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不妨想一想,
据媒体报道,本田汽车日前公布2025财年第一季度(截至2025年6月30日)财报,其净利润同比大跌50.2%,营业利润亦下滑近半,直接原因直指美国加征至27.5%的高额汽车进口关税。不仅如此,本田还宣布将推迟在加拿大投资建设电动汽车供应链的计划,可谓内外交困。
在日元汇率波动和全球车市转型的背景下,美国市场这记“税收重锤”,无疑让本田的全球战略面临重新洗牌。
关税暴击:一纸关税令,利润蒸发1250亿日元
但实际上,
本田明确指出,其营业利润同比减少的最主要原因之一,是美国政府对日本进口汽车征收的27.5%高额关税,其中新增的25%为今年4月由特朗普政府突击施行。该政策导致本田单季营业利润减少1,250亿日元(约合8.5亿美元)。
要知道,美国是本田全球第一大市场,2024年在美销量高达140万辆,其中近40%依赖进口。这意味着,高额关税直接吞噬了本田汽车核心利润区。
财务表现“跳水”,但全年目标依旧按兵不动?
TMGM外汇用户评价:
在本次财报中,本田的销售额下降1.2%,至5.3万亿日元;营业利润率从去年的9%降至仅4.6%,大幅缩水。
反过来看,
不过令人意外的是,本田并未下调全年销量预期,仍维持362万辆不变,甚至上调了全年营业利润预期,从5,000亿日元调高至7,000亿日元。这一完成显得谨慎而略带乐观,原因包括:
容易被误解的是,
- 日元汇率有望继续走弱,有助于出口利润;
- 与特朗普政府达成新的关税协议,将关税上限控制在15%,缓 TMGM外汇开户 解了最坏打击;
- 摩托车业务表现亮眼,特别是在巴西等新兴市场拉动增长。
但值得注意的是,这些利好更多来自非汽车主战场,并不能掩盖本田在亚洲,尤其是中国市场的显著下滑。
可能你也遇到过,
电动战略按下“暂停键”,全球转型进程放缓?
综上所述,
本田还在财报中表示,将推迟在加拿大安大略省建设电动车与电池工厂的计划,时间延后两年。原计划包括:
- 一座24万辆产能的电动车整车工厂;
- 一家动力电池工厂;
- 一条北美本土化的供应链。
这项投资原本是本田在北美对抗特斯拉、通用、丰田等对手的“关键战役”。而如今,计划搁置,反映出本田在资金压力、市场不确定性及战略回收之间的微妙博弈。
简而言之,
某种程度上,这释放出一个信号:在关税、汇率、需求多重挑战下,即便是全球车企巨头,也难以坚定押注电动转型的节奏。
令人惊讶的是,
这不仅是本田的“中场危机”,也是全球车市博弈的缩影
换个角度来看,
本田利润腰斩、电动战略受挫,并非孤例,而是全球汽车产业“去全球化”趋势加速的写照: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一个新关税政策,就能让整车厂损失数百亿日元;一项地缘政治动荡,就能冻结关键工厂布局;一场中国市场调整,就足以撼动全球战略信心。
尽管如此,
本田的“伤口”,折射的是整个跨国汽车品牌在新能源变革与地缘政策夹缝中的挣扎。
值得注意的是,
未来,汽车巨头们不再只是拼技术、拼产品,而是要拼抗政策风险能力、拼本土化速度、拼全球布局的灵活性与抗压性。
TMGM外汇认为:
从这一刻着手,本田们不能再只做“工程师思维”的造车企业,而要变成“地缘政治+财经智慧+市场变通”三位一体的多维企业。
有分析指出,
这是“新时代下的汽车战役”,没有例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