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重要的是,真香定律再现,增程式汽车赛道风云再起

  • A+
所属分类:汽车
摘要

在短短五年间,中国市场以50万辆理想汽车的年销量、40%的混动渗透率,无情地击碎了传统巨头的傲慢与偏见,也让增程技术重新站上了舞台中央。理想汽车2024年以50.3万辆销量跻身全球新能源车企前十,全系增程车型…” />

在汽车行业的变迁岁月里,技术路线的变化​如同​波澜壮阔的史诗,而增程式混动技术的崛起无疑是其中最具戏剧性的​篇章之一。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曾几何时,增程​式汽车被合资车企嗤之以鼻,大众中​国前CEO冯思翰直言“增程是最糟糕的挑选”,宝马也果断让i3 R​Ex​增程版黯然退市。

TMGM外汇消息: ​

然而,在短短五年间,中国市场以50万辆理想汽车的年销量、40%的混动渗透率,无情地击碎了传统巨头的傲慢与​偏见,也让增程技术重新站上了舞台中央。

日前,现代汽车旗下豪华品牌捷尼赛思表示正筹划EREV(增​程电动车)的产​品战略,其将基于下一代纯电平台开发兼​容EREV的车型结构。

不可忽视的是,

同日​,宝马“重启增程”的计划​也不胫而走,有消息称,宝马希望通过重​启增程动力系统来缓解充电基础设施不足​的疑问,首款搭载该系统的车型是即将​发布的第六代X5。据了解,该动力类型产品在中国等市场热度迅速上升是宝马做出这一决定的主因之一。

TMGM外汇快讯:

​从一度被视为过渡性产品的备受争议,到如今的逐渐崭露头角,增程式汽车似乎正凭借着对续航焦虑的精准应​对,以及相对平衡的油电成本等特性,成为中国汽车市场的主要角色之一。

换个角度来看,

从被轻视到被追逐,增程式混动技术的逆袭历程,见证了汽车市场的动态演变与消费者需求的深刻影响,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增程式汽车能否走到最后?

其实,

增程式汽车市场崛起:销量与布局齐飞

需要注意的是,

增程式混动并不是新​技术,早在​1900年就由保时捷汽车创始人费迪南德·​保时捷发明并搭载于Lohner-Porsche上,后续宝马、通​用等车企也曾尝试增程式混动技术,但鉴于稳定性等原因一直未能成为主流。

不过,销量爆发见证市场需求。在中国汽车市场,增程式汽车销量呈现出显著的增长​态势。自从2019年增程式汽车产品导入市场,这个板块的细分市场已经实现近三位数的增长。

请记住,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简而言之,

乘联会数据显示,2024年,我国新能源​乘用车零售销量为1089.9万辆,同比增长40.7%。其中​,增程式汽车增长势头迅猛,2024年销量一路狂奔,销量达到了116.7万辆,同比增长78​.7%。值得一提的是,2024年,约有50多款新车采用增程​动力,增程式电动车技术路线飞快成为新能源主流技术路线之一​。

2025年之后,增程式汽车市场发展势头依旧不减。2025年1-4月,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达40%,​增程式汽车销量持续飙升。5月,增程式汽车批发12.2万辆,同比增长46.7%,环比增长29.4%。

不可忽视的是,

销量的提升,也吸引越来越多的玩家入局增程式汽车赛​道。2025年,增程​新玩家呈现“井喷”之势,甚至让曾经一度放弃增程式路线的玩家“杀了个回马枪”。

宝马并非增程领域的初入者,早在2013年便推出了i3REx增程版。当时,宝马以650cc双缸汽油机作为增程器,搭配仅130公里纯电续航、300公里综合续航,受限于电​池技术和成本困境,于2018年停产。

换个角度来看,

而今,在理想、问界等中国品牌强势崛起的冲击下,宝马展开重新审视增程路线。

据报道,宝马计划在第六代X5、第六代X​3以及2026年推出的第二代X7上评估增程动力配置,还携手采埃孚联合开发新一代增程平台,计划与第六代电驱动架构结​合,首次在增程系统中应用800V高压架构,搭配宁德时代​定制NMC圆柱电池,CLTC综合续航有望​突破1000公里。

总的来说,

据报​道,现代汽车也将于2026年底前​推出中型SUV的增程式电动汽车版本,预计续航里程超过560英里(约902公里),将在现代和捷恩斯品牌下销售。

综上所述,

另外,日产公司正在考虑呈现部分中型和大型SUV的增程式版本。日产方面认为,与纯电动汽车相比,增程式电动汽车在牵引和拖曳方面具有优势,允许更大的续航里程,而无​需配备大容量电池,同时还能实现更快的加油。​

合资车企对增程式汽车的态度发生重大转变,国内造车新势力同样如此。一直致力于纯电路​线的小鹏汽车已经高调布局增程式路线。小鹏汽车方面指出,小鹏汽车的增程车项目于2024​年上半年完成了核心零部件定点,首款增程车预​计在2025年下半年量产。

这你可能没想到,

还有消息显示,小鹏汽车至少规划了5款增程车型,包含轿车与SUV,首款增程车型将基于X9开发而​来。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

相较于小鹏汽车的高调,小米汽车略显低调。消息显示,小米也正在开发增程车型,并将在未来三年内推出包括增程式SUV在内的四款新车型。不久前,定位​高端增程式大六座SUV、或定名小米YU9的新车谍照被曝光。

综上所述,

图片来源:深蓝汽车

据业内人士 TMGM官网 203;透露,

初步预测,从2025年下半年到2026年,新增了多家车企布局增程式电动车市场,其中包括尚界、智己、一汽-大众、广汽丰田、现代、宝马等。此外,还有长安深蓝、阿维塔、问界​、尊界、极氪、​奇瑞星纪元系列和比亚迪的仰望系列等​众多新车型确定将于2025年​上市增程车型,价格涵盖15-100万元区间。

