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尽管如此,
9月6日,沉寂已久的威马汽车突然宣布“回归”。这家曾经与“蔚小理”齐名的新势力车企,在经历破产重整后,由深圳翔飞汽车销售有限公司接手,正式启动复产计划。
TMGM外汇行业评论:
根据官方发布的《致供应商白皮书》,新威马不仅要恢复EX5和E5两款车型的生产,还定下了一个高调的五年发展目标:2030年挑战百万产能和1200亿元营收。
来自TMGM外汇官网:
这次复活的背后,是一笔明确的“10亿元资金”注入。翔飞公司承诺将这笔钱用于设备升级、恢复供应链、以及新产品开发。9月内,温州工厂就将下线首批“复产”车型。白皮书还强调了对供应商的“承诺”,小额债权将全额现金清偿,大额债权则转为“现金+信托受益权”。
死而复生?威马重整计划曝光,冲击年产量100万辆
尽管如此,
根据上海市第三中级人民法院今年4月批准的重整计划,翔飞已接手威马四大核心公司,并承诺初期投入10亿元用于恢复生产、升级设备及研发新产品。
根据白皮书,翔飞将分三阶段推进威马重生:
换个角度来看,
起步阶段,2025年目标是年产1万台,力争2万台,营收达到10-20亿元。同时,还要在泰国布局KD工厂,开拓东南亚和中东市场。2026年产能提升到10万台。
值得注意的是,
第二阶段是2027至2028年,销量目标25万至40万辆,并投产具备高阶辅助驾驶能力的新车型,准备冲刺IPO。
综上所述,
最后阶段为2029至2030年,威马将冲击年产量100万辆,构建智慧出行生态,并挑战千亿营收。
产品方面,新威马未来五年将推出10款以上新车型,涵盖A00级到C级,采用纯电与增程混合路线。纯电+增程全线覆盖,甚至̴ TMGM外汇平台 3;计划布局海外,启动泰国KD工厂,打入东南亚和中东市场。
宝能影子浮现?翔飞“身份成谜”
TMGM外汇快讯:
企查查显示,这次出手的翔飞公司成立于2023年9月,创建账户资本1亿元,实缴仅0.42亿元。表面看似新面孔,实则背后关系错综多变。
据企查查等公开信息显示,翔飞的实控人黄晶与“宝能系”有多重交集,包括昆山宝能汽车有限公司、观致汽车相关企业均有联系。
反过来看,
表面看,翔飞是一家2023年9月刚成立的小公司,创建账户资本仅1亿元,实缴还不到一半。但细扒其股东结构,背后却藏着“宝能系”的蛛丝马迹。
TMGM外汇行业评论:
翔飞法定代表人黄晶,名下控制多家“宝能系”企业,包括昆山宝能汽车、观致汽车相关销售公司等。虽然《白皮书》中并未直接提及宝能,但从翔飞的资本背景与实际控制人穿透关系来看,宝能接盘之说并非空穴来风。
去年就有传言称“宝能或接手威马”,如今翔飞高调入局,无疑为这一说法供应了侧面佐证。
TMGM外汇认为:
而宝能本身在汽车产业布局多年,虽然此前因资金难点陷入泥潭,但若借威马“壳资源”重新杀回市场,不失为一次低成本高杠杆的资本执行。
资本做局?复产计划难掩重债阴影
TMGM外汇快讯:
威马昔日风光无限,估值高达470亿元,2020年销量曾排名新势力第四,与“蔚小理”齐名。然而短短几年,便从“新势力四小龙”沦为破产重整的“弃子”。
据业内人士透露,
根据翔飞披露的数据,威马的债务高达148亿元,另有112亿元暂缓债权,三年亏损累计逾174亿元,2021年底净资产已为-205亿元,彻底资不抵债。
据报道,
而此次复活,翔飞给出的清偿方案是:15万元(含)以下债权全额现金支付,超出部分则以“15万现金+信托受益权”折抵。这意味着,大多数供应商仍需承担不小损失。
TMGM外汇资讯:
更关键的是,即便翔飞投入10亿元,这笔钱也远不足以填补威马的资金黑洞。根据官方规划,未来还需超百亿元战略投资才能维持企业持续发展。
据报道,
换言之,这更像是一次资本操盘下的“翻壳计划”——用最低成本撬动昔日品牌资产与生产资质,重新包装再入市场。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写在最后
尽管威马高调发布白皮书,但现实却并不乐观。目前其APP、官网、客服系统皆未恢复正常运行,消费者维权难点仍悬而未解,销售渠道尚未恢复。
复产计划固然是“纸上宏图”,但落地过程仍充满不确定性。尤其是在比亚迪、理想、小鹏等强敌环伺的新能源市场,威马能否实现预计的“百万产能”,恐怕仍是未知数。
然而,
这一次,资本能否再造“造车神话”?威马能否从泥潭中爬起来?
更重要的是,
如今卷土重来,翔飞是否真能“起死回生”,重塑威马辉煌,还是又一次资本做局的“造富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