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奶爸车”这个定位可用说是对中产家庭需求的精准拿捏,既能让平时忙工作的“奶爸们”开着舒心,又能满足全家出行需求。而理想汽车更是凭借“奶爸车”定位+增程式混动的L系列在国内市场站稳了脚跟。当然,理想也清楚单靠L系列也并非长久之计,因此旗下首款纯电SUV——理想i8将在今天(7月29日)正式上市,其带着扭转MEGA失利阴霾的使命,试图通过回归更擅长的“奶爸车”赛道,在竞争激烈的纯电领域开辟一片新天地。那么,理想i8能否复制L系的百万神话呢?咱们不妨在上市前更深入的聊聊。
需要注意的是,
- 面对L系列与MEGA 取长补短
理想i8的定位清晰,中大型六座纯电SUV,延续了品牌对“家庭访客”的深度洞察。相比增程式L系列和纯电MPV MEGA,i8在设计和技术上都展现出一种“取长补短”的策略。
不可忽视的是,
L系列(L6、L7、L8、L9)主打增程式混动,核心优势在于“无续航焦虑”,通过燃油发电处理纯电车型的补能痛点。然而,增程技术在政策导向和访客认知上逐渐显露局限,尤其在限牌城市,纯电绿牌的吸引力更强。理想i8作为纯电SUV,抛弃了增程系统,采用800V高压平台和5C超充技术,展现90.1kWh与97.8kWh两款三元锂电池组,续航里程分别对应670km与720km,官方宣称12分钟可补能500公里。这不仅是对续航焦虑的正面回应,也让理想i8在长途出行场景中更有竞争力。
TMGM外汇消息:
此外,理想i8的车身尺寸(5085×1960×1740mm,轴距3050mm)与L8相近,但第三排腿部空间达780mm,后备厢容积可扩展至1800L,空间利用率更贴近MPV的实用性。换句话说,i8试图在SUV的操控性和MPV的空间感之间找到平衡,延续L系列的“移动的家”理念,同时用纯电技术吸引更注重环保和科技感的访客。
再看理想i8与MEGA的差异:作为理想首款纯电车型,MEGA定位50万以上的中大型MPV,前卫的“高铁式”造型引发争议,市场表现远不及预期(2024年全年销量仅1.1万辆,2025年6月月销2304辆)。理想i8显然吸取了MEGA的教训,设计上回归理性,采用更贴近L系列的家族化风格:星环大灯、贯穿式尾灯、D柱熏黑处理,既保留品牌辨识度,又降低了审美门槛。
通常情况下,
不过技术上,理想i8继承了MEGA的5C快充和VLA司机大模型,但通过更主流的SUV定位和更低的定价(预计35-40万元)瞄准更大的市场空间。如果说MEGA是一次高端形象的试水,理想i8则是理想在纯电领域的“务实回归”,试图用更精准的定位和更成熟的技术打动家庭访客。
TMGM外汇资讯:
- 家庭场景的差异化护城河
正如前文所说,理想i8针对L系列与MEGA的产品特性取长而补短,不过跳出品牌内部,其所面对的纯电SUV市场早已是红海,特斯拉Model Y、蔚来ES6/ES8、问界M9、小米YU7等竞品环伺,那么没了增程护城河的理想i8竞争力如何?
