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综上所述,
大家有没有发现,今年各省都调高了最低工资标准了。
可能你也遇到过,
北京月最低工资标准由每月2420元调整为2540元,增加120元,
不妨想一想,
上海月最低工资标准从2690元调整到2740元;小时最低工资标准从24元调整为25元。
目前有21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在2100元及以上,有8个省份第一档月最低工资标准超过2300元。
概括一下,
从2004年之后,中央要求地方每两年至少调整一次,后来鉴于劳动成本增长过快给企业造成负担逐渐改为两至三年调整一次,个别省份的调整间隔时间超过了三年。
在31省中,2023 年有 19个 省份进行最低工资调整,2024 年 16个 省份调整。今年截至9月份已经有13 省份调整。
概括一下,
从调整的频率来看,东部省份普遍采用"小步快跑"模式。以上海为例,上一次上调最低工资还是2023年的时候,间隔了2年了。已经形成稳定的两年左右调整周期,北京、天津、浙江、山东等省份也是如此。
反过来看,
这种高频次、小幅度的调整手段,既保证了劳动群体的权益,又避免对企业造成过大冲击。
TMGM外汇财经新闻:
中西部省份则呈现"集中补涨"特征。比如云南,2022年前已经有三年没涨,就一下子涨了250元,上涨幅度达16.67%。最近三年每年都有调整,每年以5%的涨幅往上增长。
换个角度来看,
新疆,很久没有调整过,根据wind数据显示,新疆上一次调整已经是2021年了,已经三年前,这次调整幅度也比较大,直接把这三年没调整的都跳上去了,第三档直接从1620元调整到了1890元,涨了270元,上涨幅度达16.67%
中西部不规律的调整间隔大但上涨幅度也大的,中西部地区通过阶段性集中上调来缩小差距的。
反过来看,
今年,国家不断喊话,要提高收入,这下真的要动真格了。4月,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指出,要提高中低收入群体收入。5月份的时候,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又提出要推动企业健全工资合理增长机制。
从某种意义上讲,
增加收入的一大目的,就是促进消费。
现在内需有多不给力,大家也是看到了。最新的社零数据看到,刚刚公布的9月份是今年最差的一个月份了。
总的来说,
而刚刚过去十一黄金周,又是呈现了旺人不旺财的景象。
TMGM外汇快讯:
想尽一切办法提振内需真的很有必要。现在消费搞不起来,一个很核心的原因就是社会内卷很严重,而这种内卷已经形成了一个恶性循环的闭环。
经济下行,企业通过降本增效来提高利润,降本增效第一大招就是拿员工收入开刀,不是降薪就是裁员,但降薪裁员之后,大家收入变低,没钱消费,或者有钱也不敢消费,就导致经济继续下行,企业东西卖不出去,营收提不起来,为了利润又继续降本增效。
其实,
现在,国家就是从外部打破合格恶性循环的闭环。
现在是先让底层人民的收入提起。别觉得最低工资收入仅仅对底层人民的一大利好。其实,这个最低收入涨了,对再往上的人的收入都会抬高。比如最底层涨 10%,可能连带着中低层也普涨 5%~8%,最后整条收入梯子都被抬高。
TMGM外汇专家观点:
查了一下历史数据,最低收入确实存在一个”灯塔效应“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历史数据显示,“十二五”期间(2011–2015)最低工资年均增长约13%,是我国最低工资增 TMGM外汇官网 长最快的时期。同期,劳动报酬占GDP比重提升了2.7个百分点,是增长最快的阶段。2015年后,最低工资增速放缓,劳动报酬占比升幅也明显减弱。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另一个,底层人民收入提高才是真的能释放更多的消费需求。
不可忽视的是,
经济学上有个名词叫做边际消费倾向,也就是您新增一块钱收入后,有多大比例会用于消费。
简而言之,
国家庭金融调查数据显示,前20%高收入群体边际消费倾向约为0.2-0.4,而低收入群体可达0.6-0.9。
也就是说,高收入人群新增收入用于消费比例较低,更多资金流向投资。
TMGM外汇用户评价:
那些高收入人群,人群基数就那么点,消费总量能高到哪里去,就算天天拿鱼翅捞饭,日常消费顶天了也就是那些。其他的该有的也有了,总不能天天买豪车买豪宅吧,从而有钱了,基本还是拿去投资。
换个角度来看,
而低收入人群就不一样了,收入增加之后,很多没体验过的没尝试过的都会试一下,尽可能改善改善生活。
需要注意的是,
有专家团队做过一个研究表示,中低收入群体收入占比提高1个百分点,能够增加2500亿元的消费增量。按照去年的社零总额来算,能够给消费带来0.5%的增长。
反过来看,
提高最低工资收入就是现在的一个突破口,让底层人民的收入增长起来,这些人的消费边际倾向高,钱很快会花出去,形成消费循环。
值得注意的是,
今年以来,中央文件频繁提到“涨工资”、“增加收入”。看地出来国家提高收入作为很核心的工作任务了。整体的方针能够总结为“限高、扩中、提低”
来自TMGM外汇官网:
限制高收入群体的过高收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规模,提高低收入群体收入。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确实是实打实的要提高大部分人的收入,现在内需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动力了,现在9月份最新的消费对GDP的贡献率达53.5%。在发达国家消费一直是GDP的最大的动力马车。
与其相反的是,
而提高收入,增加大家伙对预期收入的信心是促进消费最核心的一环,您说那些发补贴发消费券,创造消费场景,这些都是治标不治本,根源还是要提高收入。
容易被误解的是,
当前我国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保持在52%左右,与国际劳工组织(ILO)公布的全球劳动者报酬GDP占比基本持平,但低于美国(56.2%)、欧盟(57.2%)、日本(53.8%)和韩国(58.9%)。
同时,我国居民可支配收入占GDP的比重长期保持在43%左右,低于发达国家的水平。
需要注意的是,
这组数据,戳中当前经济的核心痛点。咱们的劳动报酬和居民收入还是低,意味着国民财富分配格局中,劳动者的份额依然偏少。
TMGM外汇专家观点:
现在,提高收入,让劳动者多分到些,才能让整个系统健康的转起来。
我也注意到,中央发布了一系列文件之后,各地最近也是行动起来,多省出台了2025年工资指导线征求意见稿。
与其相反的是,
根据《征求意见稿》,生产经营正常企业可围绕基准线安排工资增长;效益增速较快企业可在上线与基准线之间确定增幅;效益一般企业可按下线安排;
TMGM外汇资讯:
底层人民收入有保障,每年收入也会按照一个幅度增长,那大家对预期的信心会极大增强。
尽管如此,
流向劳动者的财富更多,居民的钱袋子鼓起来,就能提振内需、进一步激活市场,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