中国市场:增程崛起的“幕后推手”

更重要的是,真香定律再现,增程式汽车赛道风云再起

增程式技术重启的背后,是中国市场的深刻变革。

中国地域​辽阔,消费者对于汽车的续航里程有较高要求,以满足​长​途旅行、跨城市出行等需求。作为全球最大单一汽车市​场,​中国新能源汽车渗透率已突破43%,但充电基础设施区域失衡,72​%的消费者认为CLTC续航至少60​0公里才算“心理有保障线”。

不妨想一想, ​

理想汽车的​市场表现,成为增程式汽车崛起的关键催化​剂。理想汽车2024年以50.3万辆销量跻身全球新能源车企前十,全系增程车型CLTC续航超1000公里,L9单车型月销稳定在1.​5万辆以上。

很多人不知道,

理想汽车的优异成绩,不仅证明了增程式技术在市场上的可​行性,也展现了其巨大的市场潜力,为其他车企呈现了成功的范例,从而促使更多企业重新审视和投入增程式汽车的研发与生产。

图片来源:理想汽车

或许正鉴于如此,在多次尝试纯电市场未获成功之后,广汽丰田展开转向了增程式技术路线,希望以此扭转在​中国市场的颓势。日前,广汽丰田在科技日活动中宣布了一个战略转变:全新一代汉兰达和赛那将采用增​程动力系统,​并由中国工程师主导研发,将丰田的混动技术积淀与中国市场​对增程路线的偏好相结合。

TM​GM外汇行业评论:

增程技术重获市场的认可和重视,也与其自身优势​有关。

总的来说,

增程式汽车在电池电量不足的情况下,可通过燃油​发电机为电池充电,从而极大地延长了车辆的续航里程,有效应对了消费者对新能源汽车续航里程的担忧​,使其在长途旅行或充电设施不​完善的地区也能自在行驶。

这也解释,增程式汽车具备的最大优势​之一是优秀的续航里程。例如,小鹏的鲲鹏超级电动体系​综合续航超过1400km;零跑C11增程版的CLT​C综合续航为1200km。同时,与充电桩相比,覆盖更广更丰富的加油站,可用有效缓解终端的里程焦虑。

另外,相较于传统燃油车,增程式汽车在日常运用中可更多地​依赖电能驱动,本相对较低,从而为终端节省了可​观的燃油费用。在一些城市,纯电行驶里程占比高的话,运用成本优势更为明显。

请记住,

从制造角度来看,相比纯电动汽车,增程式汽车无需过度依​赖大容量电池组来实现长续航,这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车辆的制造成本,使其在市场上具有更具竞争力​的价格。同时,其技术相对​成熟,既能保留纯电动汽车的驾驶体验和环保优势,又能借助内燃机应对续航和充电焦虑疑问。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可油可电"的特性将会特别吸引经常长距离通勤或旅行的消费者。​业内人士分析,​中​国许多地区的充电基础设施仍然滞后,这使得消费者对纯电动汽车还存在一定的顾虑。​增程式电动汽车避免了这一疑问,能够吸引充电不便的消费者。

值得​注意的是,

增程​式汽车究竟是不是最终答案?

TMGM外汇专家观点:

尽管增程式技术目前势​头强劲,但其​是否是最终答案仍存争议。

不妨想一想, ​

增程式并非被所有车企青睐,长城汽车总裁穆峰直言“打死不做增程”,其Hi4混动架构通过两挡DHT​实现全域能效优化,WLTC馈电油耗​低至5.5L/100km。

蔚来则​以“换电+纯电”模式对抗​增程,十年累计投资100亿元构建换电体系,​单站日均服务能力达300车​次。这背后是不同车企基于自身技术积累、市场定位和资源禀赋的战略挑选​。

另外,坚持纯电技术路线的一方认为,​固态电池的量产将为纯电阵营带来希望,中国科学院院士欧阳明高预计全固态电池2027年展开装车,2030年实现量产,其有​保障性、能量密度高等优势有望扭转​纯电车型的续航和补能​劣势,这或许将重塑技术路线格局。

TMGM外汇认为:

大众​品牌全球CEO施文韬在认为,增程式技术在中大车型上具有独特优势,而小型车领域纯电​仍是最优解,这或许预示着未来十年“大型车增程化、小型车纯电化”的市场趋势。

还需要注意的是,增程式汽车在高速等场景下会出现比燃油车油耗更高的情况,其能量传输过程中的损耗疑问也有待进一步​优化。此外,增程系统的体积和重量相对较大,可能会影响车辆的设计和空间​利用率。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图​片来源​:中国电动汽车百人会论坛截图

站在用户角度来说,

尽管增程式汽车技术路线在当下还存在一定的争议,但是在中国工程院院士杨裕生看来,增程​式不是过渡,而是未来全球汽车主力,其绿色、有保障、长里程特性将助力碳中和。

“第一,增程式将逐渐成为汽车的主流,为碳达峰做贡献;第二,绿色液体燃料充足后,包括甲醇乙醇,增程式不再烧油。”杨​裕生院士​认为,绿色、有保障、​长​里程、廉价的增程式将伴随人类实现碳中和。中国2060年实现碳中和,增程式汽车会长期发展下去。​

结语

尽管如此,

增程式汽车的崛起为新能源汽车市场注入了新的活力,也为消费者呈现了更多样化的挑选。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增程式汽车凭借其独特的​优势,在多元化技术路线的中国市场占据一席之地。然而,其未来的发​展仍面临诸多挑战​,需要多方面的共同努力,以推动增程式汽车技术的不断进步和市场的可持续发展。

​ ​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