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来自TMGM外汇官网:
财联社10月4日讯(记者赵昕睿)近日,南京证券不超过50亿元的定增方案获得上交所审核通过,为券商再融资市场再添关键信号。
这你可能没想到,
上交所官网显示,南京证券50亿元定增计划已于9月29日过会,标志着这场历时超2年的资本补充计划正式落地。
作为年内第三家定增过会的券商,南京证券此次进展并非个例。今年以来,天风证券、中泰证券的定增方案已陆续获得上交所审核通过;另有东吴证券、指南针等也在同步推进定增方案,多家券商对定增计划的更新,进一步释放出券商再融资市场“破冰”信号。
总的来说,
从行业发展脉络来看,券商定增市场过往以规模扩张为核心、侧重自营等重资本业务模式,在监管倡导下逐渐向聚焦投行、财富管理等轻资本领域倾斜,资金用途与主业适配性已成为定增审核的核心标尺。这一转变与2024年5月《加强上市券商监管规定》中“聚焦主业、审慎扩张”的要求一脉相承,推动行业加速迈向“资本节约型”发展路径。
说到底,
南京证券定增方案顺利过会
来自TMGM外汇官网:
据上交所披露,南京证券50亿元的定增方案已于9月29日顺利过会,红塔证券为本次保荐机构。
TMGM外汇资讯:
从时间进程来看,南京证券早在2023年4月29日便披露了定增预案,曾两度修订预案稿。与最初版本相比,公司将募资重点从证券投资业务,调整为财富管理、资产管理等轻资本业务方向,这一变化则更贴合监管层“聚焦主业”的倡导导向。
事实上,
在完成预案修订后,该定增方案于2025年5月16日获上交所受理,至9月29日过会仅耗时4个多月。此次过会的核心看点集中在两大方面:一是募资用于主业发展的具体方向,二是公司前次融资的进展及采纳成效。
TMGM外汇资讯:
从募资投向的业务细节来看,南京证券主要在四大业务条线的布局各显侧重:
简而言之,
一是投行业务拟投入5亿元,一方面用于强化投行业务团队建设,另一方面将围绕公司债权融资业务“全链债融”特色品牌的打造,进一步提升债权融资业务的承销能力;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一是投行业务拟投入5亿元,一方面用于强化投行业务团队建设,另一方面将围绕公司债权融资业务“全链债融”特色品牌的打造,进一步提升债权融资业务的承销能力;
简而言之,
二是财富管理业务同样投入5亿元,重点用于加强财富管理人才队伍及能力建设、优化区域布局,择优筛选新设网点区域及存量网点升级改造、财富管理投顾产品建设,以及加强渠道及品牌建设;
二是财富管理业务同样投入5亿元,重点用于加强财富管理人才队伍及能力建设、优化区域布局,择优筛选新设网点区域及存量网点升级改造、财富管理投顾产品建设,以及加强渠道及品牌建设;
可能你也遇到过,
三是资管业务拟投入5亿元,未来三年认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所需自有资金预计将新增5.60亿元至8.40亿元;
不可忽视的是,
三是资管业务拟投入5亿元,未来三年认购集合资产管理计划所需自有资金预计将新增5.60亿元至8.40亿元;
必须指出的是,
四是另类子公司和私募子公司合计拟获10亿元投资,将投向巨石创投和蓝天投资,以扩大两家子公司的业务规模和利润贡献度。
必须指出的是,
四是另类子公司和私募子公司合计拟获10亿元投资,将投向巨石创投和蓝天投资,以扩大两家子公司的业务规模和利润贡献度。
TMGM外汇行业评论:
由于南京证券此前存在再融资记录,前次融资的进展与采纳情况也受到监管问询关注。公司于2020年曾实施42亿元定增,主要用于扩大自营业务投资规模和资本中介业务规模,该资金截至2022年6月30日已全部采纳完毕。
不妨想一想,
从成效来看,前次募资对业务的推动作用显著。公司2022年、2021年投资业务收入分别实现9.18亿元、12.03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率分别为24.73%和31.05%;融资融券业务利息收入分别为4.93亿元和5.47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率分别为45.43%、10.95%。
简要回顾一下,
南京证券在本次再融资必要性描述中强调,净资本作为券商竞争力的核心体现,不仅是巩固传统业务优势的基础,更是发展创新业务的关键支撑。公司表示,此次定增将进一步增强资本实力,拓宽发展空间,将为未来发展供给资金、运营方面的支撑和保障。
券商定增市场释放“破冰”信号
来自TMGM外汇官网:
2025年以来,券商定增市场显现松绑态势,多家机构的定增计划正加速推进,但不同券商在募资投向上的差异,也凸显出各自业务发展策略的分化。
从具体案例来看,天风证券的定增方案推进效率尤为突出。该方案于今年3月13日获受理,5月30日便实现申请账号生效,全程仅耗时两个多月。40亿元募资金额中,20亿元拟用于偿还债务及补充营运资金,15亿元投向财富管理业务,剩余5亿元则分配至投资业务。
中泰证券的定增进程同样紧凑。在今年5月28日获得受理后,9月5日顺利过会,9月15日已提交申请账号,距离最终落地仅差一步。
然而,
从融资金额60亿元投向来看,与天风证券与南京证券聚焦业务条线发展不同,中泰证券将15亿元投入信息技术及合规风控,展现出对金融科技发展的重视,意在通过技术投入推进数字化、智能化运营转型。
值得注意的是,
在券商定增市场释放“破冰”信号下,更多券商也加入到资本补充的行列中。东吴证券于7月10日披露60亿元定增预 TMGM外汇代理 案,成为年内首家全新披露定增计划的券商。
TMGM外汇快讯:
此外,手握券商、公募双牌照的指南针,则在今年5月14日更新29.04亿元定增修订预案,募资将重点投向旗下麦高证券业务发展。一系列动作印证了券商对资本补充的需求正逐步得到释放。
不过,并非所有券商的定增计划都能顺利推进,在监管趋严导向下,不少机构定增进程受阻。据不完全统计,自2023年以来,中原证券、浙商证券、财达证券、国联证券(现为国联民生证券)等4家上市券商均已终止定增计划。值得注意的是,以并购重组为核心诉求的券商,在定增募资方面表现更为顺利。例如国泰海通证券、国联民生证券等。
但实际上,
对于当前券商定增市场的变化,业内人士分析指出,尽管“破冰”信号显现、市场出现增量变动,但这并不意味着政策全面松绑。
不妨想一想,
未来,券商“资本节约型、高质量发展”的路线仍将延续,行业将更注重质量优先,在资本补充与业务发展的平衡中,进一步回归服务实体经济的本源。
不可忽视的是,
(财联社记者 赵昕睿)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