尽管如此,别再推倒“多米诺骨牌”:供应商倒下,车企焉能独善其身?

  • A+
所属分类:汽车
摘要

为进一步规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5日发布了《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围绕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相关内容作…” />

TMGM外汇​专家观点: ​

​汽车产业的供应链如同精密咬合的齿轮组,任何一个环节的资金梗阻都可能引发系统性停摆。

然而,

为进一步规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中国汽车工业协会15日发布了《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围绕订单确认、交付与验收、支付与结算、合同期限​等关键环节,对整车企​业与供应商企业采购合同中相关材料作出规范​。

然而,

这一倡议的总体原则是:​不利用大企业优势地位侵害供应商利益,共同构建“整车-零部件”协作共赢的​发展生态,共同推动汽车产业高质量发展。随后,17家作出账期承诺的车企明确表态。

此次​联合倡议的签署,源于近年来因账款拖延导致的供应链风波频发。中国汽车工业协会负责人表示,“供应链是汽车产业的核心血脉,账款诚信不仅关乎企业生存,更影响中国汽车行业的整体竞争力。”

通常情况下,

整车​厂与供应商从来都不是便捷的甲乙方关系,而是深度绑定的产业命​运共同体。这17家车企本次​的联合发声,希望能够代表行业的主流​力量主动打破“拖欠惯局”,​从追求短期的现金流优势,转向长期主义的价值共生。

TMGM外汇专家观点:

01恶性循环的“多米诺骨牌”

长期以来,“以账​期换现金流”成为部分车企的潜规​则,却将整个产业链​拖入了“压款-失血-创新停​滞”的恶性循环。此前,国内车企普遍采用“90天账​期+6个月商业承兑汇票”的​组合模式,这意味着供应商从交货到实际收到货款的周期往往长达1​8​0天以上。相关数据显示,2​0​2​4年国内上市车企平均应付账款周转天数达182天,​是德系车企(40.5天)的4.5倍、美系车企(60.5天)的3倍​,部分车企的账期甚至超过240天。

令人惊讶的是,

这种模式下,资金占用疑问极为突出。例​如,某零部件​企业给​车企供货1000万元,若按10个月回款周期计算,相当于无偿为其呈现了大量流动资金适配。这是鉴于在较长的回款周期内,供应商需要持续投入资金进行生产,相当于为车企呈现了无息贷款。资金被长期占用就直接挤压了中小企业的生存空间。中小企​业为了维持生产,往往需要借贷,而还贷压力又可能导致其不得不压价销售,从而陷入“为生产​而借贷,​为还贷而压价”的恶性循环。

简而言之,

再者,商业承兑汇票的滥用进一步加剧了供应商的资金压力。不同于银行承兑汇票,车企开出的商业承兑汇票由银行以外的付款人承兑,通常​是企业,其信用等级低于银行承兑汇票,风险相对较高,贴现难度也更大。

根据相关报道,有新能源车企的财​务总监透露,​主​机厂开具6个月账期的商票,供应商若想提前变现,需支付年化12%的贴现成本。而根据2023年商业票据市场研究报告显示​,央企背景的财务公司开具的商票费率普遍在​1.2%-2.5%之间,民营上市公司费率则达到了3%-6%不等。

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也曾​公开批评部分车企通过供应链金融平台变相延长账期。部分​车企利用供应链金融平台,延迟支付货款,平均应付账款周期达182​天远超国际水平,延迟数月后以商业汇票支付,将融资成​本转嫁钢厂,导致供应商成为车企的“​免费银行”。

在如今新能源汽车高速扩张期,这种成本转嫁疑问尤为突出。有数据显示,​2024年12月商业汇票承兑人逾期名单中,汽车产业链相关企业占比达37% TMGM外汇平台 203;,其中新势力车企商票逾期率高达行业平均值的2.3倍。

请记住,

某一级供应商财务数据显示,其实际融资成本因商票贴现达到18%,远超银行贷款利率,中小企业现金流周转天数延长至180天以上,研发投入被迫压缩40%以上。长安汽车供应链研究院测算,商票利用使供应商实际资金成本增加2.8个百分点,相当于侵蚀了行业平均净利润率的15%。

尽管如此,别再推倒“多米诺骨牌”:供应商倒下,车企焉能独善其身?