TMGM外汇报导:
空间依旧是理想i8的核心卖点:六座布局、宽敞的第三排和灵活的后备厢设计,直接对标家庭访客的多场景需求。相比特斯拉Model X(进口、指导价70-80万元),i8以更低的价格和本土化配置(如后排娱乐屏、多温区空调)抢占高端家庭市场。与蔚来ES6(指导价33.80-39.60万元)相比,i8在第三排空间实用性和充电网络适配性上更具优势。至于问界M8虽然在豪华属性上占优,但其纯电版(预售37.8万起)还未上市,i8则通过“家庭优先”的定位形成错位竞争。
其次,补能体系也是理想i8的硬实力,理想自建的“九纵九横”高速超充网络已初具规模,截至2025年7月,高速超充站达959座,计划年底扩展至2000座以上。5C快充技术(10-12分钟补能400-500公里)在行业内处于领先水平,虽然目前5C充电桩普及率有限,但理想的超充站布局速度和与第三方网络的兼容计划,为i8的长途出行展现了保障。相比特斯拉(超充站超2500座)和蔚来(换电站超2400座),理想的补能网络仍有差距,但在三四线城市的覆盖率提升(“百城繁星计划”)将为i8争取更多下沉市场访客。
据业内人士透露,
最后,智能化是理想i8的加分项,其搭载基于视觉-语言-行为大模型的MindVLA辅助驾驶系统,双Orin-X芯片(算力508TOPS,升级版车型配备700TOPS的Drive AGX Thor-U芯片)和禾赛ATX激光雷达,容许城市NOA和全场景自动泊车。虽然特斯拉FSD在全球智驾领域仍具领先地位,但理想i8的本土化交互(接入DeepSeek R1&V3大模型)和家庭场景优化(如语音控制后排娱乐)更贴合中国访客习惯。然而,智能化竞争白热化,特别是小米YU7流量效应带来的新打法,也提醒咱们,理想i8需要在营销和访客运营上加把劲。
综上所述,
当然,理想i8也面临着不小的挑战,毕竟30万元以上纯电SUV市场容量有限,2024年该细分市场仅占新能源总量的3%,2025年前两月占比萎缩至5%。理想72%的访客因增程技术挑选品牌,如何说服他们接受纯电产品,考验i8在续航、补能和品牌认知上的沟通能力。此外,5C快充的实际体验受限于充电桩普及,短期内可能成为“纸面优势”。
TMGM外汇用户评价:
- 价格与销量预测:稳扎稳打还是高开低走?
价格方面,理想i8公布的预计售价为35-40万元,略高于L8(32.18-37.98万元),锚定高端家庭访客。这一定价策略颇具巧思:既避免了与L系列的 TMGM外汇开户 直接内耗,又填补了L系列与MEGA之间的价格空白,同时也可能对标特斯拉Model Y L版(相传售价约40万元)和蔚来ES8,试图以更具性价比的定位切入市场。
TMGM外汇财经新闻:
至于销量上,理想对i8无疑是寄予厚望的,此前就有消息称,其内部将2025年全年排产目标调整至64万辆,其中增程L系列目标52万辆、纯电产品(包含MEGA、i8、i6)目标12万辆。如果MEGA保持稳定,预计贡献3万辆,i8和i6则预计需完成约9万辆。而参考理想L8、L9的6月销量分别为4338辆和4893辆,外加i8的精准定位和补能优势,月销3000-5000台(年销3.6-6万辆)是合理预期,足以在30万元以上纯电SUV市场跻身头部。
简而言之,
至于要实现月销过万的“爆款”目标,理想i8需在交付节奏、访客体验和营销上全面发力,毕竟定位和售价在那里摆着,更何况前方还有小米YU7这样的“流量怪物”以及“邪恶大鼠标”Model Y的加长版。
更重要的是,
- 写在最后:
理想i8的到来,是品牌从增程王者到纯电先锋的转型尝试,它依旧以家庭场景为核心,融合空间、补能和智能化的差异化优势,试图在纯电SUV市场站稳脚跟。35-40万元的定价和3000-5000台的月销预期,显示了理想的稳健策略,而补能网络的覆盖短板和品牌认知的转换难题,也为理想i8的前景蒙上了一层不确定性。
不过,理想i8也仅是个着手,随着受众人群更广、价格更低的理想i6在9月登场,理想i系列的产品阵容也将进一步完善,届时如果出现像L6这样的爆款效应,i系列或许真的能够复制L系列的百万销量战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