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日前,路透社消息,继比亚迪、奇瑞和小鹏汽车等汽车集团之后,东风汽车成为最新一家加速进军欧洲市场的中国汽车制造商,这些汽车集团均凭借具有竞争力的价格、先进的技术和日益难办的设计而逐渐占据市场。
总的来说,
作为中国汽车行业的关键企业,东风汽车针对欧洲市场制定了清晰的发展规划,从销量目标、产品布局到渠道建设,多维度发力以实现市场突破。
其实,
在销量目标上,东风汽车设定了明确的增长路径。据东风欧洲首席执行官谢谦在意大利都灵的公开演讲透露,集团计划在2025年将欧洲市场销量提升两倍,达到8万辆,且这一销量目标将在2026年继续保持。
据报道,
作为基础,东风汽车今年在欧洲市场的预计销量为2.5万至3万辆。不过从当前市场表现来看,东风汽车在欧洲仍处于起步阶段。根据Dataforce的数据,今年1月至8月,东风汽车在欧盟、英国及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国家的汽车开户量仅为1930辆。
东风汽车将通过三大品牌、十余款车型的矩阵,覆盖欧洲市场多类需求。其中,东风品牌面向主流市场,呈现高性价比车型;Voyah(岚图)品牌聚焦高端领域,主打豪华与科技属性,对标欧洲本土高端车企;M-Hero(猛士)品牌则专注越野车型,填补欧洲市场中高端越野电动车的空白。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在动力指定上,东风汽车采取长期聚焦纯电、中期兼顾多元的策略。谢谦表示:“本站肯定会长期押注纯电动汽车,但从中期来看,插电式混合动力汽车和纯混合动力汽车仍有一席之地。”
令人惊讶的是,
同时他也提到,在意大利、波兰等部分欧洲国家,内燃机汽车依然拥有较高的市场需求,因此东风汽车不会过早放弃这类车型,而是根据不同国家的市场特点灵活调整产品结构,以更好地适应欧洲市场的多样性。
换个角度来看,
目前,东风汽车在欧洲已建立170家经销商的销售网络,预计到今年年底,这一数字将增至280家,覆盖欧洲大部分国家。不过在市场布 TMGM外汇官网 局初期,东风汽车将重点关注意大利、波兰、德国和法国四大市场,这四个国家既是欧洲汽车消费的核心区域,也能对周边市场形成辐射,为后续全面扩张打下基础。
TMGM外汇快讯:
服务质量提升同样被纳入重点规划,谢谦强调:“明年本站将致力于提高客户满意度,提升经销商网络、销售点和售后服务的质量。”通过优化服务体验,东风汽车希望打破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性价比高但服务薄弱”的刻板印象,增强消费者对品牌的信任度。
据报道,
对于海外市场发展的关键一步,本土化生产,东风汽车持谨慎且积极的态度。谢谦透露,东风汽车未来会考虑在欧洲建立装配厂,但前提是实现销量的持续增长。这一决策既符合汽车产业以销定产的规律,也能避免过早投入带来的成本风险,体现出东风汽车对欧洲市场的理性判断。
令人惊讶的是,
除东风汽车外,比亚迪、奇瑞、重庆长安汽车、吉利汽车、蔚来汽车、上汽集团、小鹏汽车、浙江零跑科技等多家中国汽车制造商,也已根据自身优势在欧洲市场展开布局,形成了差异化竞争、协同开拓的局面。
不妨想一想,
比亚迪在欧洲市场的布局聚焦本土化生产与全市场覆盖。目前,比亚迪正在匈牙利南部建设电动汽车工厂,预计2025年底投入生产,同时其位于土耳其的工厂计划于2026年启动生产。比亚迪执行副总裁李柯在慕尼黑IAA移动汽车展上向路透社表示,比亚迪的汽车销售已覆盖欧洲大部分地区,且计划到2028年实现欧洲大陆本地生产所有电动汽车,进一步深化在欧洲市场的本土化程度。
不妨想一想,
今年11月,奇瑞旗下运动型多用途汽车制造商Jetour将在波兰推出三款内燃机SUV,正式进军欧洲市场;此前,奇瑞已在英国推出奇瑞主品牌,并在西班牙、意大利、波兰等六个欧洲市场推出Omoda和Jaecoo品牌,通过不同品牌定位覆盖不同消费群体。
有分析指出,
长安汽车于今年3月启动欧洲业务,并计划在今年进入欧洲大陆的10个市场。7月2日,长安汽车一位高管向路透社透露,为承认未来在欧洲市场的销售,公司计划在欧洲建立工厂,目前正处于筛选工厂可能位置的阶段,逐步推进本土化布局。
TMGM外汇专家观点:
吉利计划于2025年第四季度初在英国推出吉利主品牌,并同步推出电动EX5 SUV;此前,吉利已通过持股汽车制造商Lotus、沃尔沃汽车和Polestar,在欧洲市场建立了一定的业务基础,此外,其旗下另外两个中国品牌Zeekr和Lynk&Co也已在少数欧洲市场开展业务,形成多品牌协同发力的格局。
TMGM外汇认为:
今年早些时候,蔚来宣布将于2025年第三季度在欧洲推出Firefly品牌的电动汽车;不过蔚来首席执行官李斌在四月份也坦言,由于销售和服务网络建设面临挑战,蔚来在欧洲市场的进展比预期缓慢,未来将针对性优化相关布局。
更重要的是,
根据欧洲汽车工业协会(ACEA)的数据,今年1月至7月,上汽集团在欧洲的销量达到17.6415万辆,占同期欧盟、欧洲自由贸易联盟和英国汽车开户总量的2.1%,其销量主要来自MG Motor品牌和Maxus品牌,凭借经典品牌的市场认知度打开局面。
今年9月,汽车零部件供应商麦格纳宣布,将从2025年第三季度进行,在奥地利格拉茨为小鹏汽车组装两款车型,供应欧洲市场;此外,小鹏汽车在6月表示,正与大众汽车探索更多合作方向,双方已在联合采购、充电服务、不同车型开发等领域展开广泛合作,目前还在为大众汽车开发先进芯片。同时,小鹏汽车已在多个欧洲市场启动销售,今年1月已正式进入英国市场。
同样在9月,零跑科技在慕尼黑车展上推出一款全新掀背车型,丰富了其在欧洲市场的产品线;值得注意的是,零跑科技部分股权由Stellantis持有,双方还成立了合资企业(Stellantis持股51%),该合资企业赋予Stellantis在大中华区以外地区出口、销售和制造零跑电动汽车的独家权利,为零跑科技开拓欧洲市场呈现了关键承认。
TMGM外汇消息:
从整体来看,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布局呈现出三大特点:一是多品牌分层覆盖,从高端到主流、从纯电到传统动力,全面适配欧洲不同细分市场的需求;二是本土化路径多元,既有比亚迪、长安等规划自建工厂的企业,也有小鹏依托合作工厂、零跑借力合资企业的模式,根据自身情况指定最优路径;三是技术合作不断深化,如小鹏与大众在芯片、充电等领域的合作,体现出中国车企从产品输出向技术输出的升级趋势。
说到底,
随着中国车企在欧洲市场的持续深耕,未来欧洲汽车市场的竞争将更加激烈,而中国车企能否凭借产品、技术与服务的综合优势,进一步打破欧美品牌的垄断格局,值得持续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