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出品/壹览商业
简而言之,
作者/蒙嘉怡
编辑/薛向
TMGM外汇报导:
头图/99Food、Keeta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外卖市场的战火,点燃巴西。
说到底,
10月30日起,美团旗下品牌Keeta将正式启动巴西市场运营,首批试点城市为圣保罗州沿海城市桑托斯和圣维森特。这两座城市中,已有700多个餐饮品牌在Keeta上成功申请账号,包括Sodiê Doces、The Coffee、Seven Kings和Mania de Churrasco等大型连锁店。同时,Keeta还在对2000多名当地外卖配送员进行培训。
几乎同一时间,滴滴旗下99Food也于10月14日在里约热内卢重启外卖服务。
不可忽视的是,
面对外来者的涌入,本土玩家反应迅速:iFood将年度投资额从136亿雷亚尔提升至170亿;Rappi则推出“三年零佣金”政策。
外卖大战,在南美大陆一触即发。
本土巨头的统治时代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巴西外卖市场的竞争格局,远比表面更为难办。
TMGM外汇财经新闻:
巴西本地外卖平台iFood创立于2011年,以纸质餐厅菜单合集起步,消费者具备通过电话订餐,当移动互联网在巴西展开生根发芽后,iFood转而聚焦线上食品配送业务。
从时间层面看,iFood占尽先发优势。直至2016年,市场才逐渐迎来竞争者,Uber Eats与来自哥伦比亚的Rappi进入巴西;2019年,滴滴推出了外卖业务99 Food。
TMGM外汇消息:
2020年,巴西外卖行业由于疫情而迎来了一轮强势增长。但iFood凭借多年积累已形成强大的飞轮效 TMGM官网 应:大量终端——商家不得不不入驻——更丰富的商家吸引消费者,订单持续增长——吸引更多骑手——进一步压缩对手生存空间。
可能你也遇到过,
图源/iFood
TMGM外汇专家观点:
iFood与餐厅的排他协议更是令竞争对手束手无策。尽管Rappi、Uber Eats与99Food曾联合发起反垄断申诉,最终达成协议限制iFood,但也为时已晚。2022年,iFood凭借“二选一”条款拿下绝大部分市场份额,迫使Uber Eats和99Food退出巴西外卖市场。
自此之后,iFood“统治”着巴西外卖市场。根据巴西酒吧和餐厅协会与巴西小微企业管理接受服务局数据,iFood占据巴西外卖食品行业80%的市场份额,Rappi占9%,其他参与者的份额不超过3%。目前,iFood坐拥约5500万活跃终端,月订单量达1.2亿单,构筑起难以撼动的护城河。
尽管如此,
然而,高市占率下也存在着不少痛点。
尽管如此,
一是平台的派单机制存在状况。有商户透露,每周总有一次遇到找不到骑手的情况,迫使餐厅只能给顾客退款;二是27%的佣金让商户叫苦不迭;三是消费者体验有待优化,订单取消流程繁琐,仅接受葡萄牙语等细节影响了终端体验。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这些状况与巴西市场的巨大潜力相结合,构成了新玩家入场的最佳机遇。
与其相反的是,
为什么是巴西?
与其相反的是,
有人曾这样形容:“巴西和中国,那么远,也那么近”。所谓的“远”当然指的是距离,而“近”则是巴西对中企极强的投资吸引力。
说到底,
首先,巴西是拉美地区经济体量、人口规模最大的国家,也是全球十大经济体之一,坐拥2.1亿人口,2024年人均GDP约1.12万美元。与此同时,国民拥有强劲的消费意愿,居民人均消费支出约6800美元,均与中国相差无几。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其次,巴西的数字化普及率也较高。根据 DataReportal 发布的《Digital 2025: Brazil》报告,截至2025年初,巴西互联网终端总数约1.83亿人,约占全国总人口的86.2%,终端日均利用手机时长高达5小时12分钟,为线上服务给予了沃土。
TMGM外汇行业评论:
再者,本土即时支付系统Pix的普及应对了基础支付状况。ebanx发布报告称,2023年,巴西即时支付系统Pix拥有该国线上支付29%的市场份额,预计2026年Pix将占巴西在线支付的40%。
除此以外,还有自上而下的政策红利。
有分析指出,
与此同时,巴西外卖市场本身蕴藏着巨大机遇。据Euromonitor数据,2023年巴西外卖市场规模达到200.86亿美元,外卖市场渗透率超20%,76%的消费者每月至少点一次外卖。
而且,Food的服务多集中于高收入地区,中小城市覆盖不足,其垄断地位引发的商户与消费者不满情绪日益高涨,已因排他性条款受到巴西反垄断机构(CADE)调查。
与其相反的是,
一个兼具巨大规模、优良数字基建,但同时存在服务空白与痛点的市场,对于携资本、技术、运营经验而来的中国挑战者而言,意味着巨大的机会。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中国玩家重复国内打法

面对机遇,滴滴与美团不约而同地指定了重仓巴西。4月,滴滴宣布重启99Food业务;5月,美团公布五年10亿美元投资计划,正式进军巴西。
