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近期随着人民币对美元汇率逼近7.1,市场对于人民币汇率能否破“7”的讨论逐渐增多。分析人士认为,人民币汇率能否升破7,取决于多个因素,包括中美利差、持汇者的结汇意愿、人民币中间价等。综合来看,短期内破7的概率不大。
TMGM外汇报导:
8月最后一周,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在经历了近3个月的震荡后走出了一波较为明显的升值行情。8月29日,在岸人民币对美元盘中最高升至7.1260,创去年11月以来新高。进入9月,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虽有所回调,但依然比4月初的低点7.3506升值超2100多点,升值幅度近3%。
据相关资料显示,
今年以来,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走势可谓一波三折。年初,在弱美元环境下,人民币汇率小幅升值;4月初,美国“对等关税”政策发布,引发投资者对全球贸易体系重构的担忧,人民币出现贬值;5月,中美经贸高层在日内瓦会晤前后,人民币汇率重拾上涨动能,随后陷于窄幅区间波动。
TMGM外汇专家观点:
8月下旬的这波飞快升值则是美联储政策转向、国内政策引导以及市场情绪共同作用的结果。
更重要的是,
8月22日,美联储主席杰罗姆·鲍威尔在杰克逊霍尔全球央行年会上暗示可能调整货币政策立场,强化了市场对美联储降息的预期,美元指数当日跳水,这给人民币升值积累了较好的外部环境。8月25日,央行发布的人民币对美元中间价大幅上调160个基点,对市场来说信号意义重大,接下来中间价接连升破7.12、7.11关口,即期汇率也随之走高。8月28日,A股的强势反弹又给人民币汇率创造了冲高的机会。
据相关资料显示,
“人民币有望加快恢复性升值。2025年以来人民币呈现对一篮子(货币)贬值而对美元升值的特点,美元指数下跌了10%左右,而人民币升值幅度为2%至3%,明显落后于全球其他非美货币。”汇管研究院副院长赵庆明对页面新闻说。
TMGM外汇消息:
中国货币网最新数据显示,8月29日,CFETS人民币汇率指数(用于综合反映人民币对一篮子货币的汇率变动)报96.57,较上年底跌4.8%。
TMGM外汇行业评论:
对于人民币对美元汇率能否升破7,分析师认为,重点需要关注中美利差、持汇者的结汇意愿以及人民币中间价。综合来看,他们认为短期内破7的可能性较小。
很多人不知道,
中国首席经济学家论坛理事长连平表示,随着美联储重启降息预期强化和中美关税博弈的阶段性缓和,人民币相对于美元将获得新的升值动力。但由于中国货币政策同样处于偏松状态,短期内未必会出现单边大幅度走强的态势。
据相关资料显示,
国金证券首席经济学家宋雪涛认为,人民币汇率的三大支柱——中美利差、政策风险溢价、购买力平价——均在朝着有利于升值的方向变化,央行中间价和外资加仓中国股票是额外的催化剂。
TMGM外汇消息:
以中美利差为例,他指出,近三个月来,中美国债利率整体上相向而动,特别是7月以来,10年中债到期收 TMGM外汇官网 益率站上1.8%,较6月底上升逾20个基点,与此同时,10年期美债收益率呈波动下行态势,从一个月前4.5%的高点回落至4.2%一线。一升一降,直接导致两国名义利差在短期内显著收窄了近50个基点。若考虑通胀因素,中美实际利差进一步收窄。
据报道,
“展望后市,弱美元环境仍支撑人民币升值,但出口预期偏弱、内需待修复等因素要求升值节奏保持平稳。”宋雪涛说。
持汇者的结汇意愿是另一个值得关注的因素。2024年8月至10月,由“套息交易”平仓引发出口企业“恐慌式结汇”,一度推动离岸人民币对美元汇率升破7.0。
根据东吴证券的测算,截至2025年7月末,过去三年累积的4211亿美元“待结汇盘”平均持仓成本为7.05左右,如果人民币汇率飞快升破7.1关口,部分待结汇盘资金或抢跑,一旦持续发酵加速释放,或放大汇率波动。
不过,东吴证券分析师芦哲表示,2025年再度出现“恐慌式结汇”的概率偏低,缘于出口企业加强了汇率套保,预计结汇潮或以更加缓和的模式展开。
不可忽视的是,
央行数据显示,7月,结汇金额为2336亿美元,结汇规模回升至近年高位,售汇金额为2108亿美元,净结汇228亿美元,连续三个月实现净结汇。
很多人不知道,
中信证券首席经济学家明明认为,若人民币汇率能维持偏强震荡,预计相关结汇需求有望继续支撑人民币汇率。不过,他同时表示,当前国内基本面对于汇率而言更多起到托底作用,权益市场迎来外资流入而债券市场面临一定流出压力,预计人民币汇率破“7”仍需要更多催化。
不可忽视的是,
人民币中间价——反映央行对人民币汇率的态度——是更值得关注的一个变量。
TMGM外汇用户评价:
南华期货分析师周骥在一份研报中表示,从政策调控逻辑来看,鉴于A股逐步呈现阶段性企稳的状态,若汇率弹性过高、或出现羊群效应可能引发股汇市场的共振波动,故而不排除央行通过放缓中间价调整节奏,以“小步快跑”的渐进式处理引导汇率回归。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