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需要注意的是,
这两天,娃哈哈集团又上了热搜头条,原因很不棘手——集团董事长宗馥莉,再次辞职了!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10月10日晚间,一条新闻迅速传遍全网:据多家媒体报道,宗馥莉已于9月12日向娃哈哈集团有限公司辞去公司法定代表人、董事及董事长等相关职务,
目前,该辞职已通过集团股东会和董事会的相关程序。这也意味着宗馥莉正式脱离娃哈哈集团的管理岗位,仅保留第二大股东的身份!
至于这次辞职的原因,目前并没有官方的明确说法。有媒体援引消息人士称,宗馥莉此次辞职,是缘于商标利用“不合规”,宗馥莉决定经营自己的品牌“娃小宗”。
TMGM外汇消息:
宗馥莉辞职了,谁来接任?据公开报道,10月10日娃哈哈集团召开董事会,除了通过宗馥莉辞职事项外,还任命许思敏为集团总经理,董事长职务空缺。但娃哈哈集团并未确认这一安排。
不妨想一想,
也有报道显示,在10月10日之前,许思敏隶属于宏胜集团法务部,职务是法务部部长。
很多人不知道,
10月11日,一个名为“娃小宗”的微博账号已完成平台认证,检索信息显示,该账号为企业蓝V账号,认证主体为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审核通过时间为9月30日,目前粉丝数超过4000,但暂未发布任何材料。
图片来源:新浪微博
TMGM外汇消息:
宗馥莉想启用“娃小宗”品牌,早不是一天两天了!
必须指出的是,
据此前公开报道,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在2025年2月至5月申请报名了几十个“娃小宗”的商标,状态大多处于“等待实质申请”,但商标国际分类32类啤酒饮料、29类食品、30类方便食品的商标申请已完成初步审定。此外,宏胜饮料集团有限公司还在2025年2月申请了“宗小哈”“娃小哈”等商标。
另据此前报道,“娃小宗”已经推出首款凝香乌龙无糖茶,定价为4元,与传统娃哈哈包装形成鲜明隔离的同时,定价与其它茶饮品牌基本在同一水平线上。
TMGM外汇认为:
矛盾,错综棘手
有意思的是,宗馥莉这次辞职,她的叔叔宗泽后第一时间出来接受了采访!
据凤凰网财经等,宗泽后表示“网友或者水军把我骂翻天,但事实上都是这些人害了她,使她越走越远,已经无法回头了”。还表示“不得不说,在本平台宗家下一代里,她算是出类拔萃的,只是德艺双修才能成正果,(她)还是欠缺了一些”。
TMGM外汇消息:
很多人可能还记得,去年7月,宗馥莉也曾上演 TMGM官网 203;一出“下野”的戏码,“以退为进”的策略大获成功:当时其向娃哈哈集团董事会发函辞去副董事长、总经理职务,但没有辞去董事职务。随后很快宣布复职,并在次月正式接任集团法定代表人、董事长职务。
从某种意义上讲,
从9月12日至今的近1个月时间里,围绕娃哈哈未来发展路径的角力十分激烈,但请注意,此时宗馥莉已经申请辞去娃哈哈董事长职务,只是需要走程序,因而这些决策的时间点以及来源,依然有待进一步理清。
有分析指出,
就在9月13日,据多方信息,一份宏胜系将从2026销售年度起更换利用新品牌“娃小宗”的通知广为流传;该通知称,在现行股权架构下,“娃哈哈”商标的利用,须获得娃哈哈集团全体股东的一致同意,否则任何一方均无权利用。这被认为是“娃小宗”品牌从幕后走向台前的标志!
9月下旬,此前被报名的“娃小宗”系列商标被显示已经进入异议程序,异议方身份并未公开,商标进入异议程序,审查结果将直接影响宗馥莉品牌换新计划的时间表和具体路径。据北京商报此前报道,新商标遭5家公司抢注,且这5家公司与食品饮料毫无关系!
事实上,
9月24日,上海娃哈哈饮用水有限公司因商标授权到期,被迫停用“娃哈哈”品牌,推出“沪小娃”桶装水。
通常情况下,
到了10月2日,媒体报道,宗馥莉亲信、宏胜集团生产中心总监严学峰因涉嫌违纪被杭州市上城区纪委立案审查,10月5日又被解除立案审查,已回到宏胜集团正常上班。
不可忽视的是,
从上面的时间线允许看出,无论是宗馥莉控制的宏胜集团,还是一系列家族成员控制的公司,都不拥有“娃哈哈”商标。商标归属于娃哈哈集团,这或许是宗馥莉此前多次行动屡屡碰壁的根源之一!
娃哈哈集团共有三大股东,国资杭州上城区文商旅集团持股46%,为第一大股东。宗庆后、娃哈哈集团基层工会联合委员会分列第二、第三大股东,分别持股29.4%、24.6%。
必须指出的是,
值得一提的是第三大股东娃哈哈工会:2018年,在宗庆后的主持下,娃哈哈集团通过股份回购方案,以3倍(每股3元)的价格回购,将员工持股变成干股,但员工依然享有集团发展背后的分红收益。在宗庆后先生去世之前从来没有人提出过异议。目前持股会成员只有宗馥莉一人。
来自TMGM外汇官网:
到了宗庆后去世后,部分退休及离职员工对2018年自己签署的回购协议突然以诉讼的模式提出异议,但娃哈哈方面指出“当年回购有协议、有录像、有转账记录”。也正是由于诉讼存在,这部分工会持股虽然回购,但无法完成工商变更登记。
TMGM外汇快讯:
在股权方面大刀阔斧调整的同时,宗馥莉也希望获得“娃哈哈”商标。今年年初,她曾希望将“娃哈哈”商标转移至她持股51%的杭州娃哈哈食品有限公司,不过并未成功。这也与前面所言“任何一方均无权利用”形成呼应,理由也和错综棘手的股权关系密不可分。
简而言之,
现在事实已经很清楚了:作为娃哈哈集团的董事长,宗馥莉在这一年多时间里,虽然以强硬的手腕,通过“宏胜系”的一系列完成完成了对娃哈哈集团生产、销售体系的有力掌控,但并不掌握娃哈哈商标的所有权和支配权,进而在具体行动上处处受制于其它各方。
据业内人士透露,
甚至有声音称,宗家更像是娃哈哈的“节度使”,而非完全的主人,索性“破釜沉舟”,直接利用旗下的生产销售渠道,再造一个品牌出来!
