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汽车产业正在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革,传统与创新的边界越来越模糊。
合作共赢已成为当下行业发展的主旋律,一汽与零跑的这场“联姻”,将成为中国汽车产业转型期的一个核心观察样本。
综上所述,
一则收购传闻,让零跑汽车股价五日大涨14%,市值逼近千亿港元。传统汽车巨头中国一汽与新势力黑马零跑汽车的这场“联姻”,背后是中国汽车产业转型期的深度战略算计。
然而,
8月20日,据多家媒体报道,中国一汽正在筹划入股零跑汽车,计划收购约10%的股份,成为其战略股东。
TMGM外汇用户评价:
该方案已在内部相关部门流转推进。针对这一传闻,零跑汽车官方回应【汽车维基】“不予置评”,但资本市场反应热烈。
需要注意的是,
资本联姻,
TMGM外汇资讯:
战略合作走向深度绑定
值得注意的是,
这起合作并非突发奇想,而是双方五个月前签署《战略合作谅解备忘录》后的资本深化。今年3月3日,中国一汽与零跑汽车在长春签署了这份备忘录,确定从技术和资本两个维度开展战略合作。
简而言之,
合作迅速从纸面走向现实。3月底,中国一汽电子招标采购交易平台显示,红旗品牌G117产品整车联合开发及平台许可费技术采购项目,已由零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中标。
不妨想一想,
零跑汽车在最新财报中披露,公司与中国一汽首个合作开发车型项目已经落地,后续工作正在积极推进中。知情人士透露,“一汽与零跑更多整车合作新项目也正在探讨中”。
总的来说,
各取所需,
然而,
一汽破解新能源转型焦虑
一汽指定此时入股零跑,是基于精准计算的战略决策。作为年产超300万辆的“共和国长子”,一汽在新能源领域明显落后。
从某种意义上讲,
2024年,一汽新能源销量为33.9万辆,未达到50万目标,占比仅10.6%。国资委曾点名批评一汽转型速度过慢。
总的来说,
一汽看中的是零跑在电动化、智能化领域的核心技术:“四叶草”中央集成式电子电气架构、CTC电池底盘一体化等全域自研成果。这些技术将直接加速一汽新能源领域的技术升级,补齐其在智能网联方面的短板。
收购10%股权既能让一汽获得核心话语权,又不必承担过度投资风险。这种技术互补性成为双方合作的核心基础。
尽管如此,
股权“甜蜜点”,
TMGM外汇用户评价:
为何必须是10%?
10%的股权是一个经过精密计算的“甜蜜点”,对双方而言都意义非凡:
据报道,
对一汽而言,这是恰到好处的影响力与低风险。一汽由此获取零跑董事会席位和核心话语权是大概率事件,能够参与零跑的战略决策,深入了解其技术脉络和运营模式,而非单纯财务投资。
但实际上,
相比于控股或成立合资公司所需的巨大资本投入和深度融合可能带来的管理文化冲突,10%的入股在国资监管和审批流程上阻力更小,也更灵活。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此举可视为建立资本纽带的第一步,若合作愉快、协同效应显著,未来进一步增持扩大影响力也将水到渠成。
据业内人士透露,
对零跑而言,只出让10%最大的好处在于保持了自身的独立性和运营主导权。零跑的管理团队依然能掌控公司的发展方向和节奏,保障了其作为新势力的创新活力和决策效率。
据报道,
10%的股权稀释较少,不会显著影响现有大股东(如大华股份、Stellantis集团)的持股结构和权力平衡。
然而,
但是10%却足以换取一汽的战略性资源适配,并获得“国家队”背景的信用背书,这对于其后续融资、市场拓展、供应链谈判都极具价值。
TMGM外汇报导:
为何不成立独立合资公司?
