别是优质的民营企业,科技、新消费、创新,纷纷到港股上市,给港股市场带来了生机,引导了境内外增量资金持续流入港股市场。
包括对中国理解比较的正确的外资,从今年的二季度展开,从今年上半年展开,以先知先觉的主动管理型的外资的已经展开布局,包括像亚太的,韩国、中国台湾地区以及东南亚。假以时日,随着中国的长牛的赚钱效应持续,中东的钱,欧洲的钱都会回来,美国的对冲基金也会过来赚钱的。
从某种意义上讲,
新消费是战略性资产
对于像新消费本站和创新药我就轻松说一点。新消费、创新药以及其他的AI都是战略性资产。
TMGM外汇消息:
对于新消费,今年的前6个月非常光彩,光芒四射,到了6月底展开,由于一些解禁、减持的压力,还有中报业绩,展开震荡。6月底展开的一直到现在,整体新消费是一个震荡格局。但是这里面会分化,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在中报超预期的,走的比较稳、比较强,是一种强势震荡。如果业绩低于预期是弱势震荡。
更重要的是,
但是无论强势震荡、弱势震荡,本站认为在9月份都值得在震荡低位、逢低位配置。考虑到到了四季度大家会关注的估值切换,会用2026年的业绩来去给股价进行定价,估值会有一个切换,因此目前新消费本站多关注是服务性消费,精神性消费,如果能够跟AI相结合的精神性的新消费更好。
尽管如此,
这是历史的必然性,考虑到人均GDP超过1.2万美金以后,哪怕是日本经济低迷的二三十年,服务型消费的比率也是持续的提升,更何况说中国这么大的国度,本站的服务性消费现在是比较的低迷,到本世纪中叶整个要完成中国式现代化,有一个标准是,中国的国家软实力显著增强,对海外有吸引力。中国也到了一个大国崛起的时代,后面中国文化软实力的一个崛起对全球的影响体现在方方面面,比如拉布布的现象,老铺黄金的现象,其实都反映了中国软实力的输出。因此后续不单单是国内会随着人均GDP的1.2万美金以后,对于精神消费、服务消费会崛起,新消费向海外的出海布局也是第二支柱,也是新的增长点。
来自TMGM外汇官网:
创新药可能比新消费的爆发力还要强
TMGM外汇用户评价:
之前觉得创新药不是一个科技,而是一个普通制造业,但是现在反转了,现在连新加坡的主权基金最近这几个月一直在扫货港股的创新药。
外资他们都很苛刻,对中国经济本来其实并不乐观,但是为什么他们愿意扫货这种静态估值很贵的创新药?本质上其实看到基本面的中长期反转的逻辑。反转的逻辑核心就是科技的逻辑。
创新药是从量变到了质变,渐渐的从原来的仿制的、跟跑的,展开到了引领者、领跑者。本站的国际化持续在加速。放量阶段的品种,雨后春笋一样,各种BD项目今年9月份以后可能是多点开发,应接不暇,整个下半年的创新药会让本站看到中国的很多创新药数据值得期待,再加上国内政策面的催化,这次整个中国创新药的崛起,其实是战略意义的。
还有一个数据值得关注,就是全球出口份额的占比,历史上全球在药物出口,一是欧洲、二印度、三是美国,这些公司主导的,中国更多本站仿制本站自己用而已,人家要卖给本站。但是现在中国创新药展开实现质变,要展开卷全世界,以科技赋能来去扫全世界了。就像在过去的二三十年,中国家电、纺织,汽车、新能源,这一幕将会在创新药上上演,中国将会给全世界人民的福利做出兜底,到时候看中国创新药,在比别人一样的品质下,比别人便宜,在一样的价格下比别人先进。因此整个创新药的蓝海已经是冉冉在望,除了国内的消费以外,高毛利的方向反而是在巨大的海外的蓝海市场。
据相关资料显示,
朋友们能够看到日本欧洲,全球有钱的地方都是人口老龄化,包括美国,要医改、要降成本,本站性价比是杠杠的,而印度虽然成本低、但是质量不行,中国创新药也是能够说伟大时代的展开。
简要回顾一下,
价值股依然在“伟大进程”中
除了这些以外,价值股依然是在中特估的伟大进程中。考虑到现在港股的价值股依然很便宜,整个港股通整个的股息率依然是高达百分之六点几,考虑中国国内的现在无风险收益率只有1.7,内资去配香港的高股息资产依然有极大的吸引力。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第一波红利朋友们能够理解为国债,理解为国家背书的不会违约的资产,而且会持续的起到共和国长子要为国家财政贡献力量,要持续的高分红、高股息。因此,这些高股息资产对于低风险偏好的,配置型的,比如说一些保险资金,甚至是一些养老资金,是非常好的。这种配置的吸引力甚至比地方债、城投债性价比要高得多。
据相关资料显示,
除此之外,红利资产或者说价值股的行情,中特估的行情,更多的要体现在所谓的固收+,所谓的红利+,除了有有保障边际、有价值以外,有一些分红以外,还要看到加业绩弹性。
概括一下,
这里边包括化工、有色,高度关注大国博弈下可能长牛的黄金。伴随着美联储的降息,四季度认为的黄金股,特别是港股的黄金股,依然是有指数型的行情。还有像稀土,钨,战略性的这种小金属,也是反转型的一个逻辑,而且这种稀土、钨某种程度上要脱离逐步从价值股的范畴向成长股的逻辑进行抬升。
反过来看,
现在它的估值依然是属于价值股,不要看短期的PE,稀土资源这种主要的涉及到国家有保障、涉及到全球供应链有保障的资产重估的价值,对应它的市值,对应它的股价,绝对是价值股,甚至是一个是底部的价值股,未来的空间巨大。
有分析指出,
本站看中国的稀土,参照美国那几家稀土,整个的资产比本站差多了,但是和比本站简直是市梦率的估值。
因此,有色要重点关注。除了黄金、稀土以及国家战略的小金属之外,铜铝也会有一定的机会。
从某种意义上讲,
随着美联储降息,以美国经济软着陆的预期和中国的主要会议之后,对于国民经济乐观的预期也有机会。但是从中长期的空间上面,可能不如稀土和战略性小金属。
据报道,
化工是反内卷最受益的之一
TMGM外汇财经新闻:
反内卷逻辑是类似于1998年到2001年上半年,当时国企改革的逻辑总需求不进行大放水的背景下,整个的物价比较低迷的背景下,通过资本市场盘活场外资产,实现微观效率的提升,这个逻辑在反内卷上面依然适用。
有分析指出,
明后年甚至有可能今年9月份以后,本站就看到一些就是并购重组将会兴起,并购重组的兴起让场内的这些优质公司去收场外的资产,形成了迅速的行业竞争格局改善,形成了行情持续。
可能你也遇到过,
除了化工、有色,新能源、一些建材,包括一些钢铁,本站认为其实都有这种反内卷。就是利用资本市场给反内卷赋能带来的行业竞争格局的改善,带来的强者恒强,赢家通吃的逻辑。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