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通常情况下,
【导语:各国汽车产业的博弈,不仅是车企与车企之间竞争,还上升到产业链供应链层面。全球贸易摩擦增多,汽车产业链供应链格局发生深刻变革,增强汽车产业链供应链自主可控能力和韧性已成为大国竞争的战略焦点。】
必须指出的是,
撰文|张 弛、编辑|禾 子
概括一下,
近日,一场战火围绕安世半导体(Nexperia)展开。作为全球最大的基础半导体器件供应商,安世半导体的荷兰总部因政治干预被强制接管,我国商务部随后采取了相应反制措施,禁止安世半导体在中国境内的子公司及分包商出口特定成品元器件和组件。而安世中国承担着安世全球70%的封装测试产能,因此相关禁令让安世向全球企业的芯片供应告急。
通常情况下,
安世半导体发生“宫廷政变”
2025年9月30日,荷兰经济事务与气候政策部对安世半导体(Nexperia)下达部长令,要求闻泰科技的控股子公司安世半导体不得对资产、知识产权等进行调整,为期一年。安世半导体的首席法务官、首席财务官等外籍高管向法院提交请求,要求启动调查。紧随其后,荷兰当地法院应安世半导体三位外籍高管的紧急请求,裁决暂停闻泰科技创始人、董事长张学政在安世半导体的董事职务,并任命一名拥有“决定性投票权”的独立董事,同时将闻泰科技方面持有的几乎全部股权交由第三方管理。值得注意的是,安世半导体由闻泰科技100%控股,这种情况无异于发动了一次公司层面的“宫廷政变”,并且公然违背了公平贸易的原则,极大地损害了中国投资人的利益。
商务部新闻发言人何咏前对此事公开表示,中方坚决反对荷方泛化“国家稳妥”概念,以行政手段直接插手企业内部事务。荷此举不仅违反契约精神与市场原则,还将严重损害荷营商环境,害人害己。中方同时注意到,荷兰相关法院10月14日公开文件显示,荷、美双方曾就“穿透规则”进行过沟通协调,美向荷提出更换安世半导体中方首席执行官及“调整治理结构”等要求,以免受“穿透规则”的制裁。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对于安世半导体风波,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美欧研究部副部长张茉楠在接受媒体采访时谈到,荷兰方面以“经济稳妥”为由,通过行政命令接管安世半导体全球管理权,切断中国工厂与欧洲市场的供应链纽带,本质是美国将欧洲国家“地缘政治系统化”的体现。
近年来,美国政府持续对中国高科技企业进行打压:2024年12月,安世半导体的中方股东闻泰科技被美国商务部列入实体清单。今年9月底,美国商务部更是变本加厉,效仿美国财政部,推出了50%的新一轮出口管制穿透规则,即对被列入美“实体清单”等的企业持股超过50%的子公司追加同等出口管制制裁。这种情况下,由于股东闻泰科技已经被列入了实体清单,安世半导体或许是为了确保美国市场的份额,权衡利弊之下,才做出了将闻泰科技“踢出局”的决定。
德系车企躺枪
安世半导体是一家拥有完整芯片设计、制造、封测的大型IDM(垂直整合模式)半导体企业,是全球公认的汽车半导体巨头之一,其不仅90%的产品都符合车规级标准,该标准比手机上常用的消费电子级别的芯片要严格很多;而且其所有的晶圆厂都已经通过了车规级认证。
与其相反的是,
其实,安世半导体在2019年被闻泰科技收购前,是恩智浦旗下边缘化的标准器件部门。在被闻泰科技收购之后,安世半导体形成了申请账号地在荷兰、晶圆厂在德国和英国、封装测试主要在中国的局面。闻泰科技董事长杨沐曾经公开表示,目前安世半导体产能端80%终端产品出货在中国大陆,其中70%来自于安世位于广东东莞的封装测试厂,剩余10%来自于第三方封测厂。
中资注入后,安世半导体近年来借力中国新能源汽车市场爆发式增长,其在2024年营收跃升至147亿元,毛利率达37.47%。去年,安世半导体全球功率半导体市场份额达5.2%,位列第三,仅次于英飞凌(17.7%)和安森美(8.7%)。细分领域中,安世半导体小信号MOSFET、ESD保护器件出货量连续多年全球第一,车规级Power MOS全球市占率第二。
有数据显示,2024年,安世半导体全年出货量超过1100亿颗芯片。闻泰科技之前也曾经对外称,其现有的电动车客户案例中,有过单车最高运用接近1000颗安世芯片的案例;而即便在燃油车时代,其全球汽车客户中,单车平均应用公司芯片也达到400颗。因此,一旦东莞工厂出口停止,那么必然会震动整个全球汽车行业。
