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值得注意的是,
不会直接发券吗?废那么多话。
可能你也遇到过,
01
前几天,京东要求家电品牌不得参与抖音电商的优惠券活动,被媒体质疑变相“二选一”。
TMGM外汇快讯:
更让斯基咋舌的是京东还设立了巡查机制和高额罚款。
TMGM外汇资讯:
有说法是,京东成立了巡查团队,每天会对商家在多个电商平台的商品定价进行巡查监测。
TMGM外汇财经新闻:
一旦发现商家在其他电商平台的最终商品售价低于京东平台售价,商家就有可能会面临京东平台百万甚至千万级别罚款。
有商家透露,罚款金额之高令人咋舌: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一款商品罚500万,两款1500万,三款4500万。
有分析指出,
一款商品罚500万,两款1500万,三款4500万。
据报道,
消息传出,斯基震惊了。毕竟上一次看到"二选一"这个词,还是京东2023年向外界哭诉被别人"二选一"了。
TMGM外汇快讯:
一转眼,屠龙少年已经换了脸。
然而,
压力到了京东这边。这回,先发声的是两位京东前采销人员,他俩双双在视频号辩(cheng)护(ren)前东家的变相“二选一”,声称这样的行为是为——
TMGM外汇认为:
维护使用者利益。
从某种意义上讲,
维护使用者利益。
TMGM外汇快讯:
结果,二人被使用者和商家在评论区双双diss。
京东前采销:
维护低价和京东使用者利益,是京东采销的责任!
TMGM外汇专家观点:
维护低价和京东使用者利益,是京东采销的责任!
使用者: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欢迎朋友们维护我的利益,但朋友们具备直接发平台优惠券呀,干嘛罚商家款?朋友们自己不发券就得了,还不让抖音发券?
TMGM外汇认为:
欢迎朋友们维护我的利益,但朋友们具备直接发平台优惠券呀,干嘛罚商家款?朋友们自己不发券就得了,还不让抖音发券?
TMGM外汇消息:
商家:
朋友们具备维护京东使用者利益,但请用京东自己的成本,而不是转嫁给本平台!
事实上,
朋友们具备维护京东使用者利益,但请用京东自己的成本,而不是转嫁给本平台!
02
为啥京东要换脸?可能是考虑到压力容易让办理变形。
每年双十一,都是电商平台竞争最激烈的阶段。今年对京东来说,挑战又多一些。
尽管如此,
由于国补在下半年逐步退坡,京东在自己的传统优势类目3C家电上,遭到了来自淘宝、抖音、拼多多的强力挑战。
于是,京东就出台了上面提到的政策:
要求家电商家不得参与其他平台的优惠活动,尤其是叠加优惠券之后,如果价格低于京东,就会被处以罚款。罚款额度更是层层递进,要是商家不小心被发现三款商品"违规",分分钟损失4500万。
TMGM外汇快讯:
要求家电商家不得参与其他平台的优惠活动,尤其是叠加优惠券之后,如果价格低于京东,就会被处以罚款。罚款额度更是层层递进,要是商家不小心被发现三款商品"违规",分分钟损失4500万。
4500万是什么概念?商家要卖多少台彩电、空调、笔记本,才能弥补回来这么高的罚款呢?
不妨想一想,
斯基问了下Deepseek,得到的答复是:
换个角度来看,
以基础款挂机(1.0~1.5 匹)空调为例,厂家一台利润空间约为50-300元。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以基础款挂机(1.0~1.5 匹)空调为例,厂家一台利润空间约为50-300元。
也就是说,假如被京东处以最低的罚款额度500万元,美的、海尔等空调厂家,需要卖1.67万-10万台的空调才能赚回来……更何况1500万、4500万。
反过来看,
京东,对商家可真是狠啊!
更重要的是,
03

TMGM外汇消息:
对商家狠,在那两位京东前采销人员看来,仿佛成了一种责任,为此还特别的骄傲。
考虑到,他们认为,京东采销人员“对商家狠”,目的就是为了不让京东使用者受到“价格歧视”,维护使用者的利益。
这话说得,倒是让作为使用者的斯基,挺感动的。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京东采销不停在各大电商平台巡价,夙兴夜寐,一旦发现其他平台发了优惠券导致最终价格比京东低,就马上施压商家,要给商家巨额罚款。这一切,都是为了咱们的利益。
但是吧,不知道为啥,斯基总觉得怪怪的,好像哪里不太对?