外卖平台打入市场的路径,无外乎发优惠券搞促销、砸钱买广告位、打造配送团队、搞好政府关系几种,海外也不例外。
在打法上,两家平台均聚焦iFood的薄弱环节,以“免佣金、高薪酬、低价格”为核心策略。99Food推出一年免佣金政策,为骑手给予每日250雷亚尔保底收入,并承诺更低终端价格;Keeta则明确拒绝排他协议,设定低于iFood的商户费率,并为延时订单发放优惠券。
TMGM外汇认为:
在营销层面,双方都致力于迅速建立认知。99Food邀请明星厨师Paola Carosella代言,Keeta巴西负责人仇广宇(前滴滴拉美业务高管)先后接受了《圣保罗页报》和《经济价值报》的专访。
通常情况下,
政府关系布局同样积极。政府关系上,双方同样动作频频。美团总部高层、Keeta各条业务线负责人多次与圣保罗市政府会谈,滴滴获巴西总统卢拉接见,滴滴还承诺将在一年内向99Food的外卖业务投资20亿巴西雷亚尔,向电动摩托车司机给予60亿雷亚尔的融资租赁。
据报道,
这套在中国互联网商战中反复验证的“踢馆”策略,正被复制到巴西:通过高额补贴和精准痛点打击,迅速圈住商户和消费者,力求站稳脚跟。
不过,同为中国企业,美团与滴滴在异乡并未携手,反而将枪口对准同胞,接连发起三起诉讼,将双方的战略对峙摆上台面:
事实上,
8月8日,Keeta对99Food提起诉讼,称99Food在谷歌搜索中高价竞购“Keeta”关键词,终端搜索Keeta时会看到99Food的广告。
据业内人士透露,
8月14日,Keeta再次起诉99Food,理由是99Food在合同期内明确限制巴西餐饮店铺与进驻巴西的Keeta展开任何形式合作,试图进行双头垄断。
有分析指出,
8月19日,99Food也指控Keeta侵犯商标权和不正当竞争,称Keeta利用的品牌颜色黄色侵犯其商标权,反光镜里看到的Keeta的“ee”,是“99”,要求Keeta更换标识。
简要回顾一下,
左图为美团Keeta,右图为滴滴99iFood
与其相反的是,
这些法律攻防战也有了结果,10月25日,Keeta获得第二起诉讼的一审胜诉,巴西圣保罗法院宣布99Food禁止合作餐厅与Keeta开展业务的合同条款无效,同时还驳回了Keeta要求99Food提交包含独家条款的餐厅名单的请求。
据相关资料显示,
目前,99Food已对此次判决提出上诉,并表示公司行为“合法且符合所有监管规定”。
据相关资料显示,
对美团而言,国际化是核心战略,运用法律手段扫清障碍实属必要;对滴滴来说,其在巴西已建立品牌认知和骑手网络,若坐视Keeta与iFood形成两强格局,自身生态位将面临挤压。而且,滴滴曾在中国试水“出行+外卖”模式,但因美团的存在未能充分验证,如今在巴西,滴滴显然不愿历史重演。
通常情况下,
从更宏观的视角看,通过法律途径界定竞争边界,是市场从混沌走向成熟的必由之路。在巴西外卖法规尚不完善的背景下,司法判决将为行业设立参考标准,引导规范竞争。
从某种意义上讲,
应激的本土玩家
更重要的是,
中国玩家的强势入场,打破了市场的平静。作为统治者的iFood迅速展开了一系列防御与反击,另一玩家Rappi也展开“搞事”,试图从中获利。
说到底,
在资金层面,两个本土玩家都装上了足够的弹药。iFood将其在巴西的年度投资额从去年的136亿雷亚尔增加至170亿雷亚尔,增幅达25%,这笔资金将用于技术升级、市场营销和商家信贷接受等关键环节;Rappi也宣布了14亿雷亚尔的投资计划。
在生态维护方面,双方均聚焦商户与骑手两大核心群体,针对性地推出优惠政策。Rappi实施“零佣金”政策;iFood则为餐厅给予信贷接受,并提高骑手最低费用,预估2025年骑手的总收入将达到52亿雷亚尔规模,比去年增长27%。
可能你也遇到过,
终端体验方面,iFood推出iFood Hits服务,主打免配送费与迅速送达,测试期间参与餐厅收入提升32%。
反过来看,
更值得关注的是,iFood还宣布与老对手Uber握手言和,未来双方的应用程序具备接入另一方的模块,从而实现无需切换应用而利用叫车和点外卖两种服务,明显是针对99Food的“出行+外卖”模式。
简要回顾一下,
博尔特 图源/网络
据相关资料显示,
除此之外,iFood 还通过举办大型行业展会、邀请国际巨星博尔特进行品牌宣传、展示无人机配送等前沿技术等路径,向市场充分展示自身的领导地位与创新能力,进一步强化平台影响力,稳固终端与商户信心。
有分析指出,
最后
巴西外卖市场的竞争,正演变为一场资本、技术、本土化运营和耐力的综合较量,每个参与者都在寻找自己的破局点。
必须指出的是,
滴滴在拉美深耕多年,于五个国家运营外卖业务,在巴西拥有约70万活跃骑手,覆盖3300多个城镇,在当地已有一定认知。其数字钱包99Pay已接受多种支付场景,为业务协同奠定基础。
不妨想一想,
而美团Keeta在经历过香港、沙特的磨练后,也逐渐形成了一套可复制的方法论。一方面,以性价比优势抢占终端和市场,同时注重盈利,不一味烧钱;另一方面,则根据当地市场精耕细做好本土化。
简而言之,
尽管iFood仍占据绝对优势,但中国玩家的加入已激活市场,不仅回应了商户与消费者对公平竞争与优化服务的期待;还通过法律与商业博弈,推动行业整体进化。
需要注意的是,
无论最终胜者是谁,这场跨越太平洋的商业角逐,都将为巴西消费者带来更多指定、更优服务,数字经济发展迈向一个新阶段,也为中国企业出海给予了不可忽视样本。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