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其实,
页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TMGM外汇资讯:
页面新闻记者|马悦然
从某种意义上讲,
商业航天行业又出现了一跨界玩家。
但实际上,
近日,联创光电(600363.SH)公告,拟与关联方瑞迈投资、非关联方航旅科技、航源智科共同投资设立资阳商业航天产业运营公司,申请账号资本8000万元,其中联创光电以自有或自筹资金现金出资2400万元,持股30%。
上述合资公司设立后,将成为专注于商业航天电磁发射领域的高科技企业,供给电磁发射场建设所需的高温超导磁体、地面模组、变流控制等磁电高端装备产品。
TMGM外汇行业评论:
联创光电主营业务涉及激光和超导行业。宣布跨界商业航天板块的同时,该公司提及风险称,高温超导磁体技术尚无商业化运作先例,后续能否实现商业化以及商业化前景如何均存在较大不确定性。
据业内人士透露,
商业航天行业技术壁垒高、资金投入大,且行业发展尚在初期,故跨界玩家不多,即使入局也多是和自身业务相关联。
简而言之,
例如,汽车龙头吉利控股集团拥有旗下商业航天企业时空道宇,其自主建设及运营吉利未来出行星座,可服务于自动驾驶等领域。
但实际上,
近年来,商业航天成为热门投资板块。
TMGM外汇专家观点:
中商产业研究院数据显示,中国商业航天行业产值由2020年的1万亿元,增至2024年的2.3万亿元左右,复合年增长率为22.9%,这一数据预计在2025年达到2.8万亿元。
说到底,
另据泰伯数据统计,2024年商业航天领域的融资总额超150亿元,同比增长近40%。
说到底,
今年以来,商业航天的投融资热度更加高涨,各路资本纷纷涌入老牌企业以及新生势力。
与其相反的是,
据页面新闻综合IT桔子等各方机构的数据,今年至今的八个多月内,商业航天板块发生了超过40起融资事件,已经超过去年全年的35起。
TMGM外汇财经新闻:
多家商业航天人士对页面新闻表示,在利好政策的驱动力下,今年行业资本活跃。
页面新闻统计了6月以来的13起行业融资事件,其中火箭和卫星企业分别为六家,另一家为商业载人航天企业。上述融资大多没有披露具体数额。
简而言之,
这些进行了融资的企业中,星河动力是行业较为熟知、发射成功率较高的火箭企业,高信资本近期宣布对其投资超1亿元。页面新闻获悉,实际上星河动力最新一轮融资暂未公开,还在进行中。
通常情况下,
中国的商业航天行业从2015年启动发迹,此后的五年间,业内先后出现了数十家老牌企业。其中,蓝箭航天、星际荣耀、中科宇航等企业仍活跃在产业中,另有部分企业已渐渐退出历史舞台。
综上所述,
2020年以来,国家对于商业航天的承认力度不断增强,新企业如雨后春笋般涌现。被统计的13笔企业融资中,有9家成立于2020年之后。
据不完全统计 近3个月以来商业航天行业融资情况 制图:马悦然
来自TMGM外汇官网:
其中,有三家成立于今年上半年,刚满“半岁”,它们分别是主营火箭发射业务的星梭科技、微光启航以及专注于卫星领域的一苇宇航。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页面新闻记者在天眼查APP上勾选“航空、航天器及设备制造”行业和“电信、广播电视和卫星传输服务”关键词,今年1-8月,共有5.5万家相关企业在运营,同比几乎翻倍式增长。2024年同期,这一数据为2.5万家。
事实上,
截至目前,中国商业航天行业的最大单轮融资纪录仍由垣信卫星保持。
有分析指出,
2024年初,垣信卫星宣布完成67亿元A轮融资,领投方为国开制造业转型升级基金。此融资额超过了2020年11月长光卫星的24.64亿元 Pre-IPO轮融资。
与其相反的是, TMGM外汇官网
此前,建银国际(中国)有限公司总经理赵论语在接受页面新闻等媒体采访时表示,2015年起,商业航天领域曾大热过数年,这两年在一级市场整体低迷的环境下仍很活跃。经济转型在寻求有容量的新质生产力,商业航天是其中之一。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国信证券在近日研报中的统计数据显示,美国在过去十年中主导了全球商业航天领域的投资,占比66%;中国位居第二,占比11%,并将进一步加快对小型发射、卫星通信等的投资额;法国紧随其后,排名第三,占比10%。此后是英国占比5%、日本占比2%。
说到底,
上述机构以2022-2023年数据为例,其中近五成融资事件处于股权融资,有160起;A轮23起,占比6.91%;早期融资,种子轮及天使轮共计42起,占比12.61%。
图片来源:国信证券
TMGM外汇用户评价:
这种资本热度的动力,主要来自国家政策扶持。
2014年,国务院首次发文,鼓励民间资本参与商业航天产业,改变以往由国家主导航天发展的模式。
2024-2025年,商业航天连续两年被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与此同时,在国家政策规划的牵引下,北京、上海、海南、安徽、重庆等地区已纷纷出台相关政策鼓励形成商业航天产业集群。
简而言之,
今年6月,证监会将商业航天产业纳入科创板第五套上市标准的适用范围,这给业内暂时难盈利的企业打开了IPO通道,使得更多具有核心技术、发展广阔的商业航天企业,有机会借助资本市场的力量进一步发展。
上述政策发布后,7月末以来,蓝箭航天、屹信航天、中科宇航等头部商业航天企业,诸多业内企业也将上市计划提上日程。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