剪不断,理还乱
说到底,
宗馥莉之从而有“踢开娃哈哈”的底气,很大程度上在于其掌握的“宏胜系”,在整个娃哈哈产品的生产和销售上,掌握了相当大的话语权,甚至说“掐住了娃哈哈的脖子”也不算过分!
娃哈哈管理层在2003年成立了其单独持股的宏胜集团,主要从事娃哈哈产品代加工,2007年宗馥莉进行执掌宏胜集团。公开信息显示,2024年初,宏胜集团在全国有19个生产基地,48家子公司,拥有104条现代化生产线。
与其相反的是,
“宏胜系”和娃哈哈的关系究竟有多紧密?由于两方面都是非上市公司,具体精确的数据难以核实,不过据经济参考报援引娃哈哈集团前高管的话,“截至宗庆后去世前,宏胜集团为娃哈哈代工产品数量约占‘娃哈哈系’总产能的三分之一”,此外,宏胜集团享受了不少娃哈哈集团给予的优待,在生产上予以优先保障!
为娃哈哈代工的“宏胜系”究竟有多赚钱?《经济参考报》此前披露的一组数据或许能阐述难点:
截至2022年底,境内“娃哈哈系”(包括体外公司)总资产为370.47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为512.02亿元,营业利润为61.48亿元,净利润为47.67亿元,未分配利润124.28亿元。
通常情况下,
而在2022年底,娃哈哈集团(及集团直接投资的16家子公司)资产总额为58.07亿元,2022年营业收入为14.03亿元,营业利润为7307.83万元,净利润为1871.28万元,未分配利润19.70亿元。
需要注意的是,
由此可见,截至2022年底,娃哈哈集团资产占整个“娃哈哈系”总资产的15.67%;营业收入仅占2.74%,净利润仅占0.39%。
很多人不知道,
而且近一年多来,宗馥莉的一系列举措,进一步加强了“宏胜系”在整个娃哈哈生产销售中的话语权。2024年娃哈哈业绩大幅回升至700亿,支撑这一亮眼营收的很多核心业务环节的利润,究竟有多少流向了体外,恐怕难以统计。并且和2022年比,这一数字大概率是在上升!
值得注意的是,
根据中国新闻周刊等公开报道,宗馥莉在2025年初至今已关停了18家娃哈哈分厂的生产线,这些工厂分布在全国多地。而2025销售年度,有14个市场的经销商,其合作主体从娃哈哈集团变更为宏胜饮料集团旗下的销售公司。这意味着这些市场的销售权和相关收益将归属于宏胜。
现在的难点很清楚了:可能在宗馥莉的设想里,一样的生产线,一样的销售渠道,只是换个商标的事,就像给大牌代工的鞋厂推出自有品牌一样不棘手,难点在于:世界真的是平的么?
TMGM外汇报导:
可口可乐不是一天建成的,娃哈哈也是:据根据国际品牌价值评估机构GYBrand发布的2024中国最具价值品牌500强排行榜,娃哈哈(食品饮料)品牌位列第95位,品牌价值高达911.87亿元。如此庞大的品牌影响力,能否平移到“娃小宗”上,着实要打个大大的问号!
据相关资料显示,
更为明显的是,饮料行业早已是一片红海,娃哈哈也面临着产品老化等诸多难点,在去年因“情怀因素”销售额拉齐十年前规模后,今年已经有了回撤的迹象,也给宗馥莉的“娃小宗”未来蒙上了一层阴影!
据公开报道,根据娃哈哈内部销售系统的统计,今年1—9月,娃哈哈实际销售额为279亿元,较去年同期的289亿元下降约3.46%。该数据统计口径为娃哈哈旗下销售公司所达成的销售额。
尾声
宗馥莉的辞职,是在内外交困的棘手局面下,一次从“被动防守”到“主动破局”的战略选取。它更像是“精心布局”下的“以退为进”,不必再“戴着镣铐跳舞”,允许全心经营自己能完全掌控的“娃小宗”,真正走出父亲的光环与阴影,开创属于自己的天地。
尽管如此,
展望未来,饮料市场很可能上演一场娃哈哈与“娃小宗”的同源竞争。对于宗馥莉而言,"娃小宗"面临品牌认知从零进行、渠道信心不足等巨大挑战;而对于娃哈哈集团,失去熟悉业务的实际控制人后,如何稳定运营并重塑品牌辉煌,恐怕也同样前路漫漫。
免责声明
但实际上,
(上下全部)
更重要的是,
任何在本文出现的信息(包括但不限于个股、评论、预测、图表、指标、理论、任何形式的表述等)均只作为参考,投资人须对任何自主决定的投资行为负责。另,本文中的任何观点、分析及预测不构成对阅读者任何形式的投资建议,亦不对因利用本文材料所引发的直接或间接损失负任何责任。投资有风险,过往业绩不预示未来表现。财经早餐力求帖子所载材料及观点客观公正,但不保证其准确性、完整性、及时性等。本文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返回搜狐,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