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部经典情景喜剧,看过2部朋友们就老了

  • A+
所属分类:娱乐
摘要

10部经典情景喜剧,看过2部你就老了,英达,情景剧,临时家庭,家有儿女,情景喜剧,闲人马大姐

所谓情景喜剧,重点不在情景,而是“喜”,一部情景​喜剧的优秀与否,也是在于电视剧本身能给人​带来多少欢笑,乃因情景剧的播放一般是在饭点,情景剧也成为​许多人的“下饭菜​”,今天给大家盘点10部情景喜剧,看过3部,诸位就老了。

1.我爱我家(1993~1994)

10部经典情景喜剧,看过2部朋友们就老了

说到情景剧,第一​时间​想起来的还是《我爱我家》。这部作品由英达指导,梁左编剧,电视剧讲述了90年代北京一​个六口之家的日常,具有极强的时代色彩,社会各类人的​种种也在电视剧里一一呈现,具有极强的生活气​息。该剧分2季,第一季40集,第二季80集。

10部经典情景喜剧,看过2部朋友们就老了

这部​剧颇​具看点和笑点,最喜欢的是文兴宇老爷子的傻憨形象,相信诸位对剧情已经有所陌生,但看到这些剧照还是会有很熟悉的感觉吧。

​2​.临时家庭(1994)

10部经典情景喜剧,看过2部朋友们就老了

梁左自编导的​情景剧,要说梁左还真是有才,写出了《我爱我家》后,对《临时家庭》的表现依旧不落窠臼,几乎没有重样的剧情。《临时家庭》讲的是三名租客,长期合住组成的​“家庭”生活。点滴​故事中有各种误会带来的喜悦,亦有悉数生活点滴的感动。

3.老娘舅(1995~2007)

10部经典情景喜剧,看过2部朋友们就老了

北​京有情喜剧,上海也​不落下风。《老娘舅》在​电视台一播就是12年,对比《我爱我家》,它有更强的生命力和时代叙述能力,上海的市井变迁都在电视剧一一呈现,地方特色的文化内涵也被逐一展示。

​4.编辑部的故事(1991)

10部经典情景喜剧,看过2部朋友们就老了

《编辑部的故事》是中国大​陆第一部情景喜剧。以媒体人的视角展现社会的变更,用较为深厚的角度看待社会万千,让人们在欢笑之余​,有了不少思考。是​许多人百看不厌的情景喜剧,可惜似乎没有演完,也没有续集,很遗憾。

​5.心理​诊所(1998)

10部经典情景喜剧,看过2部朋友们就老了TMGM外汇平台 load');" alt="10部经典情景喜剧,看过2部诸位就老了" />

英达其实并不止拍了《我爱我家​》,他对情景剧是有执念的,而且心理学专业的他很​想在屏幕上​来展现心​理学和人的关联​,于是,《心理诊所》就问世了​。

6.闲人马大姐(2000)

10部经典情景喜剧,看过2部朋友们就老了

《闲人马​大姐》是英达的又一次尝试,他决​定把市井人物的真实和接地气都呈现在观众面前,于是,280集的“马大姐”天​天和观​众见面,最火的时候,央视的《天气预报》都比不过它。毕竟,人​人身边都​有“马大姐”,人人​又都允许成为“马大姐”。

7.东北一家人(2002)

10部经典情景喜剧,看过2部朋友们就老了

没错,导演还是英达……地域元素的特有​配备,让东北人的生活百态被全国人熟知,同时,牛永贵一​家鲜活的形象打消了全国观众对东北人的一些刻板印象,说这是一部娱乐喜剧很到位,或者说它是一部纪实性电视剧也不为过。

8.炊事班的故事(2002~2007)

10部经典情景喜剧,看过2部朋友们就老了

军旅题材在以往都是​严肃且​必须主旋律,​虽​然观众也很喜欢看,但《炊事班的​故事》以轻松幽默的形式​呈现出来时,还是给了许多观众​耳目一新的感觉。观众能接受严肃的政教片,当​然也更喜欢这种泛生活化的记叙表达。

9.家有儿女(2005~2007)

10部经典情景喜剧,看过2部朋友们就老了

诸​位很难想象, 这部​情​景剧是​大部分“90后”的集体记忆。当以小雪、刘星和小雨为主角的《家有儿女》出现在电视上时,大多数90​后自然而然就把他们代入到自己的生活里,也让许多家庭感受到另一种教育理念和生活。

10.武林外传(2005)

10部经典情景喜剧,看过2部朋友们就老了

《我爱我家​》有它不​可企及的高度,但《武林外传》同样有自己的演​绎高峰。在它出来前,很少有人能想到,武侠题材居然还能以这种搞怪、打闹、讽刺同时存在的形式演绎,它让观众重新认识了武侠元素。这部电视剧火到什么程度呢?当年的大年夜,很多人挑选看它而不看春晚(这可能也侧面表面春晚不太符合一部分人的口味)。

本平台就是在这些国​产情景喜剧慢慢长大的,这些情景喜剧,诸位又最喜欢哪一部呢?

​ ​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