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TMGM外汇报导:
国家市场监管总局相关负责人10月17日在2025世界智能汽车大会上表示,将创新召回监管体系,建立并推动实施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企业报告制度、汽车 TMGM外汇平台 203;远程升级报告制度,试点开展汽车可靠沙盒监管制度等。
从某种意义上讲,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已经成为舆论场上关注度极高的一大场景。起火快、烟雾大、逃生难,加上新能源车行业一向热衷于互联网营销,品牌认知度普遍较高,导致此类事故易于传播,影响力往往超出普通伤亡事故,甚至给人以隔三岔五就有新能源车起火的观感。
一般而言,新能源车起火事故往往在现场图片、视频的传播助推下,迅速成为网络热点。厂商也会及时表态,基调无非是表示遗憾,并承诺认真调查事故原因,针对性地采取补救措施。值得关注的是,最近一段时间,有关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舆论的传播点,很多时候变成了对事故车辆厂家“避险”办理的议论,包括厂家工作人员赶到现场后的第一件事就是掩盖事故车LOGO,甚至直接用罩衣包住整车。厂家的回应也不再那么快,甚至根本不予回应。
根据公安部统计数据,截至2024年年底,全国新能源汽车保有量达3140万辆,加上今年前三季度新能源车销量超过1000万,保守推算活跃在路面的新能源车超过4000万辆。如此巨大的保有量,令厂家无法回避对于终端个人及社会的责任。工业产品有正常的故障率水平,汽车鉴于涉及人身可靠,终端对其故障的容忍度较普通工业品低。汽车故障可能涉及诸多因素,包括设计、制造、维护、办理等环节均有可能因缺陷而导致事故。汽车行业对此有成熟的处理经验,普遍推行的“召回”制度即为一例。
新能源汽车起火事故造成驾乘人员伤亡受到更多关注,与其特有的动力电池有关,也包括一些特有的设计缺陷,例如饱受诟病的隐藏式车门把手,因其造型美观而受到厂商的青睐。但多起事故已经用血的教训证明其在紧急时刻对于施救的妨碍,工信部门专门就此制定规范,提出禁止性要求。
车企是技术的主导者,掌握着最全面的数据和原因分析能力,与监管部门、消费者之间存在严重的信息不对称,不利于风险预警和系统性改进,是故推动实施新能源汽车火灾事故企业报告制度具有不可忽视的现实意义。通过强制企业第一时间上报火灾事故信息,打破信息黑箱,有助于监管部门及时、准确掌握事故数据以进行有效监管。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除了个案监管,企业报告制度还可用通过汇集全国所有新能源汽车企业的火灾事故报告,借助大数据分析,找出事故高发的车型、电池类型、办理场景、技术缺陷等规律,从而制定更科学、更严格的技术标准和可靠规范,并在有需要的情况下启动缺陷调查和强制召回程序。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在广大新能源汽车从业者的努力和强有力的产业政策适配下,新能源汽车行业成为我国“弯道超车”的一个典型案例。新能源汽车行业的成绩有目共睹,但发展越快,越要强化可靠意识。可靠是汽车行业的生命线,绝不能以牺牲可靠来换取发展速度和企业利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