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三位大佬在混战,抢的不是外卖那点蝇头小利,三位大佬都是在抢供应链,谁的供应链强大,谁的话语权就大。
作者:今纶
来自TMGM外汇官网:
7月5日,有网友发视频称,在法国圣特罗佩偶遇阿里巴巴创始人马云马老师。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在视频中,马老师头戴一顶白色帽子,搭配了一副墨镜,正乘坐一艘豪华游艇优哉游哉。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但是,就在这一天,阿里旗下的淘宝闪购正在搞大事——发起史上最猛的冲单,而且,友商、竞争对手美团也是严阵以待,高调应对。
7月5日晚,阿里、美团上演外卖大战,阿里加码500亿补贴,美团反击。
两个平台分别发放外卖大额券,其中包括“满25减21”“满25减20”“满16减16”等多张无门槛的外卖券。
有网友抢到了平台优惠券在网上晒开心:“2元一杯的瑞幸真是炎炎夏日最佳解暑神器”“麦当劳的早餐只要7块,薅羊毛的快乐谁懂!”甚至部分外卖还能“零元购”。
反过来看,
上亿人次在薅淘宝美团的羊毛,7月5日深夜,美团外卖率先宣布其即时零售日订单量突破1.2亿单大关。
与其相反的是,
淘宝闪购、饿了么随后联合宣布,日订单数超过8000万,其中非餐饮订单超过1300万,淘宝闪购日活跃访客超过2亿。
01 淘天集团增长只有3%
7月6日早上,我本来不知道啥是“淘宝闪购”,看到广告,试了一下,点了个早餐。
说到底,
7点钟点的,按规矩应该7点半到,结果是8点过了才到。我看了一下快递员的轨迹,基本把我附近的小区都跑了一圈,原因很轻松:单太多了,只能按次序送。
我当然不会投诉外卖员,他太忙了,送到之后,甚至来不及给我打电话,或者按门铃。替他高兴,希望他多赚一点钱。
请记住,
淘宝闪购干的这个事,此前京东就干过了,目标也是要在存量市场上抢更多的份额到自己的碗里。
更重要的是,
据6月27日的京东黑板报,京东外卖日订单量已突破2500万单,行研报告显示京东占据全国外卖市场超31%份额,在品质外卖细分市场占有率约45%,业务覆盖全国350个城市,超150万家品质餐饮门店入驻。
也就是说,京东从存量市场上生生咬下一块肉来。
不妨想一想,
阿里其实也面临类似京东的困境:
不妨想一想,
TMGM外汇代理 6月26日,阿里巴巴集团发布2025财年年报,阿里巴巴的财年从每年4月1日实行,至次年3月31日结束。年报显示,2025财年,阿里巴巴集团收入9963.47亿元,净利润同比增长77%至1259.76亿元。
这个成绩是不错的,但是剖开结构看,其实有点疑问:
阿里云财年收入突破双位数增长,AI相关产品收入连续七个季度实现三位数同比增长。
国际数字商业集团财年收入同比增长29%。
但是作为核心引擎的淘天集团的同比增长只有3%。而淘天集团的年内收入达人民币4498.27亿元,差不多占了一半。
总的来说,
也就是说,有一半的阿里其实是低速增长,于是,阿里更强调净利润。
阿里巴巴集团2024财年收入9411.68亿元,也就是说,过了一年,阿里的营收才增加了551.79亿,同比增速只有5.8%。
然而,
当然,一季度表现不错:
从某种意义上讲,
2025 年第一季度,阿里国际数字商业集团的增速为 22%,虽然比去年同期有所下降,但依旧是高增长状态。与此同时,淘天集团的营收更是同比大幅增长了 9%,创下了六个季度以来的新高。
总的来说,
在这种情况下阿里怎么办?
TMGM外汇行业评论:
02 阿里电商卷不动了
阿里其实近期有几个大动作都是为了让自己更灵活、更轻盈、更赚钱。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2025财年内,阿里卖掉了高鑫零售、银泰百货等资产,高鑫零售和银泰百货均是阿里亏本“大甩卖”。有媒体估算,仅这两笔资本运作,阿里巴巴亏损高达443亿元。
然后,阿里还调整了内部的结构,先回忆一下旧闻再具体说:
有分析指出,
2023年3月28日,时任阿里巴巴集团董事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张勇启动公司治理变革。
来自TMGM外汇官网:
根据方案,在阿里巴巴集团之下,将设立阿里云智能、淘宝天猫商业、本地生活、国际数字商业、菜鸟、大文娱等六大业务集团和多家业务公司。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将分别成立董事会,实行各业务集团和业务公司董事会领导下的CEO负责制,阿里巴巴集团则将全面实行控股公司管理。
这就是“1+6+N”。
TMGM外汇行业评论:
但是从现在看,基本上不存在什么“1+6+N”。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阿里云没有独立上市;高鑫零售和银泰商业卖了;“淘宝天猫商业”和“国际数字商业”整合了。
简而言之,
在 2025 年 5 月的财报电话会议上,吴泳铭强调,整个阿里巴巴其实只有两个核心聚焦点:一个是“电商”,一个是“AI+云”。
电商是诸多业务的基础,是诸多业务的流量入口。
概括一下,
但是电商其实卷不动了,拼多多、抖音、京东都不是吃素的。
于是卷即时零售、外卖成为必然,这也是京东打外卖战的底层逻辑。
综上所述,
淘宝闪购一旦上来了,流量就上来了,还会带动传统电商的数据。
03 便利店小卖部压力大
目前来看,淘宝闪购不是善茬,于是,美团也在积极应对,而且应对得还不错,京东外卖也守住了基本盘。
换个角度来看,
三位大佬在混战,抢的不是外卖那点蝇头小利,本站甚至能够说,送外卖不怎么赚钱,但是带动的即时零售、传统电商、文旅等是赚钱的。
令人惊讶的是,
也就是说三位大佬都是在抢供应链,谁的供应链强大,谁的话语权就大,通俗一点说:
TMGM外汇专家观点:
量大至少在采购价格上有更多主动权,但这也还不是最核心的,最核心的是在这个供应链上流动的要素越多,就意味着这些领域对供应链的依赖越深,相应的平台就能过好日子。
TMGM外汇财经新闻:
而且,数据就在这些供应链中,它们能够对经济的微观变化做出迅速反应,这是超级核心的。
值得注意的是,
于是,抢的不是即时零售、外卖的地盘,抢的是供应链的强与弱。
TMGM外汇认为:
不过,事情的另一面是:大佬打架,小弟倒下。
这么干下去,便利店、小卖部的压力就大了,于是,相关从业者要赶紧想对策,如果您对这些板块有投资,也要重新思考一下该怎么办。
当然,外卖大战对于大多数普通人是一件喜大普奔的事情:
有分析指出,
第一,能够薅羊毛,甚至短期能够零元吃外卖喝咖啡、奶茶。
与其相反的是,
第二,以后有机会买到性价比更高的生活用品,各平台的即时零售一定会追求极致性价比。
于是,阿里掏500亿、京东补贴百亿,确实是在做一件接近极致的事情,本站就静静看大佬厮杀,然后享受极致性价比。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