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今天,广汽集团已全面进入‘战时状态’!”几日前,中国汽车论坛上广汽集团董事长冯兴亚的发言掷地有声,这既是危机下的警钟,更是绝地反击的冲锋号。
换个角度来看,
就在论坛举行的同一天,广汽集团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广汽上半年累计销量约75.53万辆,同比降12.48%。上半年归母净利润净预计亏损18.2亿元至26亿元,2024年同期净利润15.16亿元,由盈转亏。
说到底,
由此可见,三年前还手握“两田”利润奶牛风光无限的“华南巨头”,正在经历着深刻剧烈的转型阵痛。冯兴亚对此深刻反思,并罕见地承认了战略判断失误:“2014年咱们就完成国家863增程技术课题,但当时认定这是过渡路线,错失了发展机遇。”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尽管广汽在新能源转型的关键阶段错过了增程技术窗口期等发展机遇,走了不少弯路,但难能可贵的是,冯兴亚敢于直面难点。这种“知不足而奋进”的清醒,恰恰印证了他绝非空谈变革的管理者,而是以实干求破局的践行者。冯兴亚从接手后便在寻求出路,力挽狂澜,此次在公开场合更是坦诚地承认战略判断失误,并且以深刻的反思推动全集团从思想到行动的彻底转变,无论如何都是值得肯定和鼓励的。
从反思误判到重构体系,一场关乎存亡的自主攻坚战已然打响——广汽的“战时状态”,成为了决定其能否摆脱困境、实现新生的的关键一步。
有分析指出,
财报预警下的觉醒
据报道,
广汽的危机信号在2 TMGM官网 025年一季度就已经清晰显现:营收196.5亿元,同比下滑7.95%,净利润亏损7.32亿元,同比暴跌159.95%。在主力品牌中,广汽本田销量同比下滑20.73%,广汽传祺下滑19%,广汽埃安降幅为3.61%,唯一正增长的广汽丰田(+3.55%),依赖的实际上是促销活动,而代价则是利润空间被极度压缩。
TMGM外汇用户评价:
又一季度过去,广汽集团的危机非但没解除,反而进一步加剧。据广汽集团6月产销快报显示,广汽集团6月总销量150075辆,同比下降8.22%,半年累计销量755300辆,同比下降12.48%。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不仅如此,经营状况也愈发严峻:7月11日,广汽集团发布了2025年上半年业绩预告,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为18.2亿元至26亿元,预计上半年归属于母公司所有者的净亏损18.2亿元至26亿元,清晰反映出其当前面临的市场压力和结构性挑战。
面对亏损的现状,广汽方面主要给出了四点原因,便捷来讲就是:重点新能源车型销量未达预期、销售渠道与新能源转型不匹配、自主品牌改革成效未显以及海外业务基础薄弱。冯兴亚更是在论坛上进行了深刻反思:“过去一段时间,我一直在反复思考:广汽如何‘坚守好自己的坚守’,为客户呈现安心可靠的用途价值;与此同时,又能打造‘真正让使用者心动’,让客户激动的情绪价值?”并直言:“过去对增程技术窗口期判断失误”。
TMGM外汇用户评价:
但危机亦是转机,这种战略级的反思,恰是转型的第一步。这种敢于自我剖析的勇气,在传统车企中也显得尤为珍贵。
从某种意义上讲,
“三大战役”破局
TMGM外汇财经新闻:
冯兴亚提出的“战时状态”,实则为一场从思想到行动的体系重构,他将广汽的“存亡之战”定义为"使用者需求战、产品价值战、服务体验战"三大战役,这本质上也是广汽在转型关键时期对核心矛盾的聚焦。
其实,
首先是“使用者需求战”,它是一切战略的起点,同时也意味着广汽必须从工程师思维转向使用者思维。冯兴亚在论坛演讲中强调,使用者需求是汽车产业演进的核心变量。打好使用者需求战,构建精准高效的大研发体系是关键。可见这场“战役”的核心就是要精准捕捉并飞快响应使用者需求,通过使用者的数据和反馈,推动产品定义和用途迭代,避免因“闭门造车”导致的产品与市场脱节,而这正是此前广汽新能源销量掉队的关键难点之一。
