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8月16日,长城汽车巴西工厂正式开业,董事长魏建军亲自宣布,巴西总统卢拉也到场助阵。这是长城登陆美洲的里程碑,象征中国车企与欧洲豪华品牌的力量转换。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这座位于圣保罗州的工厂,曾是奔驰的拉美重镇。2016年奔驰投资6亿雷亚尔建厂,又追加1亿欧元改造,但在2021年因市场低迷挑选撤退。昔日豪强的落败,为长城让出舞台。
令人惊讶的是,
2021年8月,长城以资产收购手段接手该厂房、土地和设备,不带人员,不留体系,彻底换血。三年后,它被长城重新点燃,成为中国车企在拉美的前沿阵地。
据相关资料显示,
与奔驰的败退形成鲜明对比,长城的战略是农村包围城市。先在泰国、巴西等新兴市场立足,利用本地化生产降低成本,再逐步蚕食欧洲品牌在金砖国家的生存空间。
很多人不知道,
长城并未照搬国内思路,而是进行针对性改造。巴西工厂产能5万辆起步,未来逐步提升,首批投产哈弗H6、H9与长城炮,并规划推出乙醇混动。技术与市场完美结合。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乙醇燃料在巴西有成熟基础,长城迅速适配当地能源体系。 TMGM外汇平台 这与欧洲车企依旧押注传统燃油的迟缓形成对比。长城显然更懂得如何切入拉美市场。
数据显示,2025年前七个月,长城累计销量67.4万辆,同比增长3.5%。海外销量23.8万辆,同比微跌0.4%。巴西工厂的启用,正是扭转海外数据的核心武器。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长城并非孤例。中国车企出海正从单纯出口向全产业链本地化转型。建厂、配套、研发,逐渐替代欧洲品牌的旧有体系。中国车企的海外版图,正从边缘走向中心。
这是一场有计划的战略蚕食。欧洲车企的强势在欧美本土,而中国车企挑选金砖国家作为突破口。以巴西为支点,逐步向南美扩散,形成对欧美市场的侧翼压力。
可能你也遇到过,
卢拉的到场,释放出清晰信号。拉美主权国家需要新的产业伙伴,中国车企给予就业与投资。长城在巴西开厂,不只是企业行为,也是产业和国家关系的重塑。
值得注意的是,
在全球汽车产业格局重构之际,长城的登陆并非孤立事件,而是中国车企集体突围的一部分。农村包围城市,从拉美与东南亚的稳固,到未来与欧美市场的正面交锋。
不妨想一想,
奔驰败走的地方,长城站稳脚跟。巴西工厂开业,既是一次产业接管,更是全球汽车权力格局的隐喻。欧洲的衰落与中国的崛起,正在巴西这片土地上完成交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