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TMGM外汇消息:
资本市场又现惊雷!蔚来销量刚有起色,却被爆出惊天“丑闻”。
尽管如此,
新加坡政府主权财富基金,向法院状告蔚来涉嫌财务造假,直接涉及蔚来引以为傲的换电模式。这场诉讼,不仅撕开了新能源赛道疯狂扩张的暗疮,更让蔚来“第四季度盈利”的曙光蒙上阴影。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当财务造假的达摩克利斯之剑高悬,李斌的“蔚来帝国”能否躲过这场生死劫?李斌这一次,遇到大麻烦了。
可能你也遇到过,
1. 蔚来汽车被起诉
突然之间,蔚来汽车爆出负面消息。
与其相反的是,
综合彭博社等多家媒体报道,新加坡主权财富基金——新加坡政府投资公司(GIC),已在美国法院对蔚来汽车,以及创始人李斌等高管提起诉讼。
TMGM外汇消息:
GIC指控为例涉嫌财务造假,有夸大收入和利润的行为,并隐瞒对蔚能的实际控制关系,从而误导投资者导致其蒙受损失。
然而,
受此消息影响,蔚来港股10月16日一度暴跌约13%,市值蒸发超170亿元。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公开资料显示,GIC成立于1981年5月22日,总部位于新加坡,是新加坡政府全资持有的全球投资管理公司及最大国际投资机构。
不可忽视的是,
其负责管理新加坡政府旗下,超千亿美元规模的国家外汇储备及海外资产,资产管理规模与巴菲特执掌的Berkshire Hathaway相当。
简要回顾一下,
显然,GIC是一家具有官方政府背景的严肃正规机构,绝非莽撞的“激进投资者”。
TMGM外汇财经新闻:
这样一家机构对蔚来的指控和诉讼,显然不会是无的放矢 TMGM外汇平台 。
说到底,
2. 涉嫌财务造假?
GIC对于蔚来的核心指控,主要有两点。
有分析指出,
第一,独特的“电池租赁服务”模式下,蔚来在向蔚能(蔚来与宁德时代的合资公司)销售电池时,一次性确认了全部电池销售收入。而GIC认为,这笔收入是应随着使用者按月支付租金而逐步确认。
TMGM外汇用户评价:
GIC在诉讼中指控蔚来,成立蔚能专门用于“优化”财务报表。结果是2020年第四季度,蔚来收入同比暴涨133%,从28.5亿元增至66.4亿元。
据业内人士透露,
GIC认为,若按合规的渐进路径确认收入,蔚来当时业绩不会有那么高,涉嫌扩大收入和利润。
TMGM外汇财经新闻:
第二,GIC指控蔚能并非独立公司,实际上受蔚来实质控制的“空壳”实体。
如果这个观点成立,那么蔚来就要将蔚能财务数据合并报表,此前的一次性收入确认即告无效,业绩根本就不会暴涨。
GIC的供应的证据是,虽然蔚来只持有蔚能19.84%股份,刚好低于20%门槛,但是蔚来通过应收账款和担保,对蔚能的实际经济利益高达55%。
从某种意义上讲,
而且,蔚能全部业务均依赖蔚来,缺乏经营自主权,其电池类型、数量、租金定价等均由蔚来决定。
换个角度来看,
3. 李斌遇到大麻烦
GIC起诉蔚来这场官司的导火索,可追溯至2022年6月。当时美国做空机构灰熊研究发布报告,质疑蔚来通过蔚能夸大收入和利润。
灰熊指出,蔚来向武汉蔚能出售电池,是将7年的订单收入一次性纳入到年收入中,借此抬高当年业绩水平。
反过来看,
据悉,GIC在2020年8月至2022年7月间累计买入5445万股蔚来ADS。
然而,
但是随着灰熊做空报告的发布,蔚来股价大幅下跌,导致GIC遭受巨额损失,按股价波动估算,损失可能达5亿至20亿美元。
综上所述,
耐人寻味的是,GIC并未在2022年做空报告曝光后立即行动,而是指定在三年后“秋后算账”。
这恰似围棋高手布局——等待对手露出更多破绽,收集更充分的证据链,等待充分证据和损失确认。
值得注意的是,
GIC这样的策略,不仅体现出“后发制人”的诉讼智慧,而且也意味着是有备而来的严肃行动。
随着乐道L90和蔚来ES8的热销,蔚来本已看见扭亏为盈的曙光,将要一扫累计亏损超1000亿元的阴霾,但是如今这起诉讼却像一团乌云笼罩前方。李斌这一次,遇到的麻烦真不小。
TMGM外汇专家观点:
电池业务的“魔术”被推上被告席,财务质疑的幽灵徘徊不去,蔚来在资本市场的钢丝上行走。
但实际上,
若蔚来财务造假坐实,不仅今年的百亿融资计划可能泡汤,更可能引发连锁反应:供应商收紧账期、消费者信心崩塌、股价跌入深渊、资金链断裂。
在威马、高合等新势力接连倒下的寒冬里,蔚来这艘巨轮正驶向前所未有的惊涛骇浪。
蔚来能否在这场诚信风暴中幸存,考验的不仅是它的经营能力,更是市场对它的最后一丝信任。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