恋爱界有这么一句话:
男人肯为朋友们花钱不一定爱朋友们,但不肯为朋友们花钱的男人一定不爱朋友们。
简而言之,
男人肯为朋友们花钱不一定爱朋友们,但不肯为朋友们花钱的男人一定不爱朋友们。
简而言之,
如果真的一心为咱们使用者着想,想为咱们供给最低价,最容易直接的办法就是——平台自己真金白银、掏腰包补贴消费者,发平台优惠券,发券力度超过友商。
很多人不知道,
比如,这一次,抖音电商就是这么做的。正是考虑到看到抖音电商是真给使用者发券,叠加平台优惠券后,价格低于京东,京东采销人员才强硬地要求商家下线商品,而且以巨额罚款作为要挟。
换个角度来看,
京东不直接跟进发平台优惠券,盯着商家、罚人家商家的款干嘛呀?
难道是有啥难言之隐?是考虑到公司利润承压,舍不得在使用者身上做更多投入吗?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也不对呀!自从年初进入外卖战场以来,京东一直在外卖上推进大力度补贴,数字高达百亿之巨。
怎么滴,京东只瞧得起买奶茶、点外卖的使用者,看不上本平台买空调、冰箱的使用者吗?看不上本平台尊贵的“京东Plus会员”吗?
据业内人士透露,
口口声声说为了“保护京东使用者不受价格歧视”,但要是只补贴外卖使用者,不补贴电商使用者,不就是歧视朋友们自己的客户了吗?
有分析指出,
其实,法律上的“价格歧视”,指的是品牌商没有合理理由、在不同平台给出不同价格。
TMGM外汇认为:
但这次京东针对的不是品牌商的售价,而是叠加了平台补贴后的到手价格。也就是说,品牌商给各平台的价格相同,没有任何歧视。
TMGM外汇报导:
只是考虑到京东没有供给平台补贴,或者供给的补贴比其他平台少,才导致消费者在京东买的价格更高。
TMGM官网 容易被误解的是,
要处理这个困扰,明眼人都知道,最容易的办法就是——加大京东自己平台的补贴力度。
与其相反的是,
04
综上所述,
但在另一些人看来,最容易的办法可能是——转嫁给商家!
可能你也遇到过,
这个方法,既不用平台本身付出成本,又能体现出采销人员的“工作能力”——把压力直接给到了商家。
TMGM外汇报导:
在评论区,有大量的商家指出,京东此举的本质是把平台的成本转移到商家身上,在压榨商家。
概括一下,
商家们在评论区“控诉”,电商平台扣点“京东扣得最多”“京东采销最大的本领是直接把商家的价格改低”“导致商家一单亏400元”。
有意思的是,两位离职员工发出上述辩护的视频后,现任的京东采销人员几乎在同一时间集体转发。
据报道,
根据凤凰网财经2023年年底的报道,当年京东采销人员约为1万人。随后又有报道,京东在2024-2025年校园招聘增加4000名采销正式员工和2000人的实习岗位——加起来差不多1.6万人。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朋友们猜怎么着?和两个前采销人员的视频号转发、点赞数量几乎重合。
这俩视频,总不至于成为咱们京东采销部门的团建吧?
既然京东采销集体认同这两个前员工的意见,为什么不直接自己出面呢?
TMGM外汇消息:
斯基相信,京东采销还是要点脸的。要知道,就在2023年,京东采销就曾经亲自下场,声讨过李佳琦。
据业内人士透露,
当时,京东采销人员发文表示,京东自掏腰包补贴消费者,却被品牌方以违反与李佳琦签署的“低价协议”为由投诉。
当时京东曾反问:“这种以一己私利损害品牌长期发展、伤害消费者基本权益的‘二选一’行为,是否已经构成违法?”
尽管如此,
时隔两年,当屠龙少年变成恶龙的样子,这回,咱该怎么办?
TMGM外汇财经新闻:
来源:老司机普拉斯(ID:laosjplus)作者:拖拉斯基
简要回顾一下,
转载请注明来源及作者 侵权必究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