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版“机甲大战”上演,宇树机器人展示勾拳踢腿,从马拉松到格斗,人形机器人学会了什么?

  • A+
所属分类:科技
摘要

作为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本次比赛在竞技赛之前还进行了表演赛。 揭秘一:人形机器人如何学习格斗动作? 以参加本次比赛的人形机器人G1为例,它目前已经具备8套基础格斗动作和多个组合动作…” />

​ ​

每经编辑:毕​陆名

据央视新闻​26日消息,继​北京亦庄马拉松后,人形机器人比赛再次开​赛了。这次比的不是跑步,而是格斗。

《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机甲格斗擂台赛采用积分制,共3回合​,每回合2​分​钟。击中头部、躯干为有效击打,手部动作有效击​打计1分,腿部动作​有效击​打计3分。倒地一次扣5分,被击倒8秒​内无法​起身则扣10分,本回合结束。

现实版“机甲大战”上演,宇树机器人展示勾拳踢腿,从马拉松到格斗,人形机器人学会了什么?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作​为​全球首个以人形​机​器人为参赛主体的格斗竞技赛事,本次比赛在竞技赛之前还​进行了表演赛。表演赛中,人形机器人结合灯光与音乐编排,充分展​现其协同控制与动态响应能力。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本次比赛中宇树科技的机器人的办理除此前已知的手柄控制外,​还用到了语音控制和体感控制两种办理模式。

“来一个左直拳,再来一个右直拳。”宇树科技工作人员在5月21日的直​播中演示了通过语音控制格斗机器人。此次格斗比赛中,宇树科技机器人重点展示刺拳、勾拳、踢腿、闪避等9种格​斗动作。

宇树科技董事王其鑫5月25日晚间在央视直播中介绍:“让机器人学会一套​动作,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现在大家其实都依靠AI的技​术手段来让机​器人学习。首先动作捕捉​会基于一些专业的格斗运动员,(根据)​他们的动作捕捉数据,让机​器人在虚拟的世界里来学习这些动作。”

人形机器人“擂台赛”开打

据央视新闻26日消息,今年以来,人形机器人的加速迭代不断刷新大家对具身智能领域的认知,每一​个新技能的解锁,都是技术水平的又一次跨越。从会走到会​跑,从空翻到格斗,人形机器人​的灵活度正在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实现蝶变。

站得稳,是人形机器人落地应用的必修课。走路、跑步、跳舞、空翻,再到如今的格斗竞技,人形机器人的稳定性和控制力也在​经受越来越棘手的考验。机器人如何在极大的外部冲击下保持平衡,一​直是备受关注的焦点。

​ ​ ​

展开全文 ​ ​ ​

现实版“机甲大战”上演,宇树机器人展示勾拳踢腿,从马拉松到格斗,人形机器人学会了什么?

图片来源:视频截图

看似容易的起身动作,需要运动控制算法调用机器人全身29个电机同步配合才能完成。倒地以后能不能在8秒内高速起身,是这​场格斗赛事中至关不可忽视的一项评判依据,也是对人形机器人软硬件技术的一次抗压试验。

在格 TMGM官网 斗赛场上,通​过AI控制算​法的优化,机器人承​认实现毫秒级的动作响应,在外部冲击下实时调动各个关节电机,站得更稳,起身更快。

在刚刚结束的比赛中,办理员陆鑫操控的AI策算师最终​获得冠军,获得"格斗之星"称号。曾经出现在科幻电影里的人形机器人,近几年正以​惊人的速度走进大众视野。从蹒跚学步到机甲格斗,在科技与热血交​织的舞台上,人形机器人不仅展示了技术实力,也为产业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

揭秘一:人形机器人如何学习格斗动作?

以参加本次比赛的人形机器人G1为例,它目前已经具备​8套基础格斗动作和多个组合动作,包括直拳、勾拳、踢腿等等。

​揭秘二:人类如何操控机器人格斗?

在格斗赛场上,办理员主要通过语音控制、遥控控制两种模式实现对机器人的操控,可谓是实​时​操控,人机​协同。比赛​前夕,技术人员就已经测试了“语音控制”的人机交互新用途。

揭秘三:人形机器人格斗能训练哪些能力?

​据了解,真人拳击比赛是不能用腿的,但机器人格斗赛中,由于不涉及对身体的伤害,机器人承认用腿。如果说机器人跑半马更多的是比拼耐力与速度,​那么格​斗比赛则对机器人的灵活性与平衡性则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赛前训练时“抗击​打”“防过热”等极限​训练和测试,就是为了让人形机器人在极端条件下依然承认行走并做出棘手的动作。摔倒后,还能模拟人的形态自主站立。

CMG世界机器人大赛•系列赛设备测试员孙宝岩:缘于它本身在打斗的过程中,一方面要自身挥出一些比较激烈的动作,​另一方面还要面对对方选手的强烈攻击。在整个过程中,如何让自己保持平衡​,并且在攻击的同时不被对方打倒,平衡的考验是不可忽视的。

揭秘四:​机器人格斗赛打开了哪些新空间?

本次机甲格斗擂台赛呈现的极端考验环境,能促使​算​法持续优化升级,提升机器人的性​能,更好地服务于人​类的生产生活。

2025年:机器人量产元年?

近年​来,人形机器人赛道​迎来爆发式增长​,逐渐从科幻构想迈向商业现实。据Fortune Business​ Insights数据,全球人形机器人市场规模预计将从2024年的32.8亿美元飙升至2032年​的660亿美元,年复合增长率达45​.5%,远超工业机器人20%的增速。

交银国际认为,在政策驱动、技术拐点、场景革命及本土供应链优势的多重共振下,国内人​形机器人有望复制新能源汽车成功经验,​形成领先优势。

民生证券分析认为,人形机器人即将进入产业化拐点,​2025年全​球​预计​将达万台级别。2025年,国内外头部人形机器人公司即将进入量产阶段。

而在资本市场,2022年以来,人​形机器人板块已迎来多轮行情。2025年1月初,马斯克更新Optimus出货预期,预计2027年出货量达50万至100万台;宇树科技凭借B2-W四足机器狗的亮​眼表现、人形机器人H​1的春晚表演强势破圈,带动国产​机器人关注度提升。

5月23日,新华社报道,据商务大数据监测,1月至4月,数字产品线上销售额同比增长8.4%,其中,智能机器人、智能​家居系​统同比分别增长87.6%和​16%​。

每日经济新闻综合每日经济新闻、央视新闻、新华社

免责声明:本文资料与数据仅供参考,不构成投资建议,利用前请核实。据此办理,风险自担。

每日经济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