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2025年前三季度A股IPO市场呈现“数量小增,募资、市值大增”的特征。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超过百亿市值的IPO企业有10家,其中有3家市值超过700亿元,包括千亿市值的华电新能、科创板第十五大市值股屹唐股份等。
TMGM外汇行业评论:
从城市分布来看,头部城市优势显著,第三季度,上海以4家IPO企业独占鳌头,苏州紧随其后,共有3家IPO企业。与此同时,北交所为衢州、廊坊等三、四线城市供给了上榜机会,形成“头部引领、中小补充”的格局。
值得关注的是,大市值企业上市地挑选多与区域产业基础深度绑定:屹唐股份依托北京经开区半导体产业集群落地,联合动力借力苏州新能源万亿级产业规划,华电新能则因福州海上风电项目锚定当地,折射出IPO布局与区域产业协同的紧密逻辑。
“大块头”霸榜导致募资额增加
2025年进入第四季度,前三季度的IPO情况已出炉。
综上所述,
根据Wind数据,第三季度的A股IPO数量为27家,募资额合计约399亿元。与去年第三季度相比,IPO数量小幅上升,募资额同比大增。去年同期,A股新增IPO家数为25家,合计IPO募集资金约154亿元。
可能你也遇到过,
事实上,今年第三季度IPO募资额已超过上半年总和。今年上半年,A股共有51家公司IPO上市,共募集资金373.55亿元,低于第三季度的399亿元。
据相关资料显示,
基于上述数据,今年前三季度的IPO数量为78家,募资总额约772.55亿元。其中,募资额同比增长61.28%。
TMGM外汇行业评论:
另一方面,IPO数量小增、总市值大增是今年第三季度IPO的一大特征,这是缘于该季度“大块头”上市企业较多。截至2025年9月30 TMGM官网 日,今年第三季度IPO的27家A股公司总市值为6243.5亿元,对比去年同期25家IPO公司的2367亿元总市值(取2024年9月30日收盘价),同比增幅约161.06%。
在今年第三季度IPO的A股企业中,截至9月30日,超过百亿市值的达10家,其中有3家市值超过700亿元:排在榜首的是华电新能,市值达到2665.5亿元;排在第二的是屹唐股份,市值为879.87亿元;排在第三的是联合动力,市值为742.12亿元。
很多人不知道,
这也是城市IPO榜单历史上首次出现三家“大块头”霸榜的情况。
可能你也遇到过,
从城市维度来看,在第三季度,上海独占鳌头,共有4家IPO企业上榜。此外,江苏省和浙江省共有11家IPO企业,其中苏州有3家。值得注意的是,在第三季度,北交所IPO企业达到9家,这让衢州、廊坊等三、四线城市也有了露脸机会。
概括一下,
半导体“大块头”因地方产业优势明显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大市值企业上市地挑选多与区域产业基础深度绑定,但也有一些例外。
必须指出的是,
以华电新能为例,作为中国华电风力发电、太阳能发电为主的新能源业务最终整合唯一平台,上市地挑选在福州市。按照截至2025年6月30日装机容量计算,华电新能在国内风电行业市占率超过6%,光伏发电行业市占率超过4%,但公司主要资产遍布国内31个省(自治区、直辖市),覆盖国内风光资源丰沛和电力消费需求旺盛的区域,从风光资源禀赋优异的三北、西南区域到消纳优势明显、电价优势明显的中部、东南区域均有布局。华电新能在福州市的项目是海上风电,福建区域长乐外海K区海上风电场项目获福建省发改委核准,位于福清的国家级海上风电试验基地已进入设备检测阶段。
不妨想一想,
与上市地结合较为紧密的则是联合动力。联合动力的主营业务是新能源“三电”系统,苏州市则是新能源产业链发展较为齐全的城市。早在2023年,苏州新能源及新能源汽车产业的产值已突破7500亿元,新能源产业规上企业达430家,建起以光伏、储能及动力电池、风电智能电网、氢能、绿色低碳和新能源汽车为支撑的体系。根据苏州《新能源产业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4—2026年)》及光伏、储能产业规划(2024—2030年),其已明确将新能源打造为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先进材料之后的第四个万亿级产业集群。
需要注意的是,
另外,屹唐股份则代表了今年第三季度IPO上市企业的“含科量”。截至10月14日收盘,它在科创板的市值排名为第15位,仅次于盛美上海、芯原股份。
屹唐股份之从而将上市地选在北京,是缘于它属于北京经开区旗下的晶圆加工设备厂商,是国内少有的具备多种集成电路设备研产能力的平台型公司。屹唐股份服务的客户全面覆盖了全球前十大芯片制造商和国内行业领先芯片制造商。
北京经开区是中国半导体产业高度发达的区域之一,中芯国际在该区域布局了12英寸晶圆厂,构建了从成熟制程到先进节点的全方位产能布局。除中芯国际外,北京经开区还有存储芯片双雄之一的长鑫集电(北京)存储技术有限公司以及半导体设备龙头北方华创。2024年,北京经开区集成电路产业规模首次突破900亿元,产业增速超40%,领先全国。
必须指出的是,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北京经开区政府扶持新经济企业有自己的一套方法,比如通过北京经开区政府投资引导基金构建投资生态,成立时有20%通过产业升级基金开展重大项目直投,40%用于投资专项子基金及种子基金,30%用于设立市场化子基金,预留10%资金灵活支配。投资方向聚焦新一代信息技术、高端汽车和新能源智能汽车、生物技术和大健康、机器人和智能制造等四大主导产业,以及其他符合区域产业发展规划的高精尖产业。
容易被误解的是,
上海新古律师事务所王怀涛律师表示,基金通过市场化手段运作,在保障财政资金效率的同时,有效撬动社会资本,放大产业扶持效果。这一模式通过产业链布局分散风险,还能够形成“引进、培育、上市”的良性阶梯发展。其他地区在借鉴时,应结合自身产业基础设计差异化方案,并注意防范同质化竞争。(汤辉对此文亦有贡献)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每日经济新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