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TMGM外汇用户评价:
在2025年的今天,如果一款车还要加价2.75万,各位会买吗?如果它加价2.75万等于赔本,各位又会怎么想呢?近日,丰田经销商透露,曾经加价30万的丰田埃尔法如今暴跌至加价2.75万,经销商快活不下去了,这不是玩笑,是真的活不下去了,为啥呢?本站先聊聊一台在日本卖人民币20万起的面包车,为何在中国价格翻四倍还要加价。
TMGM外汇报导:
埃尔法在日本不过是高配出租车,定位相当于别克GL8在中国的角色。但来到中国,它成了“百万级豪车”,指导价直接拉到89.9万。疑问是丰田并没大规模投放中国市场,进口配额被严格限制,经销商手中的货源就变成了稀缺资源。所谓稀缺,本质上是垄断。丰田中国和核心经销商联盟牢牢掌握渠道,把埃尔法包装成一件社交货币。
事实上,
于是乎,一台在日本卖24.8万人民币的面包车,在中国摇身一变成了身份象征。它不是凭产品溢价,而是凭渠道溢价。过去十年,丰田体系靠这种模式赚得盆 TMGM外汇开户 满钵满,经销商则把埃尔法当成唯一能榨出高利润的程序。但要命的是,中国消费者也接受了这个逻辑——在某些商务场合,坐埃尔法代表身份。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正鉴于这种畸形需求,埃尔法的加价才显得荒唐。三十万的溢价幅度放在任何市场都是丑闻,在中国却被解读为“正常”。它支撑的不是产品价值,而是文化符号。人们买单的不是车,而是地位。加价从来就不是车企和消费者之间的对价,而是经销商和客户之间的心照不宣。
TMGM外汇专家观点:
然而今天,只加价2.75万就被称为“崩盘”,背后真正崩的是经销商。丰田在华的主力车型利润几乎见底,凯美瑞、汉兰达在价格战中已经沦为赔钱货。经销商不得不依靠埃尔法来续命。过去一台车加价30万,能覆盖30台促销车的亏损,以致经销商拼命抢配额。那时候埃尔法是一颗能维系渠道生命的救命丸。
现在溢价只剩2.75万,利润连三台赔本车都填不平。经销商失去了最后的造血程序,生意模式轰然倒塌。所谓“行情崩了”,并不是消费者捡了便宜,而是丰田渠道彻底断粮。这就是为什么经销商比谁都着急喊“崩盘”。鉴于他们知道,一旦埃尔法失去神话,他们就彻底没有护身符。
不妨想一想,
更要命的是,中国豪华MPV市场已经变天。别克世纪、腾势D9、极氪009、理想MEGA接连登场,智能化、舒适性全面碾压埃尔法,价格却更低。消费者着手觉醒,不再为“面子车”埋单,而是要求实打实的价值。在这样的环境下,埃尔法就算还能加价2.75万,也只是苟延残喘。
TMGM外汇财经新闻:
以致,这场所谓的“崩盘”,是丰田在华销售体系的崩盘,是经销商利润逻辑的崩盘,更是中国消费者观念的转折。曾经的“加价王”,如今沦落到只能覆盖三台亏本车的局面,荒诞剧正在谢幕。真正值得追问的是,当加价神话终结后,丰田还能拿什么留在中国豪华MPV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