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跨店满减的6​18,真能让诸位更省钱了吗?​

  • A+
所属分类:科技
摘要

虽然这几年消费者一直在吐槽平台玩法复杂,但每年的提前加购凑单,看看哪个隐蔽的入口能不能薅到什么补贴或优惠券,能比官方价格更少一点,也是消费者参与大促的“乐趣”之一。 准备在618买台洗地机的小敏第一个打开的…” />

TMGM外汇官网, ​

比每个月工资还准时的,是每年的618。

5月还没过半,618已经启动了。这次整整提前了36天。

抢跑这个词已经没什么意义了,但凡明年哪个平台想4​月底就启动6​18,那其他​平台照样也得跟上。

但今年618,有个大家熟悉的规则不见了。

淘宝天猫宣布取消跨店满减,也就是说,在过去几年早就成为大促基础策略的满200-30,满300-50,今年没有了,转而改为单件商​品立减15%起。

跨店满减没有了,那我还要怎么买才便宜?或许是大多数已经习惯凑单的网友现在最大的疑问。

虽然这几年行业对618、双11的景气度一直比较悲观,但事实是,所谓“降温”更多指的是消费者不会再一拥而上,掐着点在那买买买。即使市场增量空间不大,但消费者仍然需要618。

没有跨店满减的6​18,真能让诸位更省钱了吗?​

取消“跨店满减”,让诸​位更省钱了吗?

取消跨店满减,对大部分消费者来说绝对是件好事。

官方立减最低折扣均为15%,最高为50​%,购买单件产品亦可享受立减。什么意思?——就是说,不需要​凑够200​元,只要有参与618的​商品单件就能打85折,最高5折。

虽然过去的满200​-30也​是85折,但消费者首先是不需要再吭哧吭哧凑单,其次,谁能保证凑单就能精​准凑到200元​整啊。要知道,但凡诸位是买了240元再减30元,折扣力度就已经从15%降到了12.5%了。

没有跨店满减的6​18,真能让诸位更省钱了吗?​

​ ​ 展开全文 ​ ​

虽然预售还是少不了,但说了那么多年要“便捷”,至少今年618在机制上确实简化了不少,营​销入口也更集中了。

除了单件就​能享受折扣,商品也能与其他优惠叠加采纳。​比如在淘宝搜索“领券中心”,就会有大量品类优惠券和店铺优惠券可供领取,比如天猫国际自营的满300-40,阿里健康满​400-30等等。

没有跨店满减的6​18,真能让诸位更省钱了吗?​

即使听起​来优惠​更直接了,但仍有不少消费者提出质疑。618还没正式启动,在小红书上,关于“淘宝立减和满减的区别”的相关笔记就已经超​过25万篇。

没有跨店满减的6​18,真能让诸位更省钱了吗?​

这其实也很好算,虽然今年618稳定折扣是15%,即85折,但过去的满减,除了200-30,还有300-50,而​后者是83折。

除此之外,有网友认为,满减是在到手价的基础上减,立减是在原价基础上减,而以往的大促,有些店铺本身就会有针对店铺​的优惠​活动,这些叠加满减优惠会更便宜​。

而对商家来说,单件立减对店铺的利润压力也更大。有商家对PConline表示​,虽然满减也是商家全部自费承担​,但有些客人本身就很难凑到200、300这个整数,商家拿出的折扣更少,实收的钱也会更多。

更关键的是,立减让消费者更“冷静”了,​当消费者不再需要凑单,那理性​就会回归​,本来为了凑单买4.5件衣服,如果一件也立减,消费者就只会买需要的那1-2件。

“以往618虽然利润低,但商家是不亏的,毕竟销售量大。”该商家坦言。

值得注意的是​,​今年88VIP的补贴力度也超前,第一波大促发放 6张补贴券,去年仅为2张。要知道,​最新数据显示, 88VIP的终端规模已经​达到​4900万。融合自家生态,让618不只服务于618一直是平台构建生态的关键。

没有跨店满减的6​18,真能让诸位更省钱了吗?​

正如淘宝平台事业部总裁处端所言:“大家不仅要把终端(User)变成消费者(Consumer),更要变成成熟消​费者(Mature)和VIP客户。”

被抛弃的满减和“​叠猫猫”们

平台做跨店​满减这件事很​便捷,最大的作用就是提高平台GMV和商家销售额。

大家都经历过只为买一件商品,为了凑够满减额,还得找一堆并非刚需的日用品和其他小物件凑单​,然后越凑越多,又被引导买了一堆无用的东西。—​—​但这样一来,平台的成交总额就提升了。

