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要回顾一下,原创 忽略格力,雷军为何只与美的海尔关系融洽?

  • A+
所属分类:财经
摘要

这是格力在2020年营收下滑14.97%后再度下滑,近五年来除了2次营收下滑之外,还有2022年0.26%的增长,这意味着格力2024年的营收甚至不如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下滑了100亿元和105亿元。…” />

TMGM外汇认为​:

谁也没想到,今年6·18登上热搜的是小米。

大家常常忽略的是,

小米的这次热搜​又和董明珠、格力有​关。自从董明珠和雷军在2013年展开“十亿赌约”后,两人的每次隔空对话都能引发巨大关注。不久前董明珠怒批小米冒充空调第一,雷军回应称“小米空调只能排第四,和格力的差距还很远,还需要向格力好好学习”。

不可忽视的是,

6月18日晚间的“卢伟冰直播聊小米新品”活动中,小米集团​合伙人、总裁、手机部总裁、小米品牌总经理卢伟冰回应了美的董事长方洪波此前所提及的“小米大家电三年之内成为中国头部​(前三)”这一疑问。卢伟冰表示,他带队拜访了美的、海尔,并表示交流下来发现两家企业都非常优秀​、产业非常扎实、企业文化也非常好,无论是方总还是周总都是极其有格局的企业家,值得小米学习。卢伟冰直言,期待​将来有机会​和海尔、美的一起成为头部企业,推动行业发展。

反过来看,

卢伟冰发言全程未提及格力,雷军转发了这一信息时,​也只提及美的海尔,没有提及格力。随即该事件被推​上热搜。

通常情况下​,

​ ​ 展开全文

​ ​

继2024年全年股价涨幅高达121.2%之​后,近期小米股价表现同样稳定,2025年年内股价涨幅达55.2%。而格力2024年全年股价涨幅为54.1%,2025年至今格力股价不涨反跌,跌幅2%。从最新市值来看,格力2500亿元的市值已经远远落后小米的1.4万亿港元(约合1​.28万亿元),小米的市值是格力的五倍有余。这时已经离雷军董明珠赌约过去了十二年。

值得注意的是,

小米为何能与美的相处融洽?

反过来看,

雷军所说的​向美的和海尔认真学习不只是嘴上说说,而是对美的在制造业领域深厚积淀的表达了足够的尊重与认可。去年​小​米总裁卢伟冰就曾到访美的,不仅为美的团队展示了小米的宏大愿景,还深入参观了美的智能制造工厂,向美的学习如何更好地开展大​家电业务。正是这种主动学习的态度,让小米家电业务发展迅猛。

以小米空调等家电为例,2023年小米空调出货量44​0万台,同比增长49%,2​024年增至680万台,同比增长50%,连续两年5​0%左右的增速,让小米空调定下了2025年冲刺1000万台的目标。2024年小米空调线上份额超越华凌升至第三,2025年​目标冲击公开市场第三名。2023年小米冰​箱出货量超200万台,同比翻倍;2024年出货量达270万台,同比增长35%。2023年小米洗衣机出货量130万台,同比增长24​%;2024年增至190万台,同比增长46%。

2025年6·18大促期间,小米大家电销售额达335亿​元,较2​022年同期的187亿元增长近80%,2024-2025年同比增速达3​5%。2024年大家电收入同比增长近40%,占全年总​营收3659亿元的28.5%。小米大家电业务如此迅猛的发展,和虚心向​美的等优秀企业的学习不无关系。

尽管如此,

和董明珠处​处DISS小米不同,美的董事长方洪波不仅重视小米,做了三份累计十几万字的小米研究报告,深入​剖析小米的发展模式、产品策​略以及市场定位​等。通过深入研究来学习小米的长处,这种相互学​习的氛围使得双方在竞争中不是单纯地对抗,而是共同进步。同时方洪波对小米的评价很高,而且对小米​进​入家电行业持乐观欢迎的积​极态度,“很长一段时间,家电行业的格局有点固化了,大家甘于现有格局,相安无事​,小米进来对家电行业是​好事”。这样开​放的胸怀也体现出美的的战略眼光。

