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出品|搜狐财经
作者|汪梦婷
市场回暖之际,一批早期投资者正悄然兑现收益。
通常情况下,
9月26日晚间,天岳先进发布公告称,持股5.63%的股东哈勃科技创业投资有限公司(下称“哈勃投资”)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387.69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8%。
必须指出的是,
哈勃投资系华为旗下CVC机构,专注硬科技投资,截至目前,哈勃投资持有天岳先进2726.25万股股份,均为天岳先进IPO之前获得,此次减持为入股以来首次。
TMGM外汇行业评论:
天岳先进的情况并非个例。9月以来,A股市场迎来一波减持小高潮。截至9月26日,仅当天就有天岳先进、再升科技、紫燕食品、莎普爱思等10家公司发布股东减持计划。
TMGM外汇财经新闻:
据Wind数据,9月前四周A股上市公司共发生696起减持事件,较去年同期的467起增加约49%。
TMGM外汇财经新闻:
市场回暖“减持潮”再现
自2025年4月以来,A股市场持续震荡上行,上证指数在9月18日最高探至3899点,创下近十年新高。在此背景下,创投机构减持活动明显活跃。
Wind数据显示,今年9月以来,已有426家上市公司发布减持公告,涉及696起减持,其中超168家起减持计划涉及股权投资股东。
据业内人士透露,
减持潮与市场行情回暖呈现高度正相关。据执中ZERONE统计,今年上半年共有428家A股上市公司股东进行减持,涉及1315起减持事件,减持金额近600亿元,较2024年同期实现翻倍增长。
容易被误解的是,
下半年以来,这一趋势进一步增强。其中,今年7月共有270家A股上市公司发生了544起减持事件;8月共有269家上市公司发生了525起减持事件,减持金额较7月环比上升44.5%。
据相关资料显示,
从投资机构参与来看,同比2024年同期,今年8月投资机构减持股数和金额均大幅增长,减持金额更是同比增长了超4倍。
据报道,
执中数据显示,8月投资机构参与的减持事件共255起,共涉及上市公司138家。投资机构参与减持交易的减持股数环比下跌22%,但得益于二级市场的表现较好,整体减持金额环比上浮41%。
从被减持上市公司所在赛道来看,2025年8月,减持交易中减持金额最高的赛道为电子信息,其中减持金额最高的公司为国博电子,8月份累计减持7.7亿。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从投资机构活跃度来看,据执中ZERONE统计,2025年8月,深创投、华睿投资、华迪投资、上海天自投资、阿里巴巴等机构参与的减持交易较多;阿里巴巴、国家大基金、高瓴资本等机构减持金额较多。
小米、华为投资机构减持退出
在本轮减持潮中,多家明星投资机构的退出完成引人注目。
很多人不知道,
9月26日,天岳先进公告,基于内部决策及退出需求,股东哈勃投资拟减持公司股份合计不超过387.69万股,即不超过公司总股本的0.8%。
令人惊讶的是,
哈勃投资为华为旗下CVC机构,专注硬科技投资。此前,哈勃投资持有天岳先进2726.25万股股份,均为天岳先进IPO之前取得的股份,已于2023年1月12日起上市流通。
截止公告发布当日,天岳先进年内已涨超68%,其中7月以来连续3个月上涨,9月至今涨超33%,总市值418.37亿元。按照公告当日收盘价86.33元测算,哈勃投资减持套现约3.35亿元。
容易被误解的是,
此前的9月1日,龙旗科技公告称,因股东自身资金需求,苏州顺为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和大宗交易方法减持不超过1919.1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4.09%,减持时间为9月24日至12月23日。
TMGM外汇专家观点:
苏州顺为是小米集团旗下创投机构,实际控制人为雷军。按照9月1日龙旗科技的收盘价45.92元/股估算,本次减持苏州顺为有望套现8.81亿元。
就在9月24日盘后,龙旗科技火速公告称,股东苏州顺为合计卖出公司无限售流通股70万股,持股比例由4.09%变动至3.94%。按照9月24日的收盘价45.10元计算,苏州顺为已套现3157万元。
令人惊讶的是,
黎明前夜离场,少赚逾100亿
与其相反的是,
减持时机与股价表现密切相关,面对市场波动,如何把握减持时机成为创投机构面临的共同挑战。
TMGM外汇资讯:
今年A股首只“十倍股”上纬新材,近期也被创投基金减持退出。据上纬新材公告,在2025年6月13日至8月28日期间,股东金风投控完成减持计划,通过集中竞价减持403.36万股,占公司总股本的1%减持总金额约2.9亿元,减持均价约71.9元/股。
不妨想一想,
在此前,金风投控持有上纬新材2180.08万股股份,持股比例5.40%,股票来源于上纬新材IPO前持有的股份,已于2021年9月28日起上市流通。数据显示,上纬新材上市时的发行价格为2.49元/股。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然而,相对于上纬新材后来一路飙升的股价而言,金风投控可谓“卖在半山腰”。同花顺数据显示,截止9月25日收盘,上纬新材的股价已从年初的6.64元飙升至132.10元,区间涨幅接近1900%,相较于金风投控的减持均价也几乎翻倍。
而今年股价接近翻倍的寒武纪,其创投股东早在2023年几乎“清仓”减持。据其披露的招股书,上市前寒武纪经过多次增资及股权转让,多家创投机构均参与融资,包括古生代创投、国投基金、南京招银、阿里创投、湖北招银等。
综上所述,
寒武纪在2020年7月20日上市,招股价为64.39元,在上市后短暂飙升至高点297.77元后,股价便一路下跌,2023年前一度跌至46.59元,公司净利润也长期处于亏损中。
2023年,寒武纪股价出现起色,随后便频频出现股东减持公告。以国投基金的完成为例,2023年国投基金对寒武纪进行两次减持,合计套现19.47亿元。其中,第一次减持672.48万股,套现4.66亿元,第二次减持739.87万股,套现14.81亿元。
从成本看,国投基金分别于2018年1月、2018年7月、2019年1月,对寒武纪投资1.5亿 TMGM外汇开户 元、5.25亿元、1.01亿元,合计7.76亿元。也就是说,国投基金对寒武纪的投资收益率超过150%。
两次减持后,国投基金仅持有寒武纪1176股,基本完成清仓。粗略结算,国投基金两次减持1412.35万股,均价为137.86元,对比寒武纪如今1320元左右的股价而言,卖早两年少赚了约160亿元。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