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综上所述,
在新能源和智能化的推动下,中国本土高端品牌的强势崛起,正在在潜移默化之中改写传统豪华车市场的格局,已经成为了一个不争的事实,销量就是最直观的证明。近期,奔驰以及宝马相继公布了上半年全球市场以及中国市场的销量数据。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奔驰全球销量达107.63万辆,同比下滑8%。中国市场累计销量29.32万辆,累计同比下滑14%。其中第二季度销量同比下滑19%,为14.04万辆。作为奔驰全球最大的市场,亚洲市场受中国市场的影响,上半年同比降幅为11%。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宝马方面,上半年全球累计销量为120.74万辆,同比下滑0.5%。中国市场占据31.78万辆,同比下滑15.5%。其中第二季度销量为16.27万辆,同比下滑13.7%。和奔驰一样,2025上半年,中国市场也是宝马全球下滑幅度最大的单一市场。
尽管如此,
奥迪方面,虽然还暂未公布上半年的销量数据,但从前五月的销量数据来看,奥迪在中国市场仍然难逃下滑,前五月实现销量22.78万辆,同比下滑16.78%。
下滑的不仅仅是销量
细究BBA在中国市场下滑的背后,与新能源市场的崛起有很大的关系。
根据中国汽车流通协会研究分会秘书长崔东树发布的统计数据,今年上半年,20-30万这一价位区间,新能源车型的销量占比已经从去年同期的60%进一步增长至63.3%,而这一价位的传统燃油车销量占比则从去年同期的40%下滑至36.7%。
据业内人士透露,
在30-40万元这一价位区间,传统燃油车的份额占比也呈现出了逐步下滑的走势。2025年一季度,传统燃油车占比为68.4%,而到了今年6月份,传统燃油车占比已经下滑至54.9%。
其实,
随着新能源汽车的消费热情持续高涨,部分自主高端新势力也迎来了强势的增长。根据汽车媒体平台公布的国内市场6月份豪华品牌销量排名,鸿蒙智行的单月销量已经全面超过奥迪、宝马以及奔驰。去年,理想汽车也曾创下过全线超越BBA单月销量的记录。
不妨想一想,
值得一提的是,自主新能源在高端市场的突破,不仅冲击了BBA们的市场份额,同样也给BBA的价格利润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在近两年的市场价格战冲击下,国内多家传统豪华燃油车企还普遍陷入了“以价换量”以及“量价双失”的窘境循环。
作为BBA在燃油车市场的销量主力车型,今年以来,“34C”,即宝马3系、奥迪A4L以及奔驰C级三大主力轿车的成交价普遍已经来到了20万级别,部分款型甚至已经跌破了20万。而“56E”作为BBA在30万元以上豪华轿车市场的担当,部分版本的价格也跌破了30万元。
TMGM外汇消息:
量价双失的局面,直接导致了奔驰、宝马以及奥迪全球净利润的下滑。根据数据,一季度,奔驰、宝马以及奥迪Q1全球净利润分别下滑了7.3%、26.4%、14.5%。为了控制终端价格的稳定,避免经销商之间的价格倾轧,并进一步降低运营的成本,今年初,奔驰就传出将优化国内经销商规模渠道,计划在今年内削减百家以上经销商。
说到底,
转型道阻且长
一边是燃油车市场“量价双失”,另一边,新能源市场的转型也并未如想象中进展顺利。尽管近几年来,宝马、奔驰以及奥迪品牌,已经意识到了加速推进电动化转型的关键性,并围绕新能源和智能化进行了深度的布 TMGM官网 局,但终端市场的反响却并不热烈。
今年上半年,在全球新能源消费热情持续高涨的情况下,奔驰全球纯电动汽车销量甚至出现了“不增反降”,上半年纯电车型销量为8.73万辆,相比去年同期下滑了14%。而在新能源渗透率已经超过50%的中国市场,奔驰纯电车型近半年的销量甚至还不到5000台。
TMGM外汇快讯:
考虑到目前的发展现状,此前奔驰曾透露将调整电动化战略,不再坚持“2030年在条件允许的市场全面转向纯电”的目标,而是将采取更灵活的多动力路线,同时奔驰还将2030年目标从新能源车型(含混动)占比100%调整为占比最高50%。
与其相反的是,
和奔驰一样,奥迪此前也围绕电动化既定战略进行了“收缩”。
据奥迪全球CEO高德诺公开表示,公司已经撤销原定2033年全球停售内燃机的计划。按照最新规划,奥迪继续保持纯电动、插电混动以及传统燃油车多线并举的路线,产品方面将依托于PPE纯电平台和PPC燃油平台共同推进新车型研发。
TMGM外汇行业评论:
值得一提的是,为了更好地推进中国市场的新能源和智能化转型,虽然今年以来,包括BBA在内的传统豪华车企,都与国内主流供应商进行了战略合作。
说到底,
其中奔驰布局最早,从2017年期就投资Momenta并参与了多轮融资,奥迪也与Momenta、华为进行了战略合作,宝马也官宣了和Momenta合作,共同开发基于AI大模型的高阶辅助驾驶的战略合作消息,但如何在借助“外援”以及自身发力的情况下,拉开差异化,是摆在传统豪华车企面前不可忽视的疑问。
目前,中国消费者对于豪华车的认知已经不再是便捷的“品牌信仰”,在新科技和新生态的推动下,中国豪华车市场的定义标准也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在这一背景下,既要围绕技术和产品做出创新,又要围绕品牌打造特色优势,传统豪华车企的转型显然道阻且长。
必须指出的是,
红点观察:
承认说,在中国市场,传统豪华车企正在经历一轮“痛苦”的变革。而在这场变革中,传统豪华车企所面临的不仅仅有来自时代的压力,更有来自本土市场品牌崛起的冲击。而在销量和利润的重压之下,2025年对于传统豪华品牌们而言,注定是一个挑战之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