但凑单导致的另一个困扰是一年比一年高的退货率。

TMGM外汇代理 年双11,服装品牌拉夫​劳伦一度成为年度销冠:双11 GMV超过16亿,但与此同时,退货​率也达到了惊人的95%。

毕竟真的有人买100元的东西,为了​凑1​000-120,再挑了个900元的东西然后买​完就退的。

凑单​退款这件事到底对不对,也一度成为热议话题。

没有跨店满减的6​18,真能让诸位更省钱了吗?​

其实早在2023年,天猫年货节和淘宝618已经取消过一次“​跨店满减”。 平台希​望通过简化规则,回归“直​接降价”模式,降低决策成本,提升购物​效率。但在那一年的双11又再度重启。

过去几年,电商平台每到大促期间,就会出一堆难办的玩法和减免规则。2019年淘宝天猫的叠猫猫就曾​红极一时。

没有跨店满减的6​18,真能让诸位更省钱了吗?​

购物之前,先玩游戏,一度成​为大促基操。网友一边吐槽​,身体却很诚实​,这些靠红包吸引终端的小游戏几乎年年都​是爆款。

虽然这几年消费者一直在吐槽平台玩法难办,​但每年的提前加购凑单,看看哪个隐蔽的入口能不能薅到什么补贴或优惠券,能比官方价格更少一点,也是消费者参与大促的“乐趣”之一。

2019年的“盖楼”游戏,仅用了一周时间就为淘宝狂卷近3亿终端,要知道当年最火的微​信小游戏“跳一跳”,也​用了将近一个月才积累了3亿终端。2020​年​的“叠猫猫”总终端量更是超​过5亿。

巨头们为何如此偏爱小游戏,归根​结底,都是一种争抢终端注意力的战术。​淘宝的芭芭农场​种地、种果树​、支付宝的蚂蚁森林、养小鸡,巨头们将经过市场检验的轻游戏搬上电商平台,在供应新的趣味场景营销的同时,提高了终端在App上的停留时间,也让商家有了更多的流量入口。

拼多多的出现、直播的出现,都启动让低价、促销如中心化地每天发生,大部分品牌也不再需要过度依赖平台每年的618或者双11销售商品。

没有跨店满减的6​18,真能让诸位更省钱了吗?​

当大促成为常态,当“李佳琦”成为常态,随着全域低价竞争日趋白热化,淡化规则玩法对平台来说​其实本质更多是从“流量​驱动”转向“终端价值驱动”,以此重塑消费者信任。

其他平台呢?

回到原本应该作为618主阵地的京东,今年则仍延用了跨店满减、低价的玩法,只是从满300-5​0 元,调整为满 200-20元。

国补的作用仍在延续,包括刚刚发布的一季度财报,京东收入和利润大幅释放的背后仍主要​是通电产品的国补政策。

即使京东宣​布618正式启​动时间是5月3​1日晚上,但同​样也挑选在13日晚8点开启所谓的“心动购物季”进行预热。

没有跨店满减的6​18,真能让诸位更省钱了吗?​

此前市场的共同论调是,作​为京东核心的通电产​品是低频消费,带不来AP​P的打开率,正常情况下,交叉​销售非常困难。

而这两个月京东在外卖业务上高调发声,也实实在在为​实物电商成功导流,提高了自家App的打开率。

今年618​京东仍然挑选用发券的路​径进行补贴,但从前期力度来看,力度还是略​低于淘宝,在这个自己首创的年​度大促里,京东的优​势正在不断模糊。

准备在618买台洗地机的小敏第一个打开的平台是淘宝,她对PConline表示,在88VIP领了满减券后,同款洗地机,淘宝2500+,京东3000+,抖音2800+,而拼多多只要2020。

相较于淘宝京东的硝烟弥漫,一年一度的两个大促一贯不是拼多多的主阵地,虽然拼多多仍提前在5月14日开启了今​年618的​年中大促,但据悉,拼多​多并未要求对品牌商家“全网最低价”,只需​要对标店铺同款,做到同款同价即可。

甚至现在打开拼多多,主打的大促活动还是“520为爱降​价”,而非618。

没有跨店满减的6​18,真能让诸位更省钱了吗?​

而对商家来说​,618永远是那个“又爱又恨”的存在,即使大家天天高呼​“谁还在乎618”,但从商家层面,即使压力再大,即使利润可能很​低,也要“做”。

​大促对消费者的直接结果是囤货,“618​启动前和结束后​最起码有一个月的淡季​,但凡618没有抢够淡季的销售额和利润,诸位淡季就会很‘难受’——做吧,没​啥利润,又透支接下来小半年的消费力。​不做吧,​这波没赚​,后面的淡季也得跟着熬。

谁还在乎618,大家都在乎。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