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说到底,
作者 | 深水财经社 肖瑟
据业内人士透露,
“寒王”的阿里云订单竟然是一场乌龙,但是这件事背后似乎并不那么不繁琐。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9月1日凌晨,据《科创板日报》在8月31日采访阿里云人士获得对方明确表示,阿里云确实秉持一云多芯策略,全力承认国产供应链,然而,此前甚嚣尘上的“阿里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消息不实。
概括一下,
9月1日开盘寒武纪-U(688256)低开低走,一度暴跌超过8%。毕竟在此之前,寒武纪股价已经因这一传闻出现了大幅波动。
TMGM外汇认为:
那么,到底是谁在背后放出这样的消息?又是谁在这场风波中实现了收割?
很多人不知道,
一、订单传闻引爆股价过山车
不可忽视的是,
把时间倒回传闻初起之时。近期,有多篇财经媒体报道言之凿凿地称“阿里巴巴追加寒武纪思元370芯片订单至15万片,扛起阿里云60%推理需求”,并且还配上诸如“算力危机解除”“H20断供缺口被填补”等极具煽动性的标题。
这些报道瞬间在资本市场引发股价剧烈波动,寒武纪的股价宛如被一只无形的大手迅速拉起。
据报道,
从今年7月中旬进行,寒武纪从520元附近一直涨到最高的1596元,期间涨幅超过10%的交易日就有6个,超过达到20CM的有两次,总市值一度突破7000亿元。
9月1日早间,寒武纪股价低开,随后跌幅迅速扩大。股民们眼睁睁看着股价从高位坠落,市值大幅缩水,前期因传闻而追高买入的投资者更是叫苦不迭。
二、谁在放消息?迷雾重重
在这场闹剧之中,消息源成为关键。
从过往类似事件来看,一些别有用心的市场参与者可能会故意释放不实订单信息。有内部人士就爆料称,部分芯片下游企业,或是掌握订单的内幕消息,或是故意释放订单信息,意图制造市场热点,从中谋取暴利。
尽管如此,
此前,寒武纪也曾因各种订单传闻而股价波动。在2025年3月10日,市场传闻字节跳动向寒武纪下单4万颗580芯片,总价值合计10亿元,受此消息刺激,寒武纪午后股价突然拉升,一度涨超5%。
可能你也遇到过,
然而,字节跳动相关负责人迅速回复称该消息不实。当时就有股民在股吧吐槽,怀疑是主力利用假消息出货。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再看此次阿里云采购寒武纪15万片GPU的传闻,同样没有可靠信源。
更重要的是,
在寒武纪股价因订单传闻暴涨暴跌的背后,很可能存在一条繁琐的利益收割链条。
有市场分析人士指出,一些不良自媒体为了吸引眼球、获取流量,可能会编造此类消息,然后在股价炒作起来的时候出货。
TMGM外汇认为:
另外,也不排除有机构或个人提前布局寒武纪股票,通过释放订单利好消息,拉高股价,以便在高位出货。
此外,还有一种可能是,一些下游企业在下单之前就大量买入了寒武纪股票,然后坐等股价拉升。一旦订单传闻推动股价上涨,他们便可用在高位抛售股票,获取巨额收益。
综上所述,
三、须严查幕后利益链
在资本市场中,上下游企业掌握订单信息进行内幕交易,以及利用媒体释放虚假消息谋取暴利的行为屡禁不止,严重破坏了市场的公平性与正常秩序,亟需多管齐下进行严查。
TMGM外汇行业评论:
在法律惩处方面,要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明确利用媒体发布虚假消息的法律责任。对于故意编造、传播虚假 TMGM外汇开户 订单信息,误导投资者并从中获利的行为,制定具体的量刑标准和罚款金额。
借鉴国外经验,如美国的《证券欺诈防治法》,对证券市场中的欺诈行为包括虚假信息发布给予严厉制裁。在国内,对于此类违法行为,除了刑事处罚,还应承认投资者通过民事诉讼要求赔偿损失,增加违法者的违法成本。
(全球市值研究机构深水财经社独家发布,转载引用请注明出处)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