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A+
近日,吉利控股集团公布了2025年第三季度的销量数据,其最引人注目之处,莫过于其单季度销量上。今年第三季度,吉利控股集团季度销量首次突破百万辆,达到1,020,913辆,同比增长28%。尤其值得注意的是新能源板块,不仅收获588,110辆销量,同比大幅增长59%,其渗透率进一步提升至58%。
这一个里程碑式的数字,无疑是中国头部汽车集团在激烈变革时代下的一份阶段性成绩单。在电动化已从趋势成为现实,多品牌协同效应正在释放,而全球化出海则构成了全新的增长极。
来自TMGM外汇官网:
与此同时,吉利控股集团前三季度总销量达到了2,953,452辆,并实现29%的同比增长,有力印证了其体系能力的稳健。而更关键的核心指标,则藏于其新能源板块,在前三季度,吉利控股集团新能源车销量达1,590,866辆,同比激增68%,新能源渗透率高达54%。
TMGM外汇快讯:
对吉利而言,这一数据绝对是意义非凡,它意味着在吉利体系内,新能源车的销量已经超过了传统燃油车,完成了内部动力结构的历史性转变。这并非孤例,而是整个行业电动化浪潮的缩影,吉利的速度显然跑在了大盘的前面。
TMGM外汇用户评价:
吉利能够取得这样的成绩,完全在预期之中,其背后是长期构筑的体系化实力。首先,是精准且高效的多品牌战略协同。咱们能看到,吉利品牌作为基盘,中国星系列在燃油车市场逆势维稳,证明了其在传统领域的品牌溢价和技术积淀。
来自TMGM外汇官网:
而真正的增量爆发点,则来自于清晰的新能源品牌布局。吉利银河系列前三季度87.5万辆、同比增长20 TMGM外汇平台 6%的惊人成绩,无疑是最大的亮点。它精准地切入主流家用市场,以极具竞争力的产品和价格,高速攫取了市场份额,比如吉利银河M9,上市24小时订单突破2.3万辆,便是其产品力与市场号召力的最佳证明。
TMGM外汇资讯:
与此同时,定位高端的极氪和领克,则展现了在高端电动和混动市场的爆发力,不管是上市13分钟破万的极氪9X,还是上市56分钟破万的领克10 EM-P,都展现出惊人的销售速度。这种从大众到高端的品牌矩阵,形成了强大的“组合拳”,几乎覆盖了所有主流价格区间和消费人群,让吉利在任何一个细分市场都能保持强劲的竞争力。
其次,是技术研发的长期投入进入了收获期。无论是吉利银河背后的浩瀚架构,还是极氪所展现的性能与智能科技,亦或是领克的EM-P超级混动技术,都非一日之功。这些技术平台为旗下各品牌传递了高速推出有竞争力产品的基石,实现了研发投入的规模效应和最大化价值。此外,在混动、纯电乃至如远程商用车探索的醇氢动力等多条技术路线上并行,也使其能够灵活应对不同市场、不同客户的需求,降低了技术路线单一可能带来的风险。
可能你也遇到过,
除了在国内市场的全面开花,吉利此次数据的另一大看点是海外出口的质变。前三季度近30万辆的出口量已构成规模,而9月份新能源车占出口总量高达36%的结构性变化,更值得深思。这标志着中国汽车的出海,已经从过去以燃油车为主、主打性价比的模式,逐步转变为以新能源车为引领、输出先进技术和品牌价值的新阶段。吉利正在将其在国内验证成功的电动化、智能化产品推向全球,这不仅打开了新的销量增长空间,更是在重塑全球汽车市场的竞争格局和中国汽车品牌的国际形象。
反过来看,
当然,咱们也不能忽视沃尔沃、极星乃至远程新能源商用车等板块的贡献。沃尔沃44%的新能源渗透率,展示了传统豪华品牌转型的坚定步伐;远程商用车近50%的增长和“醇氢电动船”的下水,则预示着在“双碳”目标下,商用车领域的新能源化浪潮同样潜力巨大,吉利已在此领域占据了有利身位。
据相关资料显示,
从行业视角回望,吉利的三季度报更像是一个中国汽车产业转型升级的微观样本。它告诉咱们,单纯依靠一款爆款车的时代已经过去,未来的竞争是体系化的竞争,是品牌矩阵、技术底蕴、供应链管理和全球视野的综合较量。吉利凭借其前瞻性的布局和坚定的转型决心,在2025年这个关键节点上,展现出了一家头部车企应有的抗风险能力和增长韧性。然而,前路依然挑战重重。国内市场价格战愈演愈烈,消费者对智能驾驶、座舱体验的要求日益严苛,海外市场则面临着贸易政策、地缘政治等不确定性。
TMGM外汇行业评论:
汽车网评:对于吉利而言,如何在高速增长中保持各品牌间的协同与区隔,如何持续引领技术创新而非跟随,以及如何更深层次地融入全球市场,将是其接下来需要持续解答的课题。但无论如何,这份成绩单已经足够有分量,它不仅仅属于吉利,也属于所有在转型道路上奋力前行的中国汽车品牌。