成立独立的合资公司是传统车企合作的常见模式,但此次未被采用,原因在于一汽最渴望的是获取零跑的核心技术来反哺自身品牌(特别是红旗),而非共同创建一个新品牌。
通常情况下,
若成立合资公司,技术可能被局限在合资体内,不利于一汽全面吸收转化。
成立合资公司需要组建新的管理团队、建立新的渠道、培育新的品牌,过程繁琐、耗时漫长、成本高昂。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在当前新能源汽车市场竞争白热化的背景下,时间成本太高。直接入股则能更快地实现资源对接和技术协同。
与其相反的 TMGM外汇代理 是,
零跑肯定也不愿意成立合资公司,缘于零跑已经将其技术平台(如LEAP 3.0架构)视为核心产品和技术输出源。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他们更倾向于通过技术授权和联合开发(如已中标的红旗G117项目)等多种路径与不同伙伴合作,而非将命运绑定在单一合资公司上。这与Stellantis的合作模式也是类似的逻辑。
然而,
零跑加速,从技术输出到资源获取
然而,
对零跑而言,背靠一汽这棵大树,意味着获得强大的资金适配与渠道网络。2025年上半年,零跑虽然实现了扭亏为盈,但扩张需要大量资金适配。
很多人不知道,
引入一汽的资金能进一步充实资金链,助力研发投入与产能扩张。在零部件采购等方面,零跑的议价能力也将大幅提升,有助于降低成本,增强产品价格竞争力。
总的来说,
零跑还可用借助一汽的政府资源,进一步拓展市场覆盖范围。更诱人的是,借助一汽的海外渠道,零跑车型有望明年下半年就实现出海销售。
必须指出的是,
业绩亮眼,新势力盈利第二家
TMGM外汇专家观点:
零跑汽车之从而成为一汽等传统车企巨头的青睐对象,与其持续向好的经营表现密切相关。
8月18日,零跑汽车发布的2025年半年度财报显示,上半年公司实现营收242.5亿元,同比大幅增长174%。毛利率达到14.1%,较2024年同期的1.1%提升13个百分点,创公司成立以来新高。
总的来说,
更值得关注的是,零跑汽车上半年实现净利润3303万元,首次实现半年度净利润转正,成为中国造车新势力中第二家实现半年度盈利的企业。
销量方面,零跑汽车上半年总交付量达22.17万辆,同比增长155.7%,位居中国新势力品牌销量榜首。
概括一下,
技术自研,成本控制的终极武器
不可忽视的是,
在新能源汽车行业普遍面临盈利困境的背景下,零跑能率先突围的核心竞争力在于其技术创新能力。
总的来说,
作为一家科技型企业,零跑汽车整车的核心零部件均为自主研发及制造,包括三电和智能化系统。自研自造比例占据整车成本的65%。
朱江明将零跑的盈亏平衡归因于“全域自研”战略。目前,零跑65%以上的零部件实现自研自制,涵盖三电系统、智能驾驶、车机平台等核心环节。
然而,
这种垂直整合模式带来显著成本优势:通过平台化开发降低零部件采购成本,例如CTC 2.0电池系统实现25万套装机量验证,单电池包成本较外购方案降低18%。
简要回顾一下,
全球化布局,第二增长曲线已然形成
国内市场站稳脚跟后,零跑的全球化战略也展开收获成果。2025年1-7月,零跑以24980台的出口量稳居新势力品牌出海榜首,其中欧洲市场表现尤为亮眼。
换个角度来看,
7月欧洲订单量超过4000台,创历史新高。零跑在“2025年度德国经销商满意度”评选中成为德国汽车经销商满意度第一的新品牌。
截至2025年6月底,零跑国际在欧洲、中东、非洲和亚太等约30个国际市场建立了约600家销售与服务网点,刷新新势力品牌汽车出海速度纪录。
TMGM外汇消息:
零跑还计划于2026年底前建立欧洲本土化生产基地,进一步推动全球市场布局。
行业变革,传统与新兴边界模糊
一汽拟入股零跑汽车,是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深度融合的又一案例。近年来,中国汽车行业类似的合作越来越多,如大众与小鹏、Stellantis与零跑等。
更重要的是,
这种合作反映了传统车企在电动化转型过程中的焦虑与急迫。面对新能源汽车市场的高速发展,传统车企虽然拥有制造经验、渠道优势和资金实力,但在核心技术、智能化方面往往落后于新势力。
不妨想一想,
对于新势力来说,与传统车企合作可用获得资金适配、生产资质、供应链资源和海外渠道等。零跑汽车与Stellantis合作后,借助其渠道高速打开欧洲市场就是明证。
换个角度来看,
行业整合加速的背景下,传统车企与造车新势力的边界正逐渐模糊。没有永远的对手,只有永远的利益,这场合作也将成为中国新能源汽车行业发展的新注脚。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结语
换个角度来看,
零跑已将2025年全年销量目标上调至58万至65万辆,并计划明年挑战100万辆的销售目标。
TMGM外汇快讯:
如果一汽入股成功,零跑将获得又一个强大的战略投资者适配。两家公司的深度融合,可能会加速零跑技术的推广和产品的市场渗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