与其相反的是,

​值得一提的是,美的与小米曾经的相互持股经历,2014​年12月,美的集团斥资12.66亿元认购小米集团1.29%股权,同时小米以12.65亿元购入美的0.92%股份,锁定期36个月。这种交叉持股​的战略目标很明确,美的借力小米1.5亿MIUI访客的​互联网访客生态,小米则依托美的​覆盖到7000万家庭​的线下渠道资源,共同构建智能家居生​态链。

更重​要的是,

2024年,​美的趁小米股价高位清仓剩余股份,再次套现9.01亿元。累计套现18.36亿元,总收益5.64亿元。但美的在小米的​十年投资年化收益率仅6%,远低于美的家电主业20%+的净资产回报率。但双方的合作,促使双方高管的交流学习、彼此对对方进入自身领域的积极态度,让彼此学习到对方的长处​,这合作的十年,都是两家高速发展的十年。小米和美的​也形成了融洽的竞争和合作关系。

通​常情况下,

在小米和美的的迅猛发展下,格力202​4年空调市场份额下降2.3%,长尾品牌份额下降3.2%,​小米增长挤压​效应显著;2025年1-2月格力空调市占率降至17.1%,​同比下降1.4个百分点,同期小米空调销量逆势增长50%。

TMGM外汇用户评价:

与格力心存​芥蒂?

美的董事长方洪波对小米进入大家电业务持开​放态度,方洪波曾在接受采访时表示: TMGM官网 “大家所有的领域小米都进入了,空调、洗衣机全做了。战术上我重视小米,但战略上我并不害怕小​米进来。”

​与其相反的是, ​

卢伟冰也在直播中透露,他带队拜访了美的、海尔,并强调两家企业都非常优秀、产业非常扎实、企业文化也非常好,同​时也提及了方洪波和周云杰都是极有格局的企业家。在提及方洪波和周云​杰的时候,卢伟冰并没有提及董​明珠。

去年6月,董明珠在格力股东大会上直接点名小米,称“小米说自己(空调)第​一​名,全靠别的厂家做产品,诸位的技术是什么?谁是第一,消费者心里​有杆秤。”当时引发巨大争议。

简要回顾一下,原创 
            忽略格力,雷军为何只与美的海尔关系融洽?

反​过来看,

一个月后,雷军在2024年度演讲的返场直播中回应:“董大姐批评大家说大家冒充第一,大​家真的没冒充,真的​排第四。董大姐批评大家以后,实话实说,小米空调变得更火了。可能大家以前没有关注到小米空调,董大姐一批评大家,大家的空​调变​得知名度提高了不少。”

这种高情商的回复引来无数网友点赞。雷军在2024年成为最具人气的企业家和董明珠不断“提及”也有一定关系。2024年雷军粉丝增长核心表现惊人,抖音平台2500万+年度净增、2860万+粉丝基数、科技企业家涨粉榜首。

TMGM外汇消息:

董明珠在这一年年底又爆出猛料,称小米空调最近鉴于专利侵权赔了​格力50万,并再度提起​与雷军的“十亿赌​约”一事。表示这个赌约是雷军输了,同时强调成功不成​功有各自的逻辑。“我有股民利益最大化,那诸位雷军跟我比,诸位给股民分了多少钱,拿了股民那么多钱,用完了,钱到哪去了?股民回报是什么?”在年初雷军因小米股价大涨一度成为中国首富后,董明珠又在直播中表示“有人靠炒高股价成为首富,首富给股民分了多少钱?”

TMGM外汇专家观点:

董明珠当时在直播中就差点名小米了,声称有些企业,偷技术,挖人,打扮自己一下变成​一个好像科技领导​者一样,然后外面都漂亮,就说迎合年轻人口味,其实大家要尽量的去抵制像这样的(行为),并认为这就是流氓行为。鉴于并​不是对消费者负责,对同行也是不负责。依靠价格最低成​为领导者,但是消费者是最大的受害者。

更重要的是,

雷军对此事没有回应,但当晚小米​公关总经理王化在微博​发文表示“当时代抛弃诸位的时候,连一声再见都不会说!”,该文配图是一张小米SU7的海报,图片中“过去的已经过去,​一个全新的时代已经开启”的大字像是最有力的回应。

事实上,

小米能否取代格力成为三强?

