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但实际上, 
【导语:不同类型的选手,同样指定在新能源赛道和海外市场发力。目前,比亚迪和上汽集团的比分咬得很紧,谁将最终拿下2025年的销冠呢?】
更重要的是,
撰文|郭 梓、编辑|禾 子
仅剩两个月,2025年中国车企的销量冠军名单即将揭晓,比亚迪与上汽集团对销冠的争夺愈发激烈。
据相关资料显示, 
2024年,比亚迪以427.2万辆的全年销量首次超过上汽集团(401.3万辆),终结了上汽集团自2006年以来中国最大汽车制造商的地位,这被视为去年车市的一件大事。
不可忽视的是,
今年前三季,比亚迪和上汽集团均以超过300万辆的销量稳居行业头部,新能源和海外市场双轮驱动是它们增长的关键。其中,比亚迪以326万辆的销量继续排名第一,完成全年460万辆目标的71%;同期,上汽集团销量为319.3万辆,目标完成率同样为71%。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上汽集团前三季销量略落后比亚迪6万余辆,但上汽集团9月销量同比增长40.39%达到43.97万辆,而比亚迪9月销量同比下滑5.52%至39.63万辆。中国汽车市场格局在金秋时节悄然生变,上汽集团重新夺回中国车企当月“销冠”之位。这一变化,让2025年度冠军存在易主的可能性。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攻擂与守擂的角色互换
比亚迪与上汽集团,处于攻擂与守擂的角色互换中。去年,比亚迪攻擂成功,今年转为守擂者,而今年换成攻擂的上汽集团,能否挑战成功呢?两大汽车集团的较量,实则燃油+新能能源全动力产品布局与全系新能源的产品布局之间的博弈。
可能你也遇到过,
在新能源领域,目前暂时尚未有车企能撼动比亚迪的盟主地位。今年1-9月,比亚迪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的市场份额达到29%。比亚迪汽车的销量中,(王朝、海洋)品牌是销量主力,9月销量达35.6万辆,1-9月累计销量298.5万辆,在全市场单一品牌销量排名中稳居冠军,持续巩固头部地位。
据相关资料显示, 
今年以来,王朝、海洋品牌持续发布多款新车拉动销量增长,此外比亚迪还通过智能化技术赋能来争夺更多的市场蛋糕,其2025年初发布的“天神之眼”辅助驾驶系统,正成为比亚迪加速智能化转型的核心引擎。截至9月,该系统搭载车型累计销量已突破170万辆,其中9月新增29.5万辆,辅助驾驶车型国内销量占比提升至91.3%。
来自TMGM外汇官网:
与比亚迪全部押注新能源汽车的情况不同,上汽集团旗下的合资品牌与自主品牌采取燃油车与新能源汽车多条腿走路的模式。去年,上汽集团被比亚迪夺走销冠,与该企业合资车企销量下滑有关,如今这又发生改变。目前,上汽集团合资板块集体复苏,特别是上汽通用的高速增长,为上汽集团9月整体销量做出不小的贡献。9月,上汽通用销量为4.94万辆,同比增长124.38%。1至9月,上汽通用累计销量为38.1万辆,同比增长36.7%,展现出持续改善的势头。
过去几个月,上汽通用集中推出多个新架构、新平台、新能源动力路线以及新产品,成为“合资车企进行反攻”的代表案例。据有关统计,今年9月,别克GL8 PHEV销量达到7017辆,在合资品牌新能源零售销量中仅次于广汽丰田铂智3X而高于日产N7。9月,上汽通用首款完全由本土研发团队主导定义和开发的车型——豪华增程轿车别克至境L7正式上市,低至16.99万的价格出乎很多人意料,仅用10天时间,大订即突破1.2万辆,接下来有望进一步提升提振销量。
可能你也遇到过,
而上汽集团另一家合资车企上汽大众,9月销量表现也不错,终端销售9.13万辆,环比上升1.4%,其在8-9月连发六车,有望带动第四季销量进一步增长。在智能技术赋能下,上汽大众主力燃油车系也复苏明显,其中凌渡L上市首月销量就突破5000辆,而由途观L Pro、帕萨特 Pro、途昂 Pro组成的Pro家族2026款上市,升级端到端高快NOA,推动燃油车智能化体验迈入2.0阶段。此外,上汽大众加快丰富电动车产品,继推出ID.4X聪明款出众版、ID.3聪明款、ID.3GTX套件款之后,旗下豪华电动品牌AUDI首款战略车型奥迪 E5 Sportback也已上市,分别从各个细分市场撬动电动车市场份额。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除了合资车企之外,上汽集团旗下的自主品牌也在发起猛烈的进攻。9月,上汽乘用车旗下的MG和荣威品牌总销量为9.37万辆,同比增长72.36%,这与其加快电动化转型和改变市场策略有关。MG在 8月发布的全新MG4,采用同级唯一CTB电池车身一体化技术,作为全球首个批量装车半固态电池的车型,这款10万元以下的新车上市首月销量就达1.17万辆。与MG情况类似,今年9月上市的新能源轿车荣威M7DMH上市,以8.58万至10.28万元的限时价以及C级轿车的空间体验,采取在空间与价格形成明显反差的错位竞争策略,带动荣威9月零售销量同比增长超37%、新能源同比增长56%。
