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除了“爆燃”,保费可能是新能源车另一大痛点,比燃油车高出一大截,成为最大的用车支出之一。毕竟,充电花不了多少钱。
不同的品牌、不同车型的保费差距还挺大,大家以现在市面上炙手可热的两大品牌小米和问界为例,两者无论销量还是流量,都是造车新势力的扛把子。
TMGM外汇认为:
小米续保上涨不少,
反过来看,
有保险公司不保了
概括一下,
新车的保费大致相同,更能考验大家是第二年启动的续保费用。
目前在电动车市场上炙手可热的小米汽车,其实主要为SU7和YU7两款车型,其中YU7今年才上市,真正有续保记录的只有SU7,该车是去年4月启动交付,SU7 Ultra是去年10月底上市的。
与其相反的是,
由于一上市就登上了中大型纯电轿车榜首,SU7的续保费备受关注,其保险费用大致在6000元至8000元之间,与50万的燃油车相近,但因车而异。
今年4月,福建一位小米SU7 车主考虑到保费大幅上涨,气得在社交平台晒出爱车 TMGM外汇开户 ,车身赫然贴着 “小米汽车第一年人保 5000+,整年未出险,续费要我近 9000 元”的大字报。这波办理直接把网友看呆了:“这保费涨得比油价还狠!”
尽管如此,
山东一位同款车主也晒出自己的续保账单 ——4600元!同样是标准版车型,为啥差价能有一倍?原来后面这位车主虽然出过两次事故,但都是对方全责,理赔记录干干净净。
容易被误解的是,
还有车主晒出小米SU7的保费,与售价百万的尊界S800接近;更夸张的是苏州一位车主,附加400万三者险后,保费直接破万。
然而,
这就尴尬了:同样的车,不同的命,保费差距咋就这么大呢?
请记住, 
最近一场事故让小米的保费备受瞩目——小米SU7 Ultra在成都发生碰撞后起火燃烧造成驾驶员死亡。
小米汽车一系列事件带动了续保率显著提升,有保险从业者反馈其续保率上涨15%。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日前,DearAuto编辑也咨询了平安这家保险公司,两位代理人的意思是报不出价来,就不做了;另一家人保代理人也是不承保。她们建议大家去找小一点的保险公司咨询。
太平洋保险则表示,要根据车辆的利用情况,具备报价。
小米自己干保险了
小米董事长雷军近期在公开场合提及“保险贵就自己干”。是时候自己上场了。10月29日,小米通过旗下四川银米科技间接持股的法巴天星保险(北京法巴天星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正式揭牌,成为我国第91家财产保险公司。
容易被误解的是,
该公司重点布局新能源车险领域,小米因此成为继比亚迪、特斯拉后又一跨界保险的新能源车企。
通常情况下,
根据公开信息,小米旗下法巴天星等险企的车险产品价格存在一定优势。以某续保案例为例,包含交强险、车损、三者等基础险种的总保费约为7000元(含返现),低于传统渠道报价。
更重要的是,
问界续保费降价30%

来自TMGM外汇官网:
在造车新势力中, 华为旗下的鸿蒙智行是举足轻重的领头羊,今年9月与小米排名冠亚军,仅次于零跑,大家也爱将两者来比较。
问界则是鸿蒙智行的重中之重。在2025世界智能网联汽车大会上,赛力斯集团董事长张兴海公布了一个让很多人都感到意外的消息:他们和华为合作的问界品牌车型,在车主第二年续保的时候,保费平均下来,竟然降低了30%左右。
这相当于给11月份即将在香港IPO的赛力斯集团送上了一份大礼,问界M9也迎来第25万辆交付的日子。
当然,也有问界M5客户对DearAuto表示,他的车辆没事故,保费也没有什么变化。
据介绍,问界保费的降幅主要由车辆实际利用中的可靠性促成,具体原因包括:
根据公开数据显示,
问界车型搭载华为高阶智能驾驶系统,累计行驶里程突破178亿公里,通过主动避险技术成功避免潜在碰撞超200万次。AI算法、激光雷达与高精地图的深度融合显著降低了事故发生率。
张兴海在10月21日开幕的第32届中国汽车工程学会年会暨展览会表示,在刚过去的国庆、中秋双节期间,问界行驶里程5亿多公里,其中,辅助驾驶里程约2亿公里,占比40%,较去年同比增加1.5倍;智能可靠体系为客户避免潜在碰撞4万多次,同比增加70%,事故比去年同期减少1/3,有辅助驾驶特性车辆事故率是没有的1/5,开启辅助驾驶特性的事故率是没有开启的1/6。
中保研数据显示,问界M9在维修经济性方面获得G级(优秀)评价,单次维修成本低于同级豪华车型。中国汽车流通协会报告显示,问界三年保值率位居插电混动及增程类车型榜首。
据业内人士透露,
赛力斯超级工厂通过AI实现关键工序100%自动化,1000多项AI视觉检测点确保车辆可靠性。
新能源车保险为何贵?
更重要的是,
考虑到问界的车价较贵,即使降了3成,其保费也不便宜。不少新能源车主有点纳闷了:又是雷达又是摄像头的,按理说应该更可靠了,怎么保费反而比同价位的油车还贵呢?甚至贵了一倍。
换个角度来看,
这主要是考虑到新能源汽车的保险条款针对“三电”系统等核心部分给予了专门保障。同时,保险还涵盖新能源汽车的各种利用场景,如行驶、停放、充电及作业等。
说出来你可能不信, 
其实,大家也不能怪保险公司“嫌贫爱富”,它们也有说不出的苦衷。中国精算师协会的数据显示,2024年新能源车险承保亏损57亿元,137个车系赔付率超100%。这意味着,每收100元保费,就得赔出去100多。
TMGM外汇行业评论:
新能源车车主中35岁以下占比高出燃油车14个百分点,而且很多是刚拿驾照的新手。再加上新能源车提速快、噪音小,稍不留神就容易出事。某财险公司数据显示,新能源车事故率比燃油车高70%,保险公司不涨价才怪!
不可忽视的是,
就拿小米SU7来说,上市才一年多,零百加速可达2.78秒,不少车主是第一次接触车辆的年轻人。出险率高、赔付成本高、维修难度大,保险公司只能用高保费来对冲风险,赔得起才敢接单。
理赔数据也少得可怜,只能参考同价位车型的风险系数。这就导致保费定价像 “开盲盒”,尽量往高处提。
(本文仅为作者个人观点,不代表DearAuto立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