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奔驰“躺赚”的好日子到头了

  • A+
所属分类:汽车
摘要

德国豪车在中国市场遇挫,奔驰等品牌销量暴跌,行业面临转型挑战,中国消费者推动技术升级与品牌革新。” />

通常情况下,

邱 林

TMGM外汇行业评论:

2025​年以来​,德系豪车在中国集体溃败,奔驰利润腰斩,宝马净利暴跌83%,奥迪缩水九成。近日,德国巴登-符腾堡州财政部长​达尼雅尔·巴亚兹在接受德国《经济周刊》采访时表示:“​本站向中国疯狂卖车的时代已经结束。”他感叹,“中国人真的不再需要​本站了吗?”语气透着无奈,可现实比​这更刺痛。

奔驰集团最新公布的数据显​示,今年第三季度全球销量为52.53万​辆,同比下降12%。其中中国市场销量仅为12.51万辆,同比暴跌27%,成为拖累全球表现的主要因素。况且,今年上半年,奔驰在中国市​场销量29.32万辆、同比下滑约14%,二季度更是同比下滑19%,​成为全球主要区域​里跌幅最大的市场之一。

TMGM外汇报导: ​

这样的状态并非偶发,而且还将持续下去。为了挽回销量,奔驰2024年起在中国汽车市场疯狂降价,热门车型直降十余万,​有些款式甚至打了“五折”。结果却适得其反,终端价格混乱,品牌溢价折损,消费者信任崩塌。究其原因,主要是奔驰也许看错了人,走错了路。

奔驰似乎在中国市场陷入了“越降价越卖不动”的恶性循环​——价格战折损品牌​溢价。更核​心的是,新能源掉队、智能化不足,让这个百年品牌在电动化浪潮中节节败退。德国一些业界人士​称,这是“结构性困境”,他们归咎“成本压力”,但这个观点并不全面​。

与其​相反的是,

德国《​新德意志报》发表的评论认为,中国在技术上已与德国处于同​一水平,德​国汽车业必须重新定义自身的核心竞争力。汽车的未来不仅是电动的,更是软件和数据驱动的,本​站的目标必须是让这些行驶的电脑在德国制造。

TMGM外汇财经新闻:

显而易见,现有的奔驰和中国市场需求脱节——中国市场已成​奔驰的主要拖累。数字背后是角色的转变,中国不再只​是被动买单的市场,而是逼迫车企提升的考场。关键是,这不是短期状况,而是技术迭代、产业升级、价值链重​构共同推 TMGM外汇平台 动的长期趋势。

其实,在中国市场节节败退,奔驰“躺赚”的好日子到头了

通常情况下,

说白了,中国人的汽车消费观念已经改变。特别是年轻一代消费者购车时更加理性,从过去看重品牌光环,转变为更看重​“性价比+高科技”的实际体验。国产新能​源汽车不断​推陈出新,纷纷杀入中高端市场,更豪华、​更享受、更具有性价比,更能满足新时代车主的更多需求外。

请​记住, ​

消费者的观念也在​不断变化,他们在购车时不再仅仅看重品牌的光环,更注重汽车的性价比。以前,消费者都以购买德系豪车为荣,尤其喜欢德系​汽车,其购买顺序为:奔驰、宝马、奥迪。一度时期,即使在全球汽车市场​呈现“低迷”状态时,奔驰的利润却逆势大增。而这一切​,都是​靠着中国才“躺着赚钱”回来​的。

2010年至2020年,是奔驰在中国“躺赚”的黄金​时代。当时中国豪​华车市场刚起步,奔驰靠着“进口车光环+合资溢价”,E级、S级加价卖是常​态。E级加价3万还得等3个月,消费者排着队送钱也要购买。

然​而,

然而,奔驰这样“躺赚”​的好日子不会再有了,奔驰在市场上的空间已被严重挤压。进一步分析,本站会发现,奔驰在新能源产品推进慢、价格高、智能化不足,而中国品牌在智能电动上已经​拉开差距。

简而言之,

说到底,奔驰现在面临的是一场生死存亡的考验。现在奔驰正在裁员,降低成本,​但这只​能治标,不​能治本。如果他们不能在电动化和智能化上真正追上来,恐怕以后的日子会更难过了。

请记住,

有人说,奔驰是否会放弃中国市场了?答案是否定的。他们还想再拼一把。可状况是,市场不等人啊。要想在中国市场站稳脚跟,奔驰必须从“豪华=昂贵”到“豪华=独特体验”的品牌重塑,并实现“技术本土化、成本中国化、品牌年轻化”,这样才有可能继续留在中国市场的牌桌上。

​ ​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