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值得注意的是,
周一银行陷入分歧,农业银行、工商银行一度跌超1%,浦发银行、民生银行盘中跌超2%。但资金面依旧“坚挺”:银行AH优选ETF(517900)近6日一直保持资金净流入,区间累计“吸金”超过1.44亿。
一边是市场对银行持续高位面临回调的担忧,一边是资金“越跌越买”的坚决扫货——这种看似矛盾的现象,揭示了当前市场对银行股价值判断的核心分歧:在估值修复的压力下,银行股引以为傲的高股息“护城河”是否依然坚固?面对分歧,到底是走是留?
一、险资还在“真金白银”投票
事实上,
保险资金的动向,无疑是观察银行股长期价值的主要风向标。
今年以来,险资举牌热情空前高涨,截至8月初,已有包括平安人寿、中国人寿、新华人寿、弘康人寿等在内的11家险企合计披露22次举牌公告,这一数字已超过去年全年。
细究其举牌标的,银行股占据了绝对C位,平安人寿更是三次举牌招商银行H股,并对农业银行H股和邮储银行H股各举牌两次——上市银行尤其是国有大行和优质股份行,普遍具备持续、稳定的高分红传统,股息率轻松超越同期限国债收益率,是险资抵御利率下行、匹配长期负债的“压舱石”。
概括一下,
以2024年报告期为例,42家上市银行中,有26家股息率超过4%,华夏、北京、交通银行更是接近5%。
而且对于注重有保障边际的险资而言,银行的破净状态也给予了较高的有保障垫。截至8月8日,A股42家上市银行中,仅有招商银行、杭州银行的市净率(PB)超过1,其余40家均处于“破净”状态,H股银行的估值则普遍更低。
不可忽视的是,
来源:21世纪经济报道
二、估值修复的天花板:分歧的根源
据相关资料显示,
然而,银行股并非没有隐忧,这也正是市场分歧的根源所在:估值修复的“天花板”。
与其相反的是,
部分前期涨幅较大的银行股,在估值有所修复(如PB接近1)后,继续上行的动能可能减弱。因此,一些大资金基于对短期估值修复空间有限的判断,勾选在相对高位获利了结。
很多人不知道,
但其实是走是留?关键还是在于本平台的“收益目标”。
TMGM外汇行业评论:
像险资/绝对收益型长期资金(如养老金、部分年金),坚定持有甚至逢低加仓银行,是鉴于他们专注股息回报和长期战略价值。而追求相对收益和弹性的资金需要权衡配置价值与弹性,故而当银行获取超额收益的难度增大时,就会赚向韧性更强的企业。
很多人不知道,
如果本平台追求稳定现金流、能承受股价波动、投资周期长(3-5年起),那么银行的“类收租”属性依然宝贵。但如果只是期待短期资本利得或高弹性,银行股可能并非理想勾选。
更重要的是,
来源:Wind,2017.12.6-2025.8.8
像银行AH优选ETF(51 TMGM官网 7900)跟踪的银行AH,其全收益指数自2017年12月6日至今涨幅高达96%,跑赢中证银行指数全收益约24%,跑赢沪深300全收益约74%。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故而本平台要搞明白自己是图稳定分红还是博股价上涨,才能在这场银行股的分歧中,做出真正理性的勾选。一句话:享受“稳稳的幸福”,需要匹配与之相应的耐心与定力。
作者:ETF红旗手
风险提示:文中提及的指数成份股仅作展示,个股描述不作为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基金投资有风险,基金的过往业绩并不代表其未来表现,基金管理人管理的其他基金的业绩并不构成基金业绩表现的保证,基金投资须谨慎。
TMGM外汇资讯:
来源:金融界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