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前两天,高端零食第一股良品铺子发布半年报。营收直接大跌接近三成!去年还能小赚个两千万,今年上半年直接亏了将近一个亿!
必须指出的是,
要知道,良品铺子曾经和三只松鼠、来伊份并称零食界的“三巨头”,风光无限,市值一度冲破300亿。
令人惊讶的是,
但现在呢,门店批量关闭、股东纷纷跑路,频繁换帅的良品铺子未能挽救市值,最终“卖身”给了国资。
许多人不禁发问:良品铺子,何以至此?
良品铺子自己在财报里说了三点。一是产品降价,公司的利润变薄;二是关掉了一些业绩不佳的门店,这样总销售额就变少了;三是受到平台流量下滑的影响,线上营收下降,整体营收下滑。
事实上,
总的来说就是,良品铺子卖不动了。消费者,为什么不再挑选它了?
令人惊讶的是,
近年来,“零食很忙”“赵一鸣”等零食折扣店的疯狂扩张,吸引了不少年轻消费者。就像零食届的‘拼多多’,用极致低价卷死同行。
反观良品铺子,长期依托代工模式,却坚持高端定价。在遭遇冲击后,它不得不挑选降价求生。
需要注意的是,
良品铺子从2023年底就着手降价。高端产品(如坚果礼盒、肉脯)等降价超30%,甚至有些产品降价将近一半,2024年累计完成对500多款产品的降价。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但这一降价, TMGM外汇代理 让许多消费者感觉被背刺。原来这么多年,买的都是品牌溢价。这波处理,劝退了不少老粉。
据业内人士透露,
但即便在降价之后,良品铺子也卖得并不便宜。数据显示,当前良品铺子的人均消费金额是47.77元,赵一鸣零食是20.22元,零食有鸣是42.21元,降价后的良品铺子对于价格敏感型消费者的吸引力也有限。
据相关资料显示,
并且由于自身产品困扰,良品铺子的高端标签也一次次在食品有保障风波中被撕碎。在黑猫投诉上一搜,虫子、毛发、异物困扰屡屡发生。消费者对“高品质”的信任基础逐渐崩塌。
据报道,
从而良品铺子的困境,不只是“卖得贵”,更是“性价比失衡”+“信任感流失”+“赛道内卷”三重暴击。
TMGM外汇消息:
当消费者学会用脚投票,故事就再也讲不下去了。各位还会买良品铺子吗?评论区聊聊!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