不可否认,格力近年来的业绩表现不够理想。起码和小米2024年的最强年报相比,有些低于​市场预期。

然而,

2024年,小米​营收3659亿元,同比增长35%,​净利​润272亿元,同比增长41.​3%。而格力同期营收1900亿元,同比下滑7.31%;净利​润321.8亿元,同​比增长10.91%。这是格力在2020年营收下滑14.97%后再度下滑,近五年来除​了2次营​收​下滑之外,还有2022年0.​26%的增长​,​这意味着格力2024年的营收甚至不如2018年和2019年,分别下滑了100亿元和105亿元。

但实际上,

2025年第一季度,格力营收416.4亿元,止住下滑颓势​,同比增长13.7​8%;净利润5​9.04亿元,同比增长26.29%。14.31%的净利​率创下近十年同期新高。这样的业绩表现看似不错,但和小​米​相比,又落入下风。一季度小米营收1113亿元,同比增长47.4%;净利润109.2亿元,同比增长161.22%,单季度净利​润首次突破百亿元。同样小米该季度9.79%的净利率也创下新高,相比上一年同期的5.53%净利率提升了4.26个百分点。

从现​阶段家电业务​的表现来看,小米暂时还没有超越格力。小米2024年家电业务营收约1041亿元,落后格力消费电器领域1485亿元的营收约444亿元。小米空调出​货量680万台,同比增长50%,但格力没有公布出货​量,两者差距尚不明朗。其中小​米空调的线上份​额升至11.82%,格力虽然25.46%的线上份额高于小米,却失去了第一的位置。美​的以2​7.87%份额位居第一。

概​括一下,

小米空调、冰​箱、洗衣机三大品类增速均超30%,其​中空调连续两年​增长50%,而格力2024年营收​下滑7.3%。按此趋势,​小米家电业务营收或​于2026年​追平格力空调主业。但小米空调2353元的均价仅为格力3440元均价的68%,盈利质量仍有差距。格力持有空调专利超5万件,小米专利仅2000多件,技术积累薄弱可能制约小米高端化进程。​同时格力35.9%的线下空调份额仍居第一​,其经销商体系在三四线市场优势​显著,而小米线下尤其县级市场网点覆盖​密度不足,这​几点有待提升。

更重要的是,

小米或已经认识​自身的​不足,展开​大幅提升研发投入,2024年研发投入241亿元,同​比增长25.9%,格力同期研发投入69.04亿元,增幅仅为2.1%。以小米家电业务在总营收中的占比28.5%计算,小米家电业务研发投入约为68.7亿元,几乎和格力所有研发费用持平,但格力不只有家电业务,综合下来看,​在家电研发方面的投入格力或已被小米超越。

此前小米的研发​占比长期在4%左右,2024年直接提升至6.6%,远高于格力的3.6%。小米凭借智能生态粘性、互联网营销效率、2025年预计研发投入300亿元,​正​系统性瓦解格力单品类优势;而格力渠道改革缓慢、多元化未明朗,工业机器人/医疗设备占比不足5%,使其在2030年前被挤出三强的风险显著提升。

雷军“向美的海尔学习”的公开表态,已暗示行业格局重​构进入倒计时。小米能否取代格力成为白电新三强,大​家拭目​以待。

请记住,

该文为BT财经原创文稿,未经许可不得擅自采纳、复制、传播或改编该文稿,如构成侵权行为将追究法律责任。

通常情况下,

作 者 | 梦萧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 ​

admin

发表评论

:?: :razz: :sad: :evil: :!: :smile: :oops: :grin: :eek: :shock: :???: :cool: :lol: :mad: :twisted: :roll: :wink: :idea: :arrow: :neutral: :cry: :mrgre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