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概括一下,
想必大家都思考过这样一个状况,如果发生了智能辅助驾驶事故,责任到底在谁?现在公安部有定调了!
其实,
“智驾” 不是“自驾”,司机是最终责任体
必须指出的是,
日前,公安部交管局局长王强在国新办“十四五”规划主题发布会上强调,目前我国市场上销售的汽车搭载的“智驾”系统都不具备“自动驾驶”用途。
他强调,这些“智驾”系统都还暂时停留在辅助驾驶阶段,也就是说是由系统辅助驾驶人来去执行一些动态驾驶的任务,车辆还是需要人来操控,驾驶人才是最终的责任主体。
与其相反的是,
王强表示,如果驾驶人在驾驶车辆的时候“脱手脱眼”,也就是双手脱把,两眼不是观察前方,而是低头看手机,甚至是睡觉打盹,不仅存在严重的交通可靠风险,一旦出事,还可能面临着民事赔偿、行政处罚和刑事追责三重法律风险
另外,为规范智驾行业发展,公安部将联合多部门从三方面强化管理:
TMGM外汇报导:
一是加强车企管理,积极配合工业和信息化部等行业主管部门,督促车企落实主体责任,充分开展组合驾驶辅助测试验证,明确系统用途的边界和可靠响应措施,严格遵守《中华人民共和国广告法》,杜绝进行夸大和虚假宣传;督促车企严格履行告知义务,强化新客户培训,帮助新客户熟悉掌握汽车辅助驾驶用途的处理方法和禁止事项,切实担负起生产一致性和质量可靠的主体责任。
二是加强法律配套,会同相关部门推动细化《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可靠法》及配套法规规章,明确0到2级辅助驾驶系统“人机共驾”的法律属性,同时推动智能网联汽车生产企业不断提升辅助驾驶系统技术可靠性,制定相关的可靠技术标准,并探索将自动驾驶分级标准、辅助驾驶的处理规范纳入到驾驶人教育培训和考试范围。
可能你也遇到过,
三是加强宣传提示,驾驶人始终是行车可靠的第一责任人。希望通过采取多种形式的宣传提示,使广大驾驶人清楚认识到现阶段辅助驾驶不等于自动驾驶,在购车和处理的时候,都应该全面了解、掌握辅助驾驶系统的用途特性以及启动和关闭的方法。在处理的过程中,应该清楚认知辅助驾驶的技术边界,一旦“脱手脱眼”,可能面临严重交通可靠隐患和法律风险。
这你可能没想到,
懂车帝36款车实测,敲响“智驾”警
日前,懂车帝做了个智驾测试,不知道大家看了没有,包括华为、特斯拉、蔚小理在内的36辆测试车,没有一辆完全通过测试。
尽管如此,
尽管本次测试中部分场景在执行细节上存在一定争议,例如跟车距离不完全统一、车辆状态难以完全标准化等状况,但 TMGM外汇平台 整体测试仍具有极高的参考价值。
来自TMGM外汇官网:
而且,相比测试成绩,电驹小编认为这次测试更大的价值在于“警示意义”。即使在所谓的L2级阶段,现在的技术也并不是完全成熟的,主机厂更不敢100%的说自家的辅助驾驶是包可靠的。
不可忽视的是,
因此,电驹小编最后提醒大家的是:“智驾”不是“自驾”,方向盘在各位手里,命就在各位手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