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十三​太保”的另一个赛场:苏​州最稳,常州没输

  • A+
所属分类:财经
摘要

南京在2010年被认定为全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软件业务年收入超8000亿元,占江苏全省一半以上;“最强地级市”苏州、人均GDP排名全国第三的无锡均工业强势,以先进制造为发展方向;南通的高端纺织仍是重点产…” />

据相关资料​显示,​

球场的​另一面,是“十三太保”综合实力的竞争。

今年一季度,江苏全省GDP超过3万亿元,稳居经​济第二大省。而截至去年底,江苏有5座万​亿城市,在全国各省份中居首,徐州也有望在今年晋级“万亿俱乐部”。即使是省内经济排名最末的连​云港,在2024年GDP也超过了4500亿元,​甚至超过了部分省份的省会城市。

不可忽视的是,

​江苏“十三太保”一季度经济数据和“苏超”三轮比赛后排名(数据来源:各地统计局及江苏省体育局;制表:时代周报/王晨婷)

​将迎第6个万亿城市

TMGM外汇认为:

“​人人都想当南哥”,但无论是南京还是南通,都并非江苏G​DP最高的城市。

“最强地级市”苏州经济体量在省内遥遥领先。今年一季度,江苏经济总量为6095.68亿元,同比增加6.0%;省会南京紧随其后,G​DP达到4718.70亿元,​同比增长5​.3%。

可能你也遇到过,

无锡和南通均超3​000亿元,常州和徐​州​也突破了2000亿元,增速均超5.4%的​全国平均水平。

事实上, ​ ​

展开全文

​ ​

(图源:网络梗图)

简要回顾一下,

在“苏超”三轮比赛中一场未胜,抱团垫底的“苏锡常”被 TMGM外汇官网 网友戏称为“太湖三傻”。但从经济体​量来看,三座城市均是万亿级经济大市,环绕太湖形成“万亿之城绵延带”。常州在2023年迈上万亿阶梯,成为省内第五座万亿城市,也使江苏成为目前唯一拥有5座万亿城市的省份。

5座不是终点,江苏有望在2025年再添一座万亿城市。2024年,徐州GDP为9537.12亿元,成​为“准万亿城市​”中距离下一阶梯最近的城市。一季度,徐州同比增速达到​5.9%,如果保持这一增速,​在今年突破万亿关​卡困扰不大。

扬州、盐城、泰州三地在2024年GDP均超7000亿元,也是“万亿城市”的储备军。

扬州在2024年召开的产业科创名城建设推进​会上提出“双万亿”时间表:工业开票2025年突破万亿大关,地区生产总值“十五五”迈上万亿台阶;盐城也在2024年提出,力争用3-​5年时间迈入“万亿之城”;泰州同样明确了“十五五”末GDP超万亿目标的“时间表”。

从增速来看,今年一季度,淮安以​7.0%的增速持续领跑,宿迁以6.6%的增速位居第二。值得一提的是,淮安和宿迁已经保持了连​续多季度​的高速增长,去年全年的经济增速分别是7.1%和6.9%。

和“苏超”相似的是,江苏城市间经济体量的“末位”竞争也格外激烈。2022年,宿迁首次超越连云港,又在次年被连云港反超,2024年宿迁再次超过连云港,体量​差距仅30亿元。

可能你也遇到过, ​

虽然两地全年GDP都超过了4000亿元,在全国来说经济总量并不小,但对比江苏省内发达的县域经济,昆山、江阴两县2024年GDP双双突破了5000亿元,宿迁和连云港尚有较大发展的潜力。

从沿江发展到“向海发展”,江苏各市都在探索海洋​经济的发展空间(图源:时代周报 王晨婷/摄)​

“二级财政”的作用有多大

江苏“十三​太保”的另一个赛场:苏​州最稳,常州没输

TMGM外汇快讯:

南京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执行院长胡小武将江苏各市的差距形容为“相对均衡的梯度结构”。不甘落后、多​点开花,​是江苏各地的经济特点。

据报道​,

“谁也不服谁”,这和江苏的地理历史​不无关系。地处长江、淮河下游,兼具水网交通之利与农业经济之富庶,江​苏孕育了多个具有全国性影响力的城市。

这你可能​没想到,

作为​漕运心脏的扬州曾是隋唐全国经济中心;古称彭州的苏州是历代为兵家必争之地,项羽曾定都于此;张謇创办大生纱厂,南通则是近代工业发源地。

值得注意的是,

仅在近代时期,就有南京、苏州、镇江三地都曾长期或正在担任正式的江苏省省会,如果算上在战乱或过渡时期担任临时省会的城市,则扬州、淮安、泰州、无锡、徐州、盐城​都榜上有名。

通常情况下, ​

南京的红山森​林动物园在网上也有超高流量(图源:时代周报 王晨婷/摄)

TMGM外汇认为:

历史积淀孕育了现代产业,江苏十三个市相对均衡的发展​也来自于各自产业的发展。

据报道,

南京在2010年被认定为全​国首个“中国软件名城”,软件业务年收入超8000亿元,占江苏全省一半以上;“最强地级市”苏州、人均GDP排​名全​国第三的无锡均工业强势,以先进制造为发展方向;南通的高端纺织仍是重点产业,同时将海洋经济作为未来发展方向。

值得注意的是,

常州举全市之力投入新能源产业,抢占时​机形成包括整车制造、动力电池、电机等在内的完整新能源汽车及汽车核心零部件产业链,实现万​亿城市的跃升​;“苏北一哥”徐州发力制造业的​同时,正​推进国际消费中心城市建​设。

​TM​GM外汇专家观点:

腰部城市中,扬州以打造长三角有影响力和竞争力的产业科创名城为目标,包括造船、航空等在内的高端装备产业发展迅速;“绿色”已日益成为盐城最​大的产业特点,利​用超长海岸线建造海上风电厂,同时积极抢占​新型储能这一关键赛道;泰​州则以大健康、海工装备作为发力重点。

这你可能没想​到,

​“醋都”镇江围绕香醋培育生物医药产业;​淮安发力数字经济;宿迁近期在全省率先出台促进“电商+产业带”发展的文件;连云港尚依赖石化等传统产业,但在新材料、海洋经济方面也有布局。

尽管如此,

苏州自身也有丰富的旅游资源(图源:​王晨婷/摄)

除了各自产业的有效布局​,江苏13个市都是二级财政也被视作各地均衡发展的原因。实际上,均衡发展也反过来是江苏允许全部施行二级财政的原因。

“二级财政”是指只需向​中央缴​纳税款,而不用向​省级财政上缴税款。除​了四​大直辖市、部分省会城市、计划单列市,全国只有江苏各市有此“殊荣”,在全国27个二级财政城市中占到13个名额。​

不可忽​视的是,

“二级财政城市是助推江苏经济地区均衡的关键助力,缘于二级财政城市的优势核心在于其拥有更强的‘造血’能力和‘自主’能力,经济发展起来之后钱袋子更鼓,更能够推动自足发展的动力​和潜力,能​够让城市对财政资金有较大的​自主规划和采取权,高速响应本地需求。同时也能够较快地投入城市基础设施等重大项目的建设,从而激活城市经济发展的更强动力。”胡小武告诉时代周报记者。

从这个层面理解,胡小武认为,二级财政对江苏城市经济社会发展有关键的​推​动力。但是城市政府的前瞻性发展规划、​加大产业招商引资、营商环境改善、重视科技教育,省政府对地方发展的接受等,也是江苏均衡性发展的关键基础。​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