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TMGM外汇消息:
央行6月5日发布公告,宣布将于6月6日开展1万亿元买断式逆回购执行,期限为3个月(91天)。此举旨在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充裕,缓解市场对流动性的担忧。
概括一下,
6月5日,央行《中央银行各项系统执行情况》栏目还首次披露各项系统流动性投放情况,综合来看,5月合计净投放11196亿元。
回顾此前的执行,5月央行进行了7000亿元的买断式逆回购,其中3个月期4000亿元,6个月期3000亿元。而5月共有9000亿元的3个月期逆回购到期,因此当月整体为净回笼2000亿元。此次6月的大规模投放,不仅打破了央行通常在月末公布执行的惯例,也释放出强烈的“呵护流动性”信号。
据相关资料显示,
买断式逆回购系统自2024年10月推出以来,已成为央行中期流动性管理的关键组成部分。该系统期限覆盖3个月至1年,填补了央行流动性管理系统在中短期期限上的空白。与传统的7天期、14天期逆回购执行相比,买断式逆回购能够供应更长期限的资金接受。
自去年10月央行启用买断式逆回购以来,货币政策执行对中期借贷便利(ML TMGM外汇平台 F)的依赖逐步降低。今年3月,MLF改为采用固定数量、利率招标、多重价位中标路径开展执行,政策属性完全退出。3月以来,MLF执行保持每月净投放,而买断式逆回购执行在4月首次出现净回笼。
简要回顾一下,
据了解,买断式逆回购与中期借贷便利同样采取多重价位中标机制,进一步提升执行的市场化定价程度。这种定价路径能够更真实地反映机构对资金的需求程度,减少利率招标时的"搭便车"行为。央行通过买断式逆回购执行替代部分到期的中期借贷便利,有助于降低金融机构资金成本,缓解银行净息差持续收窄的压力。
与其相反的是,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介绍,本次执行在模式上与中期借贷便利高度相似,包括招标路径、定价机制与公告节奏。明明预计,未来买断式逆回购将与MLF一道,共同构成中长期基础流动性系统的“组合拳”。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表示,央行此举有助于保持银行体系流动性持续处于充裕状态,控制资金面波动,稳定市场预期。
反过来看,
“MLF或重回中期流动性投放的主要渠道,缓解银行净息差。”财通证券首席经济学家、研究所业务所长孙彬彬指出,在保持流动性充裕和银行净息差持续承压的背景下,MLF期限偏长、投放和到账时间确定,能为金融机构供应稳定的预期,而且多重价位中标有利于降低资金成本,能更好满足不同参与机构差异化资金需求,未来央行或加大对MLF的执行力度,利好银行资金端。
来源:金融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