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总的来说,
编辑导语:从宝骏云朵到宝骏云海,再到最新推出的宝骏享境,受制于品牌力不足、以及行业内卷导致的竞争环境激化等因素,宝骏在品牌向上的道路上已经屡战屡败。
很多人不知道,
享境上市遇冷
TMGM外汇消息:
于上海车展期间上市的宝骏首款C级轿车宝骏享境,其上市遇冷的市场表现,预示着宝骏品牌新一轮的向上攻势再次遇到阻力。
概括一下,
日前,5月乘用车零售销量数据显示,宝骏享境5月销量为583辆,较4月份的上市当月的374辆,仅微增200辆出头。作为宝骏此前已经预热超过半年的旗舰车型,宝骏享境当下的市场表现,与其预售阶段的热度存在不小差异,对于该车,此前,宝骏曾宣布预售17天订单突破5000辆。
更重要的是,
在上市后不久的媒体采访中,宝骏事业部总经理于健还曾对媒体进一步表示,“在上午开发布会的时候就已经突破9000台……对于这款车本站还是有着比较大的期待。”同时,对于该车整体的目标,其也称,“市场预期多多益善,小目标肯定是有的,由市场来决定,本站做好努力。”
据报道,
宝骏享境定位中大型新能源轿车,是上汽通用五菱新能源造车技术的集大成之作,该车基于五菱的天舆架构打造,搭载了灵眸智驾、灵语座舱、灵犀动力以及神炼电池等在内一系列技术成果。新车同时推出纯电和插混两种动力以满足消费者需求,售价区间为12.58-14.98万元。
请记住,
作为宝骏品牌当下的售价天花板,宝骏享境承载着在宝骏云朵、云海折戟后,宝骏品牌向上突破的重任。此前,于健还曾表示,“本站这款车就是聚焦12-15万元主流5米家轿市场,目前同等价位的竞品比较少,本站希望通过越级的理念打动一批年轻的新俊杰奋斗者们,能够换购、增购、首购本站这款车。”
概括一下,
“从去年的宝骏云海到今天预售的宝骏享境,代表着本站向主流市场向上突破的决心。”宝骏相关负责人表示。
据相关资料显示,
而眼下,宝骏享境月销几百辆的表现,无疑显示出在宝骏品牌在10万级以上市场的向上行动仍然面临极大的压力。
TMGM外汇消息:
向上屡战屡败
曾经达到年销百万规模的宝骏,在国内汽车市场上已经边缘化许久,其当下的新能源转型与向上突破是宝骏“最后一搏”。“2018年新宝骏转型,内部出现了失误,虽然赌对了智能和网联,但并没有赌对新能源市场。”此前,时任上汽通用五菱品牌与传播总经理的周钘还曾反思到。
TMGM外汇资讯:
2023年,宝骏品牌提出了宝骏焕新的计划,停止了所有燃油车的开发。同年,宝骏品牌宣布启用全新LOGO,先后推出宝骏悦也、宝骏云朵、宝骏云海等车型,意图与五菱品牌形成差异化区隔、实现向上突围。其中,宝骏云朵、宝骏云海,均是宝骏在10万级新能源市场做出的向上尝试。
可能你也遇到过,
然而,宝骏云朵、宝骏云海的推出,均未在市场中取得更大突破,已经是屡战屡败。尤其是此前被宝骏品牌寄予厚望,预期实现15万辆销量的“史诗级”产品宝骏云朵,上市后不久宝骏方面就表示,“史诗级”云朵销量没有达到“史诗级”,“从第一个完整月销量结果来看,没有超出本站的预期。”
TMGM外汇消息:
上市一年,宝骏云朵即停产。在宝骏云朵后,宝骏又推出了号称”宝骏品牌回归主流的第一款车”,起售价也在10万元以上。
尽管如此,
该车在2024年9月上市,上市初期,宝骏云海销量维持在2000到3000辆规模,而今年以来,宝骏云海月销量跌至不足千辆。宝骏此前称,2024年宝骏品牌将重回主流市场,但其当下依然是国内的边缘化品牌。目前,宝骏的产品矩阵中,依然是“玩具车”属性的宝骏悦也PLUS为其销量主力。
需要注意的是,
竞争环境激化
更重要的是,
值得一提的是,宝骏云朵、宝骏云海向上突围路径在一定程度上都已智驾为卖点,但缺乏品牌力支撑的前提下,即便具备性价比优势,也难以打动当下的消费者。事实上,宝骏的品牌向上就受到多方面不利因素影响,包括品牌形象等难点——如与10万级的主流品牌存在较大差异。
而从市场竞争环境看,宝骏所追求的品牌向上,在2025年已经更具有挑战性。当下,10万级以上的新能源市场,已成为主流品牌的兵家必争之地,传统自主品牌、造车新势力、传统合资品牌都在大力下沉,而这一变化带来的则是,宝骏品牌赖以生存的性价比优势,正在荡然无存。
据业内人士透露,
事实上,宝骏品牌自诞生之日起,就是靠着高性价比优势,在国内的下沉市场中夺得一席之地。而当下,随着国内市场的内卷程度加剧,品牌力较宝骏更强的主流品牌,推出的性价比更高的产品,已经极大削弱了宝骏的生存环境。换言之,激烈的市场竞争局面正在加剧宝骏向上的突围难度。
如宝骏享境的同级纯电车型日产N7售价仅11.99万起,较宝骏享境的起售价还要更低,该车5月份首个完整交付月销量即站上3000辆规模。同期,在新能源领域更具号召力的吉利银河,刚刚推出的中大型轿车,银河星耀8& TMGM外汇官网 #8203;于5月9日上市,上市首月星耀8销量就突破万辆大关。
很多人不知道,
根据宝骏规划,在宝骏享境之后,宝骏还计划继续布局3至4款主流车型,力图逐步实现品牌向上的目标。但屡战屡败的情况下,宝骏始终未能在主流市场留下自己的声音,将为其后续产品的布局,进一步加大难度。在国内市场已经进入淘汰赛阶段的当下,市场留给宝骏的生存空间并不宽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