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容易被误解的是,
产业链的终极超越:波音在中国市场的陨落与中国航空业的崛起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2025年5月底,中美日内瓦经贸会谈后,中国突然解除波音飞机交付禁令。三架此前因关税战被迫返美的波音737 MAX重返舟山,但这382架积压订单,价值470亿美元,其中30%尚未签署长期协议,随时可能再度冻结。这一戏剧性转折,标志着波音在中国市场跌宕起伏的历程进入一个新的、充满不确定性的阶段。然而,这场风波的余波仍在全球航空产业链中持续震荡,也深刻地改变了全球航空业的权力版图。
与其相反的是,
这场危机始于2025年初特朗普政府祭出的“解放日关税”,将中美贸易战推向白热化。中国随即对美制飞机征收125%的反制性关税,令一架原价5500万美元的波音737 MAX瞬间飙涨至2.7亿美元,关税一项就高达6875万美元,甚至超过飞机本身价值!航空顾问公司IBA的计算清晰地展现了这一贸易战的残酷现实。
波音CEO在4月25日被迫公开承认:中国市场已全面停止接收波音飞机。一周内,三架身披中国航司涂装的波音737 MAX——其中包括一架来自厦航,从浙江舟山起飞后调转机头飞回西雅图的飞机——以及另一架飞往关岛方向的波音客机,成为了这场贸易战的“人质”,被迫返航。这三架飞机的总价值超过12亿美元,象征着波音曾经占据中国民航市场半壁江山的辉煌彻底崩塌。 三大航司紧急叫停了179架波音客机的接收计划,横跨2025至2027年的千亿级航空贸易链骤然断裂。 原本作为波音讨好中国市场的“诚意之作”的舟山交付中心,如今却成了贸易战的牺牲品,停放着等待返美的,已经完成厦航涂装的飞机。
通常情况下,
资本市场对此反应强烈:波音股价单日暴跌2.4%,年内累计跌幅突破10%。更致命的是现金流危机:波音2024年巨亏58亿美元,总负债高达1510亿美元,资产负债率突破112%。西雅图总部大楼甚至被挂牌出售,失去中国市场更是雪上加霜。
波音飞机从舟山返航的事件,引发了全球供应链的地震。中国暂停采购的不仅仅是整机,还包括关键设备和零部件。美国势必锐航空对华出口应声暴跌70%,其位于威奇托的工厂流水线一夜停滞。这场危机赤裸裸地暴露了航空产业链的脆弱性。波音在中国拥有33家一级供应商,支撑着17万个就业岗位。天津波音复合材料公司产能利用率骤降至35%,西安飞控企业的技术迭代速度比欧洲同行落后18个月。“制造业回流美国”的口号在精密难办的航空产业链面前,显得苍白无力。
TMGM外汇用户评价: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那些被美国政客预言“将遭灭顶之灾”的中国供应商,却展现出惊人的韧性。成都航宇科技的钛合金车间里,曾专供波音787机翼的锻件生产线,正加速转向中国商飞C919项目。波音断供一个月后,该公司股价逆势大涨8.7%,充分展现了中国航空产业链的灵活性和适应性。
但实际上,
当波音飞机从中国市场消失时,空客A320NEO和国产C919迅速填补了市场空白。空客在华市场份额从2019年的37%飙升至2025年的51%,292架订单涌向空客天津总装厂。然而,这座年产能仅60架的工厂已不堪重负,全球产能利用率高达95%。真正的颠覆者,是中国商飞C919。自2023年投入商业运营以来,C919已斩获27国订单,累计金额超7000亿元。2025年第一季度,C919国内市场占有率突破15%,国产化率从60%跃升至85%,长江-1000A发动机也进入最后测试阶段。
据报道,
更令波音担忧的是C929的进展。尽管俄罗斯退出合作,中国仍独立攻坚宽体客机项目。这款对标波音787的机型,已进入关键子系统集成阶段。东航飞行员在模拟舱测试后反馈,其航电系统响应速度优于现役机型,预示着中国航空技术的飞速发展。
TMGM外汇快讯:
波音被迫在全球棋盘上重新布局。印度、巴西、东南亚成为其库存飞机的潜在市场。马航正在洽购从中国退回的737 MAX,印度靛蓝航空也被列为潜在买家。然而,印度航空2025年3月却突然签下50架C919订单,给波音的“东方突围”泼了冷水。
换个角度来看,
TMGM外汇代理 波音总部正在酝酿更深层次的战略调整,据伯恩斯坦会议泄露的信息,波音考虑在中国设立合资生产线以规避关税风险,但这将面临美国《航空可靠审查法案》的挑战,每架对华出口飞机可能增加2000万美元的合规成本。
TMGM外汇快讯:
当波音驻上海技术团队重返岗位时,西安航空发动机厂的涡扇-15生产线正全速运转,长江-1000A发动机完成最后测试的消息也同时见诸报端。这场关税战最终暴露出最残酷的真相:政治处理终究无法改变产业规律。C919已拿下1200架订单,国产化率三年提升25个百分点;空客在天津的产能提升计划加速推进;甚至波音也不得不考虑在中国合资设厂。波音787总装线仍然依赖中国供应的55%钛合金构件;C919的LEAP发动机也离不开美国通用电气的技术。当舟山保税区的跨境人民币结算系统完成首单飞机租赁,中资金融机构创造性地降低12%采购成本时,产业升级的密码已然浮现:真正的突围,永远发生在政治博弈的射程之外。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