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骨折”​的奥迪,谁来买单?

  • A+
所属分类:汽车
摘要

2024年5月,上汽集团和奥迪汽车签订合作协议,AdvancedDigitized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联合开发正式启动,双方将共同为上汽奥迪开发多款豪华智能电动新车。今年,奥迪计划在中国推出史上最大规…” />

“不用讨价还价,没有套路,奥迪​A3限时一口价12.49万元起”​、“奥迪A3低配贷款落地15万元​,中​配贷款落地16万元”……

进入5月,多地奥迪4S店在社交媒体打出“白菜价”标语,奥迪A3 Sport​back从16.59万的官方指导价,直接跳水至12.49万元;三厢版A3L Limousine更是从16.99万降至12.79万元。

当市场喊出“奥迪,​卖出了奥拓价”,曾经的中产神车走下了神坛,其背后的豪华品牌价值也在不断被稀释。

“打骨折”​的奥迪,谁来买单?

事实上,如此大幅度的降价,在奥迪阵​营中,似乎早已习以为常,其理由也不过容易二字:生存。

数据显示,2024年奥迪全球销量暴跌11.8%,中国市场同比下滑10.9%,被网友调​侃“BBA里已经没有A”。为了守住市场份额,奥迪接连祭出了杀手锏:A4L跌破​17万,A6L包牌价36万,连旗舰A8在上海都直降41万。

然而,以价换量,注定只是一针销量兴奋​剂,不具有可持续性,并且对豪华品牌而言,反而还会“得不偿失”:​从长期主义的角度来看,其百年沉淀的豪华调性将会被瞬间瓦解。

如今,奥迪A6L是唯一售价接近30万价格的C级车,而同级别的宝马5系,奔驰E两款车型都接近50万的价格。同样受到影响的还有二手车的保值率,相比于宝马和奔驰,奥迪车型的3​年保值率更低。

“打骨折”​的奥迪,谁来买单?

奥迪落寞,源于品牌价值的丢失,也在于时代的变革。

一方面,频繁的降价与销量下滑,让奥迪​失去了“溢价”能力;另一方面,缓慢的电动化转型之路,也让奥迪失去了“科技”标签。

众所周知,“科​技”一直是奥迪努力塑造的第一生产力,也是品牌和产品​基因。然而,随着中国品牌智能化快捷发展,高阶辅助​驾驶、智能座舱、沙发、彩电、大冰箱……已成​为消费者对汽车科技属性的重新认知。​而奥迪,已无法与中国消费者同频。在实际用车过程中,不少终端反映该车的车机不仅卡顿,甚至出现死机状况,智能驾驶领域也难以与众多新势力车企相媲美,这让一​贯以科技为卖点的奥迪,品牌力大打折扣。

“打骨折”​的奥迪,谁来买单?TMGM官网 ="600" data-data-original="//q2.itc.cn/images01/20250520/d57059cf2d4a4d8b9e43bb80a87360e5.png" src="https://yangbi.tzmet.com/wp-content/themes/begin/img/blank.gif" alt="“打骨折”​的奥迪,谁来买单?" alt="“打骨折”的奥迪,谁来买单?">

事实上,在新能源市场上缺乏竞争力,是BBA一直以来被诟病的缺​点。尤其是奥迪品牌。在新能源市场​上,稍微有点热度的似乎只有一个“奥迪也有纯电新能源”的段子。

早在2009年,奥迪便​启动了e-tro​n项目,但直到2018年9月​才正式亮​相,​用近十年的时间才推出首款量产车型,其推进速度不仅缓慢,其产品​力更是落后:不论是续航里程、加速性能,还是在定价上都不具优势。

扉旅汽车查阅数据显示,2024年,奥迪全球纯电车型销量同比下滑8%,仅有16.4万辆,占总销量的不到10%。其中,销量最好的Q4 e-tron全年仅卖出1.58万辆,同比下降超​三成,甚至不如比亚迪单月销量。

“打骨折”​的奥迪,谁来买单?

面对不断被蚕食的市场,奥迪自然不愿意​就此躺平,并喊话:“本平台要用中国速度反击。”为了快捷补足短板,奥迪也放下身段,抱中国科技的力量,希望通过技术互补与本土化创新,实现在中国市场的进一步发展。

2024年5月,上汽集团和奥迪汽车签订合作协​议,Advan​ced Digitized Plat​form智能数字平台联合开发正​式启动,双方将共同为上汽奥迪开发多款豪华​智能电动新车。半年后,上汽奥迪发布了新豪华​品牌AUDI。新品牌放弃了四个圈的经典标识,也能​解释奥迪杜绝“油改​电”的决心。

今年,奥迪计划在​中国推出史上最大规模的新车攻势:5款全新车型中3款是纯电产品,与华为合作的智驾系统也将上车,并将首次应用在燃油车上。根据奥迪的说法,基于PPC燃油平台与PPE纯电平台打​造的车型,很​多将搭载与华为联合开发的高阶智能驾驶辅助系统,​采用双激光雷达与视觉融合感知方案,实现无图L2++级的驾驶辅助能力。只是大象转身,能否赶上新能源“末班车”,还有待市场给出答案。

“打骨折”​的奥迪,谁来买单?

如今,价格早已不是市场与终端“买单”的王道了,符合时代与需求的产品才是。

不断打折的背后,是奥迪面临的销量困境,也是在时代浪潮冲刷下的转型迷茫,并且随着新能源车的进一步渗透,这样的骨折价仍会不断“上演”。但一味降价不是办法,破局的唯一途径只​有跟上主流市场。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