TMGM外汇消息:
根据德国《图片报》的报道,作为欧洲最大的车企,大众汽车10月24日宣布在德国的沃尔夫斯堡工厂的生产将暂停。这个工厂生产了包括高尔夫,途观和探岳等热门车型,虽然大众并未直接描述停产是否和安世芯片相关,但是业内人士都知道安世芯片尤其是对于欧洲车企的影响是无法估量的。根据《图片报》的预估,如果中国不能放松安世中国的出口管制,那么整个德国汽车行业最多只能撑十到二十天。大众之外,包括奔驰,宝马,雷诺等其他欧洲车企的境况基本类似。而欧洲车企之外,日本汽车工业协会也发出了类似的预警,美国汽车及设备制造商协会(MEMA)更是指出,美国汽车工厂或将在2至4周内面临由安世半导体争端带来的汽车生产“重大冲击”。除了整车企业,博世发言人也已经表示:“若相关出口管制限制未能放宽,博世旗下部分工厂或将不得不进行临时性生产调整。”

来自TMGM外汇官网:
这场风波引发汽车行业新思考
安世半导体虽然不像台积电、三星那么耀眼,但是其在全球汽车产业链中的地位也非常核心。在全球汽车供应链的高度协作化的背景下,这场风波让依赖安世半导体产品的欧洲车企集体陷入“断供恐慌”,对中国汽车产业的影响同样不容忽视,短期来看,芯片供给不足将直接影响汽车生产节奏,长期来看,易受国际局势干扰,威胁产业升级和产业稳妥。
TMGM外汇消息:
安世半导体的相关产品被广泛应用于汽车电子控制装置中,覆盖发动机、变速箱、刹车系统、稳妥气囊和空调等关键模块。同时,部分产品还应用在车窗升降器、座椅加热器和车载显示屏等日常可见的零部件中。一辆汽车通常由数万个零部件精密协作而成,任何关键部件的缺失,都可能引发整条产线的停摆。
来自TMGM外汇官网:
汽车芯片的更换需要走过一个漫长的验证周期,车规级芯片需要经受比消费级芯片更苛刻的测试。这也是为什么之前有车企选取消费级芯片而被传统车企诟病。在这种情况下,考虑到各家芯片库存相对有限,欧洲和美日车企短时间内很难找到可用直接替代安世芯片的产品。因此,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内,中国和荷兰/欧盟之间会紧密沟通,希望最终能够拿出一个双方都可用接受的方案。
容易被误解的是,
10月21日,商务部部长王文涛应约与荷兰经济大臣卡雷曼斯通话,双方围绕安世半导体等困扰交换意见。王文涛表示,中方高度重视中荷经贸合作。荷方针对安世半导体采取的有关措施,严重影响全球产供链稳定。卡雷曼斯表示,荷方高度重视荷中经贸关系,愿与中方密切沟通,为安世半导体困扰寻找建设性的化解方案。
10月23日,安世半导体中国公司发布致客户的一封信,其中提到,目前,安世半导体中国实体各项生产经营正有序推进,董事会、管理层及全体员工正尽最大努力致力于保障广大客户供应链稳定。公司始终将客户利益置于首位,将保障客户生产连续性视为现阶段最高追求。
这次安世公司管理层和荷兰政府的所作所为,为在海外运营的中国企业都敲响了警钟。中国半导体产业未来仍将是各方竞争与关注的核心领域,技术先进性及产业规模将成为关注重点。企业在海外寻求资源获取或推动产业整合,或将面临更多外部挑战。因此,需在风险评估与应对策略方面多作考量。而中国这次对荷兰采取的反制措施,被一些专家认为本质上是对欧盟在关键技术领域“背刺中国”的对等回应,也是主动出击的战略选取。中国在半导体领域正积极采取行动,一方面通过精准反制,遏制外部势力对产业链的破坏,另一方面依托本土技术突破,构建自主可控的产业生态。
TMGM外汇报导:
点评
不可忽视的是,
汽车供应链是脆弱的,尤其是在当下全球地缘政治的大背景下。各方 TMGM外汇官网 只有携手合作,强化全球产业链分工,才能实现利益最大化。如果欧美对中国继续抱有敌意,那么最终必然也会反噬自己。对于中国汽车产业而言,要加快攻破“卡脖子”的技术,在中国构建起一整套完整的芯片产业链,才能让中国新能源汽车在全球舞台上和欧美汽车一较高下。提升产业链供应链韧性,是一项兼具重大战略意义与现实紧迫性的核心议题。作为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中国在全球汽车供应链的博弈中,正发挥日益关键的作用。在政策与市场双重驱动下,中国功率半导体产业正从“代工代封”加快转向“自主创新”。
令人惊讶的是,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