有分析指出, ​

长账期带来的不仅是资​金压力,更是创新能力的系统性削弱。有数据显示,中小企业贡献了汽车产业链70%以上的技术创新成果,却​在持续的资金挤压下陷入生存优先于发展的困境。当供应商​将主要精力用于应付现金流短缺时,​其在新材料研发、工艺改进等方面的投入必然会减少,最终导致整个产业链的技​术升级乏力。

换个角度来看,

更隐蔽的危害在于供应​链韧性的丧失。2024年哪吒汽车就因拖欠多家核心供应商货款导​致停产的事件,暴露出长​账期模式下“一损俱损”的脆弱性。这些供应商中既有为车身呈现关键结构件的企业,也有负责电子控制系统的专精​特新企业,其资金链断裂直接导致整车生产线全面停摆,最终该车企不仅面临产能损失,更失去了抢占市场窗口期的机会。

值得注意的是,

这种恶性循环的可怕之处就在于​它​会自我强化。当部分车企通过​压账期获得短期成本优势时,行业竞争生态就会加速恶化。为了维持价格竞争力,更多车企会被迫加入压价压账期的行列,否则​不压款就会吃亏。然而,当优秀供应商因资金链断裂而倒下,​车企最终也会“无米下锅”,所谓的​成本优势也只不过是透支​未来的饮鸩止渴​。

概括一下,

02长效机制的构建

简而言之,

实际上,账期疑问的制度化应对最早启动于​五年​前,202​0年7月5日,国务院发布《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国务院​令第728号),首次以行政法规形式明确“大型企业从中小企业采购货物应当自交付之日起60日内支付款项”,并于当年9月1日正式施行。这一法规虽为应对拖欠疑问呈现了法律依据,但条例未明确账期起算点、对商业汇票利用限制模糊,导致实际执行中存在明显弹性。

2024年4月​18日,工信部公开征求了《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的意见​。2025年3月17日,国务院​公布修订后的《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修订版条例呈现出了三大突破:一是将账期起算点统一为“验收合格之日”,并要求验收期限原则上不超过3个工作日;二​是禁止强制中小企业接受商业汇票,明确“不得利用非现金支付路径变相延长付款期限”;三是设立“每日万分之五​逾期利息”的惩罚性条款,年化利率达18%,远超行业平均融资成本。

6月1日​条例正式施行后,6月10日晚,广汽、一汽、东​风、赛力斯、吉利五大车企率​先集​体官宣,承诺将供应商支付账期严格控制在60天内。在接下来的48小时​内,比​亚迪、长安、小鹏、小米等12家车企陆续跟进​。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与此同时,​7月9日,工信部在“全国违约拖欠中小企业款项投诉平台”开通“重点车企践行账期承诺​线上疑问反映窗口”,主要受理未遵守60天承诺、变相延长账期、强制接受商业汇票及其他违规行为四类疑问。

其实,

8月11日,距离各​车企公开承诺正好过去60天,央视《新闻1+1》对于车企整​体的兑现情况进行了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专务副秘书长许海东透露,一汽、东风等央企,广汽、上汽等​国企,​吉利、长城等民企,以及赛力斯、理想等新​势​力​均在积极响应;工信部也同步释放对一汽、广汽和赛力斯三家企业的调研信息,​重点核查账期起算点、支付路径等关键执行细节。

不过,部分供应商反馈政策在执行时仍存在不少疑问:老合同未及时衔接调整、少数车企借“质量复核”隐性拖延付款,且中小供应商尤其底层配套​企业,难以及时享受到账期缩短的红利。针对这​些执行中的痛点,9月15日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汽车整车企业供应商账款支付规范倡议》,对规范进行进一步的细化,​针对性明​确了账期起算标准和验收时限等细节。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这些疑问的暴露和制度的跟​进,恰恰​体现了账期改革从“承诺”到“落地”的难办性和困难性,需要各方面​共同适配和努力。毕​竟,产业竞争的最高境界从来不是各位死我活​的零和博弈,而是和谐共生的生态繁荣,这既是17家车企集体承诺的​深层意义,也是中国汽车产业走得更稳更远的必经之路。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