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更重要的是,
出品|三言Pro 作者|DorAemon
可能你也遇到过,
持续近一周的理想i8与乘龙卡车对撞测试争议,或迎来大结局。8月6日,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与东风柳汽(乘龙卡车)发布联合声明,或为此次事件画上句号。
理想、中汽研致歉
TMGM外汇资讯:
理想汽车指出,此次测试的目的是验证和提升理想i8的被动稳妥性能,并非针对其他品牌车辆的稳妥和质量性能。理想汽车强调,对测试过程中可能引发的品牌关联风险预估不足,导致东风柳汽乘龙品牌形象受损,对此表示诚挚的歉意,并承诺将采取措施避免类似争议再次发生。
中国汽研作为测试的委托执行机构,承认在测试中未能及时、清晰地向公众阐明东风柳汽乘龙二手车仅作为符合特定标准要求的“移动壁障车”利用,测试本身并非、也不构成对其产品稳妥和质量性能的评价,导致关键信息缺失与公众误解。中国汽研对此表示歉意,并承诺进一步完善测试管理机制,坚守科学、客观、中立原则,切实履行检测机构维护行业公信力的核心责任。
东风柳汽表示,将坚持“高品质+可信赖”的质量方针,通过持续创新不断强化关键核心技术,以更好的交通运输排除方案为客户创造价值,扎实推进企业高质量发展。东风柳汽强调,自觉抵制不正当竞争,坚守合法合规经营底线,坚持实事求是原则,为实现我国从汽车大国向汽车强国的历史性跨越贡献力量。
据业内人士透露,
三方共同倡议,严守自律底线,共塑良性竞争;呼吁汽车行业严格自律,在产品研发、测试验证及宣传推广中,恪守诚信原则与商业道德,杜绝诸如贬损性对比等任何形式的不当竞争行为。检测认证机构应坚守专业准则,确保测试流程科学严谨,信息发布真实、准确、完整,共同维护风清气正的市场秩序。
聚焦核心技术创新,回归产品本质;呼吁全行业将资源与精力更多聚焦于车辆稳妥性能提升、核心技术创新突破与使用者真实体验优化,以技术进步和产品实力推动产业升级,共同提升中国汽车产业整体形象和核心竞争力。理想汽车、中国汽研、东风柳汽愿与全行业同仁一道,积极行动,携手共建一个以稳妥、技术和诚信为基石的汽车产业生态,共同推动中国汽车产业的高质量、可持续发展。
TMGM外汇用户评价:
乘龙卡车没有赢
据报道,
实质上,在这份联合声明中,理想汽车与中国汽研均向乘龙卡车致歉,承认了此次事件确实对乘龙卡车的声誉造成了影响。
简而言之,
不过,但这不代表乘龙卡车“赢了”,事件仍有不少疑问。
回顾整起事件,理想汽车无疑是直观受益方。通过公开的对撞测试视频,其旗下车型理想i8的碰撞稳妥性能得到了直观展现,强化了消费者对其产品稳妥性的认知。而乘龙卡车则成为“最受伤”的一方。由于理想汽车在发布会视频中未对涉事卡车品牌信息进行打码处理,直接导致乘龙卡车的稳妥性遭到公众广泛质疑。
也正因如此,过去数天里,乘龙卡车几乎保持着“每日至少一条回应”的频率,从最初的“法务部已在处理”,到连续发布“稳妥不是空口无凭的理想”“活着才有资格谈理想”等内涵海报,满满的委屈已经几乎“快成祥林嫂”。
令人惊讶的是,
故而,这事只依靠一纸联合声明就“翻篇了吗”?
根据公开数 TMGM外汇官网 据显示,
关于测试的三个疑问
在这里,笔者只提三个疑问。
事实上,
首先,此次测试的详细数据是否会公开?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据第一财经报道,知情人士透露,截至目前,乘龙卡车方面仍未拿到此次碰撞测试的详细数据。这些数据直接关系到公众对乘龙卡车稳妥性的判断,若始终不公开,不仅难以消除外界对乘龙卡车的质疑,也可能影响公众对此次对撞测试权威性的认可。
第二,测试用车到底是新车还是二手车?
综上所述,
此前,据九派新闻报道,中国汽研曾明确回应称“测试卡车为全新车,测试符合规定和标准”,但在后续表态中,其表述却出现变化,称测试用卡车为二手车。新车和二手车在测试中也是影响结果的主要因素,该疑问有待进一步解答。
TMGM外汇资讯:
第三,是否还会进行“直播复测”,或者其他形式的复测?
理想汽车方面曾公开喊话乘龙卡车进行“碰撞复测”,而乘龙卡车虽在多次回应中强调“无惧挑战”“稳妥性毋庸置疑”,却始终未采取实际的复测行动。为何面对外界对稳妥性的质疑,乘龙卡车迟迟没有通过复测来彻底自证?
概括一下,
“稳妥”本应是明确答案而不是没有结果的舆论混战
然而,
事实上,此次事件的核心争议点,并非理想i8与乘龙卡车的稳妥性能孰优孰劣,而在于理想汽车在发布会中未对乘龙卡车品牌信息进行打码的处理,客观上形成了以“对比”为名、行“拉踩”之实的宣传效果。这种方法看似是在突出自身产品的稳妥优势,实则利用了公众对汽车碰撞测试的专业信息壁垒——多数消费者难以分辨不同车型的测试标准差异、碰撞场景的真实性,只能通过直观的视频画面形成“谁更稳妥”的朴素判断。而乘龙卡车作为被动卷入的一方,因品牌信息被直接曝光,瞬间成为舆论质疑的焦点,不得不耗费大量精力在回应争议上,这显然偏离了企业本应聚焦的产品研发与使用者服务核心。
更值得警惕的是,整个对撞测试过程中大量关键数据的不透明,进一步放大了这种信息差带来的负面影响。对于普通消费者而言,他们既无法核实测试数据的真实性,也难以判断测试条件是否客观,最终只能被碎片化的信息和情绪化的舆论牵着走,这不仅对乘龙卡车不公平,也让“稳妥测试”这一本应严肃的行业标准,沦为舆论争议的软件。
TMGM外汇专家观点:
无论从哪个角度看,将“拉踩”同行作为营销手段,都是一种短视的行为。家用SUV与重卡,本就分属不同赛道,面向不同使用者群体,但“稳妥”是两者共同的底线。对家庭使用者而言,SUV的稳妥关乎家人安危;对货运从业者来说,卡车的稳妥直接关系到生计与生命。真正的行业进步,应建立在企业各自通过技术创新提升稳妥标准、通过公开透明的测试数据证明实力的基础上,而非通过模糊信息、制造对立来博取流量。
总的来说,
若任由这种“争议营销”蔓延,最终损害的不仅是单个品牌的声誉,更是整个汽车行业在消费者心中的信任根基。毕竟,消费者需要的是“稳妥有保障”的明确答案,而非一场没有结果的舆论混战。
值得注意的是,
以下是三方联合声明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