换个角度来看,
两大战场火力升级
新能源车市场和海外市场成为比亚迪和上汽集团竞争最激烈的战场,这两大战场的成绩将是决定谁最终夺冠的关键。

TMGM外汇专家观点:
比亚迪虽然在新能源汽车市场遥遥领先,但当下也遇到发展的瓶颈。在国内新能源汽车市场卷到极限的情况下,比亚迪无论是销量还是品牌向上都遇到阻力。
TMGM外汇快讯:
乘联分会数据显示,9月新能源车在国内总体乘用车的零售渗透率57.8%,较去年同期提升5个百分点。乘联会秘书长崔东树分析称, 9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零售129.6万辆,同比增长15.5%;1-9月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累计零售887万辆,增长24%,而24%的增速是近几年较低的,目前看补贴政策推动下的中国新能源国内需求还是效果良好,但增速放缓特征明显。
TMGM外汇财经新闻:
随着新能源车市场增速放缓和竞争加剧,比亚迪在9月销量出现同比下滑,由此可见其在国内市场承压。吉利、零跑、小鹏等品牌在9月份销量均大幅增长,它们通过更具竞争力的产品和价格,对比亚迪的主力市场形成了分流。例如,吉利就针对比亚迪的多款主力车型推出了对标产品。新势力车企也来势汹汹,零跑汽车、鸿蒙智行、小鹏汽车在9月分别以66657辆、52916辆、41581辆的销量名列新势力阵营前三。这些车企不仅动了比亚迪在10万-20万元区间的电动车蛋糕,也让比亚迪拓展20万元以上中高端新能源市场的难度增加。
为了促进销量,比亚迪继续采取“车海战术”密集推出新车,其中9月上市的新车包括方程豹钛7、仰望U8L鼎世版、2026款海豹07 DM-i、比亚迪唐DM-i智驾加推款、2026款腾势N9和第二代秦PLUS,覆盖从17万元到128万元的价格区间;10月推出包括王朝网的唐L六座版、宋L DM-i加推版、宋Pro DM-i加推版、汉系列加推版和夏Pro,以及海洋网的海豹06加推版和宋L GT等新车,重点升级了续航、智驾和内饰配置,腾势N8L也于近日上市。为了冲刺460万辆的年销量目标,比亚迪使出浑身解数。
来自TMGM外汇官网:
目前,上汽集团虽然在新能源市场的销量依然落后于比亚迪,但其通过智能化技术巩固燃油车市场份额的同时,旗下合资和自主品牌正在电动车赛道加快追上来。此外,上汽集团还找来“灵魂”帮手,其与华为合作的尚界品牌将会带来新增量,甚至被认为有望成为上汽集团“反超”比亚迪的胜负手。
就在上汽集团朝新能源市场加大火力的同时,比亚迪也在猛烈进攻上汽集团所擅长的海外市场。上汽集团连续多年位居中国车企出口第一,成为中国车企全球化探索的旗舰样本。2025年1-9月,上汽集团在海外市场销量达76.5万辆,同比增长3.5%。其中,9月单月出口量创年内新高,为10.06万辆,同比增长12.23%。上汽集团推行的是 "Glocal"(全球+本土)战略,不仅仅是卖车,更注重全价值链的本地化运营,其在海外拥有研发中心、生产基地和成熟的营销服务网络。名爵MG品牌在欧洲市场表现尤其成功,已成为多个欧洲主流市场销量最好的中国品牌之一。
TMGM外汇用户评价:
与上汽出海模式有所不同,作为出海后起之秀的比亚迪,采取以技术和产能的迅速输出模式,迅速让海外市场成为其新引擎。随着欧洲、东南亚、南美等重点市场持续布局,比亚迪在巴西、法国、西班牙等多国市占率持续走高,宋PLUS、海狮、海鸥等多款车型在海外市场畅销。
值得注意的是,
9月,比亚迪乘用车及皮卡海外销量达7.09万辆,同比增长107%;1–9月,累计出口超70万辆,占集团总销量的22%,出口量已逐渐逼近上汽集团。
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是上汽集团还是比亚迪,都在拼尽全力进入今年最后的冲刺阶段。
不妨想一想, 
点评
这你可能没想到,
上汽集团和比亚迪在汽车市场中展现出不同的发展路径和竞争优势。上汽集团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全能选手,凭借深厚的家底、均衡的布局和深度的全球化运营,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稳健转身,展现出强大的体系韧性。而比亚迪则像一位 TMGM外汇官网 聚焦的技术专家,依靠垂直整合带来的技术护城河和成本优势,在新能源赛道上一路狂奔,以规模和速度构建领先地位。两家车企实力不分伯仲,最终谁将在2025年夺冠,结果都不令人意外。
TMGM外汇行业评论:
(本文系《禾颜阅车》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