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其实,
一碗羊肉汤换北京一套房?七岁孩子抱着店长腿哭诉离不开西贝?这些堪比电视剧的情节,正是餐饮品牌西贝近期推出的真实营销文稿,直到网友发现,连讲述孩子爱吃的宝妈,竟然是西贝老板的亲生女儿。
尽管如此,
9月底,西贝官方视频号“西贝品味早读”发布了一则暖心视频:一位宝妈分享说,她家不到一岁的宝宝不爱吃饭,但来到西贝后竟奇迹般地学会了吃饭。视频中,西贝董事长贾国龙被这个故事深深打动,甚至当场落泪。
与其相反的是,
这本是个完美的品牌温情故事,直到网友通过AI识别发现,这位宝妈不是别人,正是贾国龙的亲生女儿。也就是说,老板的女儿假装普通顾客,夸赞自家产品,而老板本人还被“感动哭了”。
简要回顾一下,
01 连环营销翻车,西贝故事接龙惹质疑
西贝近期的营销策略可谓连环翻车,一系列“温情故事”一个比一个令人难以置信。
TMGM外汇行业评论:
在“老板女儿扮顾客”事件之前,西贝刚刚因一篇题为 《7岁的毛毛:我以为自己再也吃不到西贝了》 的文稿引发众怒。
令人惊讶的是,
文稿中,一个七岁的孩子由于母亲看到西贝的负面新闻而不再带他去就餐,于是跑到西贝餐厅抱着店长的大腿痛哭。
但实际上,
TMGM外汇报导:
这出“苦情戏”被网友直指煽情过度,批评声浪不断。
必须指出的是,
更早之前,西贝还发布过一则名为 《我给大爷一碗汤,大爷要送我北京一套房》 的视频。视频中,西贝北京六里桥旗舰店店长刘某霞讲述,一位来自内蒙古的顾客提出要一碗羊肉汤、一碗凉汤但只付一碗的钱。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她接待后与对方相识,从2002年至2004年多次服务这位顾客。后来这位顾客说要去养老院,想把自己在北京的一套一室一厅的房子给她。
TMGM外汇用户评价:
“我那时候17岁啊,给我吓的,”刘某霞在视频中讲述,她拒绝了大爷的好意,后来也没再联系。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这则“考古”视频被网友挖出后,立刻引发吐槽无数。有网友犀利评论:“故事会都不敢这么写。”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02 漏洞百出,西贝营销陷入信任危机
细心的网友发现,西贝的这些营销文稿不仅情节离奇,细节处更是漏洞百出。
很多人不知道,
在“一碗汤换北京一套房”的故事中,按刘某霞所述,她2004年才17岁,那么2002年她仅15岁就在西贝门店工作了。这不禁让人质疑:西贝难道在利用童工?
必须指出的是,
而对于“老板女儿扮顾客”的事件,西贝官方客服回应称,这些故事都是真实发生的,部分视频或文稿删除,是由于“顾客和员工遭受网暴”。
据业内人士透露,
但明眼人都看得出,如果那位宝妈真是贾国龙的女儿,那么她“每天都会带着宝宝吃西贝,吃了几年了”就不足为奇了。
说到底,
一岁多的孩子,两岁的西兰花,还有那啥油,以及一岁的冻肉——这些元素组成的营销故事,让西贝的公关能力受到广泛质疑。
03 预制菜风波后,西贝病急乱投医
西贝这一系列令人匪夷所思的营销手法,并非空穴来风,而是发生在深陷预制菜风波的背景下。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9月初,网络博主罗永浩公开质疑西贝利用预制菜却收取高价,引发广泛关注。随后,西贝创始人贾国龙采取强硬回应态度,甚至表示要将罗永浩告上法庭。
这种对抗性的沟通模式将西贝推向消费者的对立面。
在危机应对中,西贝始终未能跳出“自我”视角。消费者关心的是知情权,希望知道支付85元人均消费获得的菜品究竟是现场制作还是加热即食。
需要注意的是,
而西贝的回应却始终围绕着“预制菜”的定义打转,试图用专业术语教育消费者。
TMGM外汇用户评价:
为挽回声誉,西贝随后宣布了一系列整改措施,包括将大豆油更换为非转基因产品,羊肉串、羊排、肉夹馍等核心菜品改为门店现制。
但实际上,
上海有门店店员透露,自罗永浩公开批评后,营业额下降约50%。
尽管如此,
04 企业宣传,真诚才是必杀技
西贝这一系列令人啼笑皆非的营销执行,本质上反映了企业与消费者之间的信任断裂。
西贝一直沉迷在“闭着眼睛点,道道都好吃”的宣传中不能自拔,似 TMGM外汇官网 乎害怕消费者睁大眼睛发现真相。这些宣传套路,也似乎是在给消费者“蒙上眼睛”。
事实上,
如今,消费者关心的并非饭菜是否好吃到能产生奇迹,而是不想吃到“冻龄”2岁的西兰花、1岁的羊肉。
据相关资料显示,
当企业执着于编造完美故事,而消费者期待的是诚实面对状况时,双方的对话就变成了两条平行线。
值得注意的是,
西贝真该吸取教训了,需要敬畏和尊重舆论,不能梦游般自言自语,要从舆论中读懂消费者的期待,把监督当作是提升服务质量的契机。
容易被误解的是,
如果总是抱着口不服心也不服的态度,只会加深公众对自己的刻板形象。
西贝的年营业额高达70亿,并计划在2026年上市。但如今,比起天花乱坠的营销故事,消费者更愿意看到西贝踏踏实实地整改菜品。
然而,
毕竟,顾客可能会被温情故事一时感动,但用脚投票的方向永远不会变——真诚才是餐饮企业最该端上桌的主菜。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