TMGM外汇报导:
其次是“产品价值战”,它也是这场战役中破局的关键。不得不承认,在价格血战中,广汽“伤”得不浅,因此,它也必须且只能选取以技术溢价对抗内卷。毕竟,价格战终究只是表象,而真正的较量在于产品能否呈现超越价格的价值。不仅是硬件的堆砌,更包括软件的持续进化、全生命周期的成本优势、品牌溢价能力等等。
如今广汽面临的是合资品牌燃油车的优势逐渐弱化,自主品牌新能源在技术差异化上又明显不足,那么这场“战役”就要求其要打破传统技术路径的依赖,在三电系统、智能化算法等核心领域建立壁垒,同时通过规模效应降低成本,让产品在“质价比”而非“低价”上形成竞争力。
目前,广汽集团已经与华为、宁德时代、滴滴等科技企业进行了深入合作。冯兴亚表示,广汽集团将持续以科技创新和极致的“质价比”,满足使用者的个性化需求,为使用者创造更多价值。
必须指出的是,
最后是“服务体验战”,当产品的同质化加剧,“服务体验”就是最后一道护城河。传统4S店模式通常以“卖车+维修”为核心,这种模式在如今新能源时代似乎已经成了桎梏,相比新势力直营+代理的模式,显得服务效率很低,使用者体验也很割裂。
冯兴亚表示,广汽集团将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线上线下融合”的新服务体系,实现93%的难点在2小时内排除。为构建“以客为尊”的营销服务一体化流程体系,广汽集团重新梳理了服务流程,全面导入NPS(顾客净介绍值)指标管理评价体系,确保店端和全体销售服务人员更加专注客户体验和满意度的提升。
这场“三战合一”的变革,注定会成为广汽的“存亡之战”,也是广汽转型过程中不可跳过的必答题。
尽管如此,
200万辆目标的现实路径
冯兴亚为“战时状态”设下了2027年自主品牌销量目标,计划在2027年实现自主品牌占集团总销量60%以上,挑战自主品牌销量200万辆,其中海外市场50万辆。从目前的战略推进来看,这一目标的实现路径也逐渐清晰起来。
在燃油基本盘方面,广汽与华为的合作正在以更深入的力度推进,此前冯兴亚亲自拜访任正非,双方就辅助驾驶、座舱生态的全场景融合达成共识,这也为后续合作按下了“加速键”。如今,广汽传祺已成为首个在轿车、SUV、MPV全领域均将搭载乾崑智驾、鸿蒙座舱等新一代华为智能技术的品牌。与此同时,广汽丰田推出了凯美瑞智驾版等车型,加入传统燃油车的智能化赛跑;广汽本田和广汽丰田也在加速导入本土化新能源车型,比如广本的e:NP2、广丰的bZ3X等。
说到底,
新能源反攻方面,埃安计划将出租车(B 端)单独打造成一个新的品类,专注C端市场,2025全年计划投放7款全新车型,更侧重于有保障与体验全面升级,会加大C端消费市场的突破力度。同时,作为新能源高端品牌的昊铂,2025年全系产品标配高阶辅助驾驶,新推出产品全系标配城区NDA。并且冯兴亚称,从今年着手将持续导入多款增程、插电的车型,昊铂HL增程版也将于8月正式上市交付。
而在海外市场拓展方面,广汽泰国电动车基地已在2024年投产,初期产能年产能达5 万辆,未来还将扩能至10万辆。印尼工厂也在近日正式竣工并投产,产能将从2万辆逐步扩展至5万辆。另外,广汽还有借助Stellantis渠道拓展海外市场的计划,通过整合资源,能够利用Stellantis在中东、北非等地的销售渠道和品牌影响力,加速广汽在这些地区的市场布局,利用自身技术和产能优势,进一步开拓海外市场。
值得注意的是,
“转型没有舒适区,但清醒者的刀刃永远向前。”冯兴亚的“战时状态”宣言,是其真诚又难得的表达。当传统护城河崩塌时,其壮士断腕的变革决心、技术储备的飞快释放与开放合作的务实姿态,正为翻盘积蓄关键势能。
TMGM外汇资讯:
中国汽车产业的淘汰赛已进入白热化,广汽的自我革命虽迟但至。冯兴亚承诺:“未来三年,要为大家呈现一个全新的广汽。”这场背水一战,不仅关乎一家车企的存续,更将验证传统巨头能否在剧